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 昨天
协同办公陷入「智能混战」,飞书试图以「成熟度等级」破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大模型浪潮席卷下,不少企业都陷入了一种兴奋与焦虑交织的情绪中。

兴奋在于 AI 似乎正在打开一个 " 技术革命窗口 ";焦虑则在于 " 跟不上就淘汰 " 的恐慌。

在这种期待与恐慌中,企业面对市面上形形色色的智能化办公产品时,要么是眼花缭乱,不知道该怎么选;要么是盲目跟风,匆匆忙忙采购了不少产品后发现不够智能、用处不大,不得不闲置一边。

与此同时,办公类 AI 产品也陷入了一种 " 智能混战 ",一如前两年的 " 百模大战 ",以及今年上半年一体机的火爆。

风口一来,上百家企业扎堆推出相关产品。可这些产品智能程度到底如何,却缺乏清晰标准,没人能说得清楚。供给侧的无序竞争与需求侧的选择迷茫同时上演,用户难辨优劣,行业陷入混沌。

在这种两难下,企业的智能化需求,没有被很好解决,反而淹没在市场营销混战的喧嚣之中。

该怎么办?

雷峰网观察到,飞书正在尝试给出一种解法。

在不久前的 2025 年飞书未来无限大会上,飞书发布业界首个 "AI 应用成熟度模型 ",将 AI 应用按照 " 成熟度 " 分为 M1、M2、M3、M4 四个等级,意图帮助用户识别产品的智能化程度,打破厂家宣传与产品实际效果之间的 " 黑盒 "。

AI 浪潮汹涌下,产品 " 智能混战 " 如何解?

什么是 "AI 应用成熟度模型 "?

简单来说就是,按照产品的智能化成熟度,将其分为四个等级:M1,是概念验证,只做内部演示,别对外发布;M2,是早期试用,给愿意尝鲜的用户用;M3,是成熟应用,可以大规模使用;M4,是完全成熟,在适合的任何场景都可使用。

多位参与过行业标准制定的 IT 专家告诉雷峰网,飞书此举是面对 AI To B 应用的 " 智能混战 ",试图为行业确立一套清晰的 " 参考标准 "。更多其他看法,可添加作者微信  xf123a  交流。

事实上,以 " 标准 "、" 协议 " 来推动行业发展,类似的尝试在不少领域曾多次上演。

就如前些年,普通消费者们很难搞清楚到底什么才是自动驾驶。

当年,自动驾驶领域也曾经历过一段 " 概念混战 " 的时期。车企们为了抢占市场噱头,纷纷抛出 "L2.99"、" 准 L3"、"L2+" 等模糊表述,整个行业缺乏统一标准,消费者难以分辨真实功能边界,甚至因误判引发使用风险,整个行业也陷入了 " 数字游戏 " 式的无序竞争。

后来国家出手明确了 L1 到 L5 的标准,对每个等级的功能范围、责任划分作出清晰界定,行业乱象才得以解决。

而如今,在大模型时代下,包含协同办公领域在内的 To B 领域也需要类似的行业标准,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帮他们破解 " 雾里看花 " 的焦虑,做到对落地效果心里有数。

飞书 CEO 谢欣在发布会上指出,到了 AI 时代,挑选软件的方法已经变了。用户们不再是单纯看有多少 " 功能 ",而是更看重实际 " 效果 "。

这就像大模型之间的比拼,关键不在功能多少的差异,而在生成内容的质量和对需求的理解能力,AI 应用的选择也该如此,要以效果为核心。

而企业发布 AI 产品时,也应该用一些标准、标识,给客户一个合理的预期,避免大家产生不必要的焦虑。

在多位企业用户看来,行业眼下确实需要一份 " 选购指南 ",飞书的 "AI 应用成熟度模型 " 是一次大胆尝试。如果 To B 智能行业能借着这一契机,迈入 " 对效果负责 " 的阶段——给企业提供的是真正能用、好用的 " 智能工具 ",而非中看不中用的 " 花架子 ",那就能帮企业在 AI 时代实实在在地实现 " 真智能 " 了。

怎样才算 " 真智能 " 产品?

那到底什么样体感的产品才算是相对成熟的智能产品?飞书在此次发布会上也尝试给出一些参考。

比如 " 知识问答 ",按照前面提到的成熟度标准,飞书认为其 " 知识问答 " 达到了 M3 水准,即成熟应用,达到了可大规模使用的程度。

事实上,知识库是今年大模型应用的热点场景之一。雷峰网在此前的一系列调研中发现,不少办公软件厂商都在重押这一小赛道。

如果说豆包、DeepSeek 等大模型搜索是基于互联网知识的 " 外挂知识库 ",主打内容丰富度,那么,基于企业私域的 " 知识库 " 则聚焦企业核心信息与数据,更深度、更精准。

这种差异是今年大模型 " 知识库 " 场景火爆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一些企业用户的反馈来看,飞书知识问答的功能逻辑是:通过调用聊天记录、会议纪要、文档等多种日常沉淀的信息,回答企业内各类问题,而且它不用专门搭建知识库,靠日常工作行为就能生成答案,相当于公司的一个 " 内部豆包 "。

除了知识问答外,"AI 会议 " 这一办公主力工具的成熟度也备受关注。在飞书看来,其会议纪要的智能成熟度已经达到 M4 阶段,属于全面应用级。

另外,这次 AI 会议还新增了 " 会议速递 " 能力,据说可以基于用户最近一周的智能纪要生成个性化要点回顾报告,提炼出高频讨论的事项、关键性的结论、一周的待办事项汇总等,帮助用户快速回顾工作。

除了智能水平外,智能化产品的成熟度,还离不开性能支撑。

从发布会演示看,过去一年,飞书对多维表格进行了一些新增、优化和迭代,尤其在性能上有新进展。

比如新的多维表格单表容量提升至 1000 万热行。同时,计算速度也大幅提升,2 万行数据的加载时间从 7.4 秒缩短到 0.94 秒,5 万行仅需 1 秒就能完成加载,还支持上千人同时在线协作。

此外,仪表盘新增了专业 BI 功能,可视化能力更强,拖拽字段就能快速分析多张表格,最高可达上亿行数据。

事实上," 性能 " 是飞书这次发布会反复强调的关键词。

智能化应用的核心竞争力,绕不开性能二字。试想,若响应慢、容量小、并发弱,再聪明的算法也如鸡肋一般。没有扎实性能,智能功能只会是 " 纸上谈兵 ",用户体验和实际效果都无从谈起。

可以说,只有同时抓住技术与性能,才能抓住智能时代竞争的关键。

结语

智能的终极目的是:提效。而对 To B 智能办公行业来说,只有同时集齐了 " 标准 "、" 技术 "、" 性能 " 三大关键要素,才能跳出 " 概念混战 ",让企业摆脱选择焦虑,专注于真正的生产提效。

事实上,这也正是 To B 办公服务商们所追求的:以技术为基、性能为翼、标准为尺,推动智能应用从 " 能用上 " 走向 " 用得好 ",让技术红利真正转化为行业生产力。雷峰网雷峰网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自动驾驶 微信 浪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