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昨天
外卖大战让门店快扛不住了!嘉和一品乡村基南城乡创始人纷纷吐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虽然外卖大战打得风生水起,但是餐饮企业却开始感觉到有些苦不堪言。

7 月 14 日餐饮连锁品牌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在微博发文,控诉因平台补贴乱象而带来的经营困境。

" 各平台都是百亿补贴开战,但其实最受伤的是商家。顾客享受到的各种满减、补贴,每 10 元,平台只出 3 元商家要补 7 元 ! 大头都是商家出的。" 她在微博中表示," 餐厅堂食面临三道生死关,因公限酒减少了客流 ; 被团购、直播薅了一道羊毛 ; 又被外卖平台一天抢走两三亿的客流,还能剩下多少人会去堂食吃饭 ?"

7 月以来,平台发起 0 元购,还有很多 " 满 25 减 21"、满 16 减 16" 等无门槛的外卖券。在这样的流量攻势下,刘京京认为," 上千万的商家,都沦为了外卖的加工厂,变成三巨头混战的子弹。这完全是与堂食的不公平竞争 ! 当顾客习惯了低于成本价用餐,0 元配送费,到餐厅吃饭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 而当有底线,有品质的餐厅都倒闭了,顾客还能吃到安全的饭菜吗 ?"

因此,她提出了四点呼吁:1、平台不应再裹挟商家,参与巨额补贴,不能迫使商家降低底线;2、补贴大战,促使低价倾销,不正当竞争,扰乱市场,应该被明令限制;3、降低平台佣金,支持商家提升品质,合理定价,促进三方共赢的消费繁荣;4、为全职或自由骑手提供多模式的保险福利保障。

不仅是嘉和一品,连锁快餐乡村基创始人李红发了一条视频《谁是外卖大战最后的赢家》,朋友圈配文为 " 我服了 ",并发了一个晕眩的表情包。视频开始,截取了大米先生门店门店,两名外卖员为了抢餐大打出手,甚至用板凳抡对方的影像片段。

无独有偶,根据每日经济新闻,南城乡创始人、董事长汪国玉表示,虽然外卖大战带来了总利润 15% 的增长,他却高兴不起来,一是门店太忙了,二是产品价格会持续下降。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则发出倡议:规范即时零售市场秩序,联合抵制价格补贴 " 内卷式 " 竞争。倡议内容表示:规范低价补贴竞争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秩序;坚守经营底线,保障消费权益;构建多元竞争体系,树立长期经营理念;加强主动自律,强化合规管理;践行社会责任,守护行业生态。

就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此一轮外卖大战在铺天盖地的优惠红包中,又一次升级了。

7 月 13 日凌晨,美团发布战报称,截至 7 月 12 日 23 时 36 分,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超过 1.5 亿单。其中,神抢手订单量超 5000 万单,拼好饭订单量超 3500 万单。

7 月 14 日,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发布战报称,日订单量再次突破 8000 万单(不含自提及 0 元购)。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数在突破 2 亿基础上,本周又环比净增 15%。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希望淘宝闪购订单能够稳定在 8000 万单。

从京东入局外卖,到如今美团与淘宝之间的较量,这场持续了 100 多天的外卖大战,愈演愈烈。

从 " 满 25 减 21" 到 " 满 16 减 16",甚至 "0 元购 ",罕见的优惠力度,将市场规模进一步拉大。

据媒体报道,当外卖大战进入到 7 月 12 日,整个市场总量从年初的日均 1 亿单翻倍至单日规模约 2.5 亿单,比上一周多出 3000 万单,主要增量在美团,达到 1.5 亿单,淘宝闪购 8000 万单,京东 1000 多万单。

而在数千万订单增量的冲击下,各个餐饮门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很多餐厅的订单量一度暴涨 10 倍,所有人都在连轴转的备餐。各个奶茶店的窘境则更为显著,打印机里源源不断的订单几乎让店员们崩溃,凌晨收工几乎成为了外卖大战期间的常态。

不过,站在资本的角度,各大机构对于这场商战有着不一样的理解。

摩根大通表示,这场补贴战在短期内对所有参与者(阿里巴巴、美团、京东)的盈利都是负面的。预计未来 3 到 6 个月,三家公司的股价都将因盈利预期下调而面临压力。

而对于外卖大战的长期价值,摩根大通也保持着怀疑的态度。

为此,摩根大通算了一笔账:如果即时零售市场能在 2030 年达到 4 万亿人民币的规模,那么目前的投入是合理的。但如果市场规模只有预期的一半,那么当前的投资强度就显得 " 过于激进 "。这其中,阿里   凭借近 6000 亿人民币的现金储备和每年近 1000 亿的自由现金流,在这场消耗战中拥有最充足的弹药。

虽然外卖大战前景不明,但是市场的天花板确实被大大抬高了。

高盛在相关研报中预计,行业订单量同比将增长 30%,而在二季度之前为高个位数增长。阿里巴巴、京东和美团在外卖 / 闪购领域的竞争强度已经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其估测仅 6 月份所在季度,三家企业的总投资就达到了 250 亿元 /30 亿美元。

高盛预测,在基本情景下,未来 12 个月(2025 年 7 月 -2026 年 6 月),阿里巴巴和京东的外卖业务将分别亏损 410 亿元、260 亿元,美团的 EBIT 将下降 250 亿元。

而外卖格局的动荡,背后则意味着即时零售的争夺战。

摩根大通在报告中估计,即时零售的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对其传统的电商业务产生 "cannibalization"(蚕食效应)。到 2030 年,即时零售 GMV 的 56% 将来自食品饮料、烟酒和日用品,这些正是传统电商的重要品类。

这对于没有电商业务的美团来说,的确是个极其重要的增长机遇,却也是其他平台的攻防战。

这不仅是一场外卖心智争夺战,更是在抢夺即时零售业务的入场券,面对即时零售这个价值万亿的市场,需要平台实现履约能力、生态协同与用户价值的三位一体,要以心智和速度,重新定义消费者与商品的距离。

而在这场变革中,餐饮等线下零售连锁企业的态度仍旧十分重要,无论品牌还是一线员工,他们不该沦为 " 工具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场外卖大战的走向如何,值得持续关注。(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 | 谢璇,编辑 | 房煜)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美团 三巨头 创始人 团购 外卖员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