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时间的一天中午,我正埋头处理手头工作,突然微信收到提示,老家一个表哥发来一条消息:" 女儿马上大学毕业找工作了,你那里有没有什么门路?"
看到这句话,我突然想起来,上次他和我联系还是四年前的这个时候。
他说女儿的高考成绩出来了,比较理想。按照位次可以上陕西排名靠前的重点大学,但是对志愿填报家里没有把握,想问问我的意见。
我能够明显感觉到,平时不善言辞的表哥,语气中有种压抑不住的高兴。
当时我还有些紧张,自己参加高考已经过去将近二十年,对志愿填报已经快没什么印象。虽然时常听同事们讨论,但没有深入了解,害怕给不了合适的建议。
出于谨慎,我首先询问了孩子的基本情况。表哥说娃是文科生,个子高,长得也漂亮,擅长英语,但喜欢播音主持,想报这个专业。
我的第一感觉是,播音主持这个专业虽说是传统专业,但就业领域可能不太宽泛。就拿每年省考和事业单位招考公告发布的需求来说,涉及播音主持的岗位少之又少。加之这个行业关系户多,如果家里没有一定背景和资源,要在这个行业有个稳定工作可能比较困难。
所以,我建议考虑一下英语专业。
我向表哥详细分析了选择英语专业的好处。英语专业虽然不是热门专业,但是也不冷门,就业范围比较广。将来不仅可以考编制,当老师或者考公务员,还可以去南方从事外贸相关工作。有了英语专业背景,如果孩子还喜欢播音主持,也可以将其作为选修课程或职业发展方向,这样优势会更加明显,很多出色的主持人都是外语专业出身。
表哥听完后,说他也倾向于英语专业,会去和孩子商量。这之后,表哥再没和我联系。后来,我听另一个亲戚说,表哥家孩子上了西安的一所重点大学,专业是播音主持。
我当时想,既然孩子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以这个重点大学的文凭,将来就业应该不成问题。
时间过得太快了。四年过去,他家那个曾经面临专业选择的女孩已经即将大学毕业,站在了就业的十字路口。表哥再次联系我,这次是为了女儿的就业问题。这让我意识到,情况可能并不乐观。
我理解表哥的处境。他高中没念完就进入社会,去南方做过直销,在陕北某地级市餐厅当过厨师,也曾自己创业开过饭馆,都没有太大起色。
摸爬滚打这些年,除了老家的两孔窑洞,表哥在城市里无车无房。媳妇长年在家管娃,家庭全部收入就是他的工资。两口子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女儿身上。
他的求助不仅仅是对我这个在省城上班的表弟的信任,更是对女儿未来的担忧。
但对我来说,我深知自己的能力有限。即便我拥有 " 公家人 " 的身份,但是我除了一点 " 过来人 " 的建议,我无法在孩子的就业问题上给予实质性的帮助。
我思考再三,给表哥回复了一条信息:" 让孩子联系我,我先了解一下情况。"
但半个多月过去了,没有人联系我。这让我产生了很多猜测:也许是孩子已经找到了工作,也许是她不好意思麻烦一个素未谋面的表叔,又或者她觉得不需要家人的帮忙。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表哥的孩子压根就不知道她家人在找人咨询就业的事,自始至终只是表哥自己在操心。
我想起了我的堂哥。从陕北下到西安多年,媳妇在城中村开小旅店,他自己跑摩的。堂哥的儿子在西安出生长大,以流动人口身份上了 12 年私立学校,最后考上了本地一个二本院校,学了材料应用。
比起 12 年来的上学花费,这个结果和堂哥的期望差距较大。我记得那年高考完,堂哥来见我,聊了半天,最后说了一句话:" 不管怎样,好歹是个本科,娃娃将来可以去考公务员。"
后来,他儿子临近大学毕业,堂哥找我喝了一回酒。说起自己的儿子,他语气中全是失望和无奈。
从堂哥的叙述中我得知,上大学后,儿子沉溺在手机游戏里不能自拔。不仅如此,孩子在学校一周不洗澡,一月不洗衣服,半年不理发。一双鞋子能穿一年,穿坏了就让他妈妈给买一双新的换上。平时节假日几乎不回家。寒暑假回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堂哥给钱让去看电影逛街一概不去。在西安上了十来年学,没有一个同学来找他玩,他也不去找同学。
堂哥说,大学上了几年,不要说女朋友,连一个伙计都没处下。面对毕业离校,他不着急找工作,从来没有去过招聘会,也没有参加考编,就在家待着,吃了睡,睡了吃。
喝多了后,年近五十的堂哥抓了一把自己花白的头发感慨:人活一辈子有啥意思?我已经完全不抱希望了。他自己的路自己走吧,那是他的命,我的责任尽到了。
比起几年前他说起孩子的那种自豪和欣慰,如今堂哥的精神荡然无存,眼睛里没有了一点光泽。看着让人心里很难受。
有时候,我还想着去见一见堂哥家的娃,看能不能跟他聊聊。但是,我终究没有付诸实践。即便是我见了,说上一些 " 过来人 " 话,孩子也不一定能听得进去。
看到如今毕业季和高考季的种种景象,我越发觉得家长和孩子可能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
家长们在为孩子选择专业、规划未来时,往往更多地考虑自己的期望和社会的热门趋势。与此同时,孩子们想的是选择一个 " 洋气 " 的专业。对于大多数出身平凡的孩子来说,没有家庭的资源背景,没有过人的天赋才智,选择专业时应该务实一些。在当下学历泛滥贬值,就业市场萎靡的大环境下,填报志愿总体上还是要坚持实用和管用的原则,一切专业都要以将来就业为导向。
一个专业即使再好再洋气再体面,如果毕业后无法匹配相应的工作岗位,那么所学的知识就不能转化为生活的保障,就不能称之为好专业。
在成长过程中,很多孩子被各种光鲜亮丽的职业所吸引,却忽视了那些需要付出大量努力的基础专业。他们心里期待一份体面的职业,却没有对现实的客观认识。
之前看到一句话,我深感认同:"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培养一个有内涵、有用的人,而不是制造一件只注重外表但无实际作用的摆件。" 那些华而不实的专业,真的不适合普通家庭的孩子。
关于高考志愿填报和就业规划,网上很多人分析得比我好一百倍,我不敢妄议太多。我常常告诫自己:时代已经变了,切勿用老办法看待新问题。
但不管怎么样,作为大多数分数一般,家庭一般的孩子,在面对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时,尽量保持务实的态度,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家庭情况以及社会的大环境。
几年前,我看到一条朋友圈:" 那些在书海里做的梦,叫作理想。"
从某种程度上说,理想和现实从来都不是对立的,我们上大学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把它们统一起来。
又是一年高考季,又是一年毕业季,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选到合适的专业,用自己在大学里的努力和汗水将理想照进现实。
来源 / 今西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