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赛博汽车
谁能在中美政府两边都吃得开?
曾经特斯拉的马斯克也可以。但是和特朗普闹掰之后,马斯克已经被美国政府弃之如敝屣。
如今,只有英伟达的黄仁勋。
7 月 16 日,黄仁勋将出席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前一天,贸促会特地为他开媒体吹风会。" 黄教主 " 开心宣布两个消息:
英伟达 AI 加速芯片 H20,已经获批可以恢复对华销售,很快就可以交货;
推出面向中国市场、并且符合美国出口规定的 GPU —— RTX Pro。
这是黄仁勋今年年内第三次来华。
在来中国之前,黄仁勋特地会面了美国总统特朗普,临门一脚,获得了 H20 的出口许可。
可以说,中美双方,都给了黄教主足够面子。
在黄仁勋来华推销 AI 芯片之前,英伟达刚刚突破了 4 万亿美元市值,成为全球唯一。分析师们乐观叫嚣,5 万亿美金,不是梦。
英伟达如此强大,谁能阻挡它?
01 H20 获批对华销售
黄仁勋又来中国了。
美国媒体事前放风,报道说他要来中国,并且先行 " 觐见 " 特朗普。
有记者也向中国商务部询问,商务部发言人回答是无可奉告。
现在看来,大概率是当时,黄仁勋还没有完成 " 使命 "。
很快,美国媒体报道,黄仁勋从白宫出来,得偿所愿。
不久,英伟达官方向美国媒体表示,已获得特朗普政府的保证,可向中国销售其 H20 人工智能芯片。
H20 芯片是美国对话高性能芯片禁售之后,英伟达特地为中国市场定制的产品,性能较英伟达最新产品有 " 阉割 ",因此一度获得美国政府豁免。
然而,美国商务部在 4 月又限制了该芯片销售,让英伟达损失数十亿美元。
3 个月后," 善变的 " 特朗普,又给英伟达开了绿灯。
这让黄仁勋开心地开始了中国行程。
早在 7 月 14 日,微博上就有照片显示,黄仁勋已经到达中国。但他先和交情甚深的雷军相聚,秀了一波合照,看了最新爆款神车小米 YU7。
15 日,中国贸促会特地为黄仁勋举办吹风会。不仅宣布他将出席第三届链博会,而且让一批官媒采访黄仁勋。
黄仁勋先是放出了前面提到的两个好消息,继而对中国 AI 行业开始 " 商业吹捧 "。
他对央视等媒体记者表示:" 中国市场规模庞大、充满活力且极具创新性,这里还是众多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聚集地。因此,美国企业扎根中国市场的确至关重要。"
在回答英伟达是否面临竞争时,教主说,每个人都可以和英伟达竞争,英伟达有很多优秀的竞争对手,为中国有一群顶尖计算机科学家感到开心。
英伟达是全球高端芯片几乎垄断性的存在,也自然是全球自由贸易的推崇者。
黄仁勋也多次表示,应该向全球,包括中国在内,自由地出口各种芯片。
此前,黄仁勋在一档采访中表示,美国政府无需担心中国军方会使用英伟达的芯片提高其能力,因为 " 他们根本不能依赖它 "。" 它随时都可能受到限制,更不用说中国已经拥有足够的计算能力。"
今年 5 月 21 日,黄仁勋在台北时也强调,如果美国公司不在中国大陆市场参与竞争,那么中国大陆的技术将传遍全世界。" 任何认为通过禁止向中国大陆出售 H20 芯片,就能够切断中国大陆发展 AI 能力的人,都是非常无知的。"
黄仁勋确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 " 亲华 "。
这是黄仁勋今年第三次到访中国,前两次是 1 月和 4 月。
02 全球唯一 4 万亿美金市值
最近,英伟达完成了一项前无古人的成绩。
美国当地时间 7 月 10 日,英伟达股价收盘价略高于 164 美元 / 股,成为全球首家市值达 4 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
这是苹果、微软等一众更知名的科技巨头都没达成的里程碑。
英伟达的崛起是华尔街历史上速度最快的案例之一——两年时间里,它从 1 万亿美元涨到了 4 万亿美元。
东风正是 AI。
不仅英伟达,其他 AI 企业也收益很多。
当然,英伟达一时无两。
英伟达从图形处理器(GPU)开始,成为构建人工智能系统的基础设施提供商,是 AI 淘金时代的 " 卖铲人 ",占据着人工智能系统构建所用芯片市场 80% 以上的份额。
元宇宙、微软、谷歌母公司和亚马逊预计今年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总支出将达 3200 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将流向英伟达。
英伟达利润也随之暴涨,从 2023 财年的 44 亿美元增长至 2025 财年的 738.8 亿美元。公司市值随之飙升。
华尔街分析师们预测,英伟达将最快突破 5 万亿美金市值,甚至最终可能在标普 500 指数中占比 16%,是苹果巅峰时期占比的两倍多。
03 谁能阻挡英伟达?
英伟达风头之盛,首先系于 AI 行业前景。
目前,尽管有投资人认为 AI 还是泡沫,但是,全球风潮已经刮起。这个问题争议不太大。
问题是持续的竞争力。
英伟达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微软、谷歌母公司、亚马逊和元宇宙都在开发内部人工智能芯片,以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而名为超微半导体(AMD)的芯片制造商也凭借其自身的人工智能产品取得了进展。
另外,中国也有不少企业自研芯片,试图摆脱对英伟达的依赖。
最后,不用说,类似于中美贸易纠纷的地缘政治因素,也会起到巨大影响。
美国一直致力于遏制中国在 AI 领域的发展,对中国发动了限售令。
美国司法部一直在调查英伟达的销售行为和收购案。在欧盟、英国、中国和韩国,监管机构正关注其芯片供应分配方式以及软硬件销售结构。
从 IT 行业的历史来看,一个规模巨大的行业,几乎很难由一家企业专美。当然,核心还是技术进步速度和竞争力。
对于英伟达而言,也一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