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乐居财经 靳文雨
当一家企业的名字频繁与 " 诉讼 "" 赔偿 " 关联,市场总会下意识审视其发展轨迹。
近日,升达林业的一则公告再次将自身推向舆论焦点——四川省高院判决驳回公司上诉,维持原判,要求公司赔偿陈铁柱等 195 人损失约为 2175 万元,并承担二审受理费用 15 万元。
这一数字背后,是 195 名投资者的集体诉求,更是这家曾被誉为 " 中国地板业标杆 " 的企业,在转型阵痛中难以摆脱的历史包袱。
事实上,升达林业的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诉讼由来已久。2019 年 5 月,公司因未按规定披露重大担保、关联交易及诉讼等行为,被四川证监局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其存在信息披露违法。此后,众多投资者陆续提起索赔诉讼。
2024 年 8 月,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就陈铁柱等 195 人诉升达林业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公司赔偿损失 2175.08 万元并承担诉讼费。升达林业不服判决,向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7 月 2 日,公司公告称收到四川高院判决书,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诉讼费 15.06 万元由公司承担。
据披露,公司已就该案件计提预计负债,此次判决对本期利润无影响,但剩余相关诉讼仍在审理中,后续进展仍将牵动市场神经。
乐居财经注意到,在 2018 年 10 月,升达林业的发展之路曾遭遇重大波折,公司股票正式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 " 升达林业 " 变更为 "ST 升达 ",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随之调整为 5%。
这一变故的根源在于其控股股东升达集团资金链断裂,陷入无法到期归还借款的困境,导致升达林业的资金被贷款方扣划,形成了对公司资金的被动占用。
值得注意的是,升达林业刚刚摘帽。今年 5 月 18 日晚间,彼时 ST 升达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交易于 5 月 19 日停牌 1 天,5 月 20 日开市起复牌,并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由 "ST 升达 " 变更为 " 升达林业 "。
在业绩方面,升达林业自 2013 年跨界涉足新能源液化天然气行业后,公司业绩便随着业务结构调整与市场环境变化而起起落落。
2022-2024 年期间,该公司营收分别为 18.48 亿元、7.78 亿元、7.33 亿元,呈现明显的起伏。净利润方面,升达林业在这几年则经历了从亏损到盈利的转变。2022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6310.54 万元,处于深度亏损状态。
2023 年,亏损大幅收窄至 -110.01 万元,减亏幅度达 98.26%。到了 2024 年,公司成功实现盈利,净利润为 1199.87 万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 1190.67%。
进入 2025 年,升达林业延续了盈利增长的态势。一季度营业收入为 2.30 亿元,同比增长 52.20%;归母净利润为 1136.77 万元,同比增长 177.20%。
然而,公司在年报中也坦诚,因原控股股东资金占用问题,面临大量诉讼,预计 2025 年法律诉讼等重大风险仍将持续,这无疑给公司未来业绩的持续增长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的阴影,后续其如何在风险笼罩下保持业绩增长势头,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相关公司:升达林业 sz002259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