WallStreetTequila 昨天
这家行业巨头,也裁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请问有没有一辈子都在找工作的人?

LinkedIn 员工:本人‍

帮用户找完工作

开始给自己找工作了 ......

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平台 LinkedIn

自己展开了新一轮裁员

cr.LAtimes

一边裁员一边买楼?LinkedIn:都不耽误!

就在前不久,据官方媒体报道 LinkedIn 向部分员工发送了 Worker Adjustment and Retraining Notification ( WARN ) 的人员调整通知,并向加州就业发展部门提交相关信息,宣布裁员 281 人。这家微软旗下的科技公司面临大规模人员调整。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离谱场面:LinkedIn 页面上随处可见关于分析 LinkedIn 裁员的观点和文章 ......

cr.LinkedIn

这次的裁员主要影响了加州的几个办公室,包括旧金山、Mountain View、Carpinteria 和 Sunnyvale。其中,超过半数的裁员发生在 Mountain View。受影响的职位包括软件工程师、人才账户总监、高级产品经理等。

在 LinkedIn 里算作前台部门的 recruitment department 在此次裁员中遭受重创。于是颇具艺术性和讽刺意义的一幕发生了:那些曾经帮助他人找工作的人,现在转头登录自己老东家平台,不是作为员工,而是作为用户之一,也开始帮自己找工作了。

除了管理层和招聘部门之外,从绝对数量来看,受裁员影响最大的还是 IT 和技术人员,Engineering 团队受到的影响最大,产品开发、后端操作和系统架构等部门也有大量职位被裁撤

说到 LinkedIn 这次裁员的主要原因,还记得今年 5 月初,微软宣布裁员 3%,总计 6,000 名员工的事儿吗?其实这个数字里就包括了这次 LinkedIn 被裁的人数。根据官方的根据内部消息和官方声明,此次 LinkedIn 裁员主要是因为母公司微软更宏观企业战略下的组织结构调整。

cr.Industry Leaders

自从 2016 年被微软收购以来,LinkeIn 还是保持着相对独立的运营,收入主要来源于三大渠道:会员订阅、招聘解决方案、广告业务。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个多元变现平台,也无法逃脱母公司微软 " 优化结构、精简管理 " 的全球策略。

这并非 LinkedIn 近几年的首次裁员了,在过去 18 个月内公司持续缩减员工规模

2023 年  

裁员约 716 人,正式宣布关闭面向中国市场的求职申请功能。

2024 年

裁员约 200 人,主要影响销售、产品和客户支持部门。

2025 年

裁员 281 人,主要影响工程、招聘等部门。

官方多次裁员的理由均为 " 架构调整、精简冗余、提升效率 ",听起来十分官方,似乎与其他科技公司裁员并无不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LinkedIn 的裁员原因中并未提及 " 因低绩效而进行的裁员 "

之前 WST 在科技大厂裁员的文章中给大家盘点过无论是 " 业绩收到影响下滑 " 还是 " 业绩好仍坚持裁员的 " 科技公司裁员都有一些共性原因,LinkedIn 绝对属于两种情况当中的后者。

事实上,LinkedIn 一度属于业绩最好的 Tech Firm 之一。

看看领英给出的离职补偿就知道了,裁员来的突然,但 " 分手包 " 还不小。

业内人士评价,这在近期的大厂裁员包里,也已经是非常高的了。

此外,就在宣布裁员前不久,LinkedIn 以 7500 万美元的成交价收购了一座位于 Sunnyvale 的写字楼(面积约 12 万平方英尺)。

与此同时,其他科技巨头正在纷纷出售地产:Meta 出售部分办公资产;Salesforce 退出旧金山部分租赁空间 ;Google 终止新建园区计划; Amazon 冻结扩租 ......LinkedIn 也成为近年来少数仍在购入地产的大型科技企业。这一举动也一度被认为是 " 硅谷复苏 " 的迹象。

cr.the Business Journals

是什么原因让 LinkedIn 这样的 Tier 1 科技公司一边大手笔购置办公楼,一边又光明正大频频裁员?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没错——AI initiatives,人工智能的兴起导致越来越多支持类岗位可以用 AI 取代,比如 HR。同时许多公司将招聘重点转向具备 AI 相关技能的员工。

和其他科技公司一样,LinkedIn 对 AI 进行了大规模投资,正在从传统的人力驱动招聘模式转向依赖 AI 工具

2024 年 6 月,LinkedIn 正式上线了新的 AI 功能,帮助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搜索职位,简化求职流程,并提供个性化的求职信建议,成为求职者的独家 Career Coach,提升申请成功率。

针对 To-B 段,AI 功能能帮助雇主通过优化提示词更加高效地找到优质候选人,同时提供优化搜索的建议。AI 还支持营销人员创建更高效的广告内容,并帮助小型企业提升客户转化率。

微软首席执行官 Satya Nadella 在 4 月访谈中公开承认,目前微软约 30% 的代码由 AI 生成。生成式 AI 的快速应用正在减少对庞大软件工程人力团队的依赖。

我们正在利用 AI 优化工作流程,以提升生产力,同时减少工程层级的冗余。

6 月下旬,随着 Blind 上有人爆出了微软将在 7 月 2 日裁员 16,000 人的消息开始,2025 年下半年的硅谷裁员潮又正式打响了。

cr. Blind

此次裁员与基于业绩的解雇不同,是由微软调整其商业模式和运营效率的战略组织重组驱动的,主要针对微软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解决方案等部门。

另一边,亚马逊的员工也正受 " 裁员警告 " 折磨中。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Andy Jassy 6 月 17 日发布公告表示,预计公司将在未来几年内减少公司员工数量,因为公司将更加依赖生成式 AI 工具来帮助履行工作职责。

cr. Amazon

过去几年,亚麻的资本支出一直高于其他科技公司,主要原因就是 Amazon 在 AI 开发方面下足了血本。最新预计,亚麻将投入约 1050 亿美元推进人工智能发展,依旧远高于同行。

cr. yahoo

Amazon 大力发展 AI 努力之际,2022 年至 2023 年间,公司裁员超过了 2.7 万人

包括 Amazon 在内的不少硅谷大厂都在实行 " 绩效改进计划 "(PIP),经理会在 PIP 期间设定一个通常很难达到的目标,一旦你无法实现,就可能会被解雇。在高压下,工程师们不得不被迫陷入 " 内卷 "、" 赛马 " 的死循环中。

放大焦距看裁员,究竟能读出什么?

这次 LinkedIn 裁员代表的是整个科技行业翻天覆地的结构性变化。

工程师、招聘人员甚至中层管理者都站在行业波动的最前线,曾被视为 " 核心 "、直接创收的前台岗位如今也难逃裁员的命运。在这个堪称科技公司 " 炼狱 " 的市场中,再没有任何岗位能拥有 " 永远安全 " 的免死金牌。

科技裁员无疑将枪口瞄准了传统软件工程师和 CS 专业学生的眉心。

但远远不止这些,当我们转动视角焦距的旋钮,透过镜头将整个硅谷容纳眼底之时,我们究竟能看到什么?

1

经验和职位不再是护身符,软技能才是王道

此次 LinkedIn 被裁员工中,裁员倾向明显转移到了资深岗位和高级技术人员这一群体上,单独 Mountain View 一个办公室就至少有 71 名软件工程师被裁,并且报道特别强调此次裁员并未考虑资历因素,初级岗位和高级职位,无一幸免。

cr.HRdigest

随着 AI 技术不断发展成熟,被取代的已经不仅仅是我们先前所说的初级编程类岗位,扎克伯格就在今年 1 月放出豪言:Meta 计划在 2025 年用 AI 代替 mid-level 码农。

而硅谷科技大厂有很多高层工程师被裁,这些失业的工程师会去竞争基层工程师的岗位,这就造成基层工程师竞争更加激烈。

也就进一步导致 CS 专业的毕业生在传统 SWE 岗位的求职道路困难重重,如此恶性循环,才出现了前不久 CNBC 发布的统计中Computer Science 和 Computer Engineering 已成为全美失业率第三和第七大专业,失业率分别高达 7.5%、6.1% 的 " 惨状 "

cr.CNBC

不少业界大佬和专家们对大学生一致的建议是:文科也是出路,选择能够长期发展并具备可迁移技能的学科才是王道。

cr.theatlantic

哈佛的研究显示,历史和社会科学专业的毕业生,长期收入可能超过工程和计算机专业的同事,因为他们掌握了沟通、协作、批判性思维等「软技能」。

扎克伯格 Bloomberg 的一次采访中也提到,他认为最重要的技能是 " 学习如何批判性思考和学习价值观 "。

如果人们已经证明他们能够深入研究,并做一件事做得非常好,那么他们可能在 " 学习某样东西的艺术 " 上积累了经验。

这些声音无一不是在告诉那些曾经认为学了 CS 专业就能高枕无忧的人们:技术已经不是唯一核心竞争力,软技能才是真正制胜的关键。

2

科技公司重金下注 AI,招聘核心已转移

虽然说这些科技公司在裁员也在招人,但是你细看放出来的招聘岗位就会再次发现:纯计算机专业的岗位已经饱和,现在的需求的是 AI machine learning 有关的。

CompTIA 最新报告显示,今年年初,美国劳动力市场新增近 5.2 万个科技岗位,总计 47.6 万个科技岗位空缺。在这其中,AI 领域或需要 AI 技能的职位空缺总数接近 4 万个

传统技术人员的过剩和对人工智能专业人员的需求可能会成为一个共同的主题。

这种转变往往会在整个科技行业产生连锁反应,而这都说明了科技行业内部的一个关键转变,即传统角色正在重新调整,为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能力腾出空间

这种趋势对于正在科技行业求职的留学生来说,也值得思考,比如像 Meta 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关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意味着他们可能会创造出专门针对人工智能开发的新工作。针对这点,WST 创始人 Jerry 也曾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大家可以点击查看:

留学生如何把 AI 时代下的科技求职,走成稳定局?

根据前面提到的两点分别对应来说

首先,随着传统技术岗位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推动下面临淘汰的风险,留学生想要满足与这个新技术时代相适应的技能需求,就一定要发挥自己作为 " 人 " 的优势。

2025 年企业招聘会更关注 " 技能防御性 ",也就是你的能力是否能抵御 3 种风险:AI 替代、行业周期、技术迭代。以下是网友列出的技能和防御性指数,大家可作参考:

纯 SWE/DA 能力组合

防御性指数★☆☆

仅能应对 " 按需求写代码 / 数据清理 " 场景,AI 可替代性>80%

SWE + 商业分析能力组合

防御性指数★★★

能设计 " 技术→商业价值 " 转化路径,AI 可替代性降至 50%

SWE + 金融建模 + AI 伦理能力组合

防御性指数★★★★★

横跨技术、行业、合规三界,AI 难以复制人类的跨域洞察与价值观判断

正如麦肯锡指出的:" 未来最稀缺的是能驾驭 AI 完成跨领域任务的通才 "。如今,高薪企业面试时会更加侧重通过行为面试去考察候选人是否能胜任、并且是长久地胜任申请的岗位。

WST 每年都有不少同斩获来自硅谷顶尖科技公司 Offer,即使是在科技裁员潮并未停止的 2025 年,WST 学员发挥依然稳定

UCB 研究生学员

Amazon Sunnyvale Office

2025 年校招全职(非转正)

Georgia Tech 本科学员

Amazon Austin Office

2025 年暑期实习 Offer

Duke 研究生学员

Oracle Malvern Office

Northeastern 研究生学员

Meta Seattle Office

2024 年校招全职(非转正)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再来说人工智能的方面,AI 减少了一些工作岗位,却也创造出了一大批新岗位,而这些岗位也即将成为未来行业的核心

WST 学员在最新兴热门的 AI 领域也斩获了一批优秀战绩(此处仅展示部分)

如果你对 AI 时代下的科技求职还存在疑虑

不知道提升哪些技能可以提高求职上岸率?

想知道自己究竟适合什么行业什么岗位?

不经过正规化和魔鬼式的训练,何谈年薪百万?

备战 2026 求职季

报名 VIP 项目,扫描下方二维码

联系 WST 团队咨询项目 ~~

声明:所有学员斩获的高薪岗位实习 / 全职 offer,均是通过 WST 的求职项目达到自身实力过硬,符合公司录用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官方校招渠道,自行申请所获得。

▼点击这里,更多求职资讯尽在 WST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微软 裁员 就业 社交平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