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从新 " 国九条 " 明确提出加大并购重组改革力度,到 " 科八条 "" 并购六条 " 等政策相继推出,再到日前《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多维度松绑……在政策不断翻新之下,2025 年 A 股市场的收并购消息依旧惹眼。
根据同花顺数据,今年上半年,A 股收并购消息共计 1937 条,涉及上市公司达 1461 家。其中,公告表示收并购项目仍在进行中的上市公司有 905 家,公告项目已完成的上市公司有 662 家,公告项目失败的上市公司有 73 家。除去失败的收并购项目之外,上半年累计交易金额达 5417.18 亿元。
48 家交易金额超过 10 亿元
在已完成收并购项目的 663 家公司当中,有超过 48 家并购交易金额超过 10 亿元,累计交易金额达 2192.82 亿元。
交易价格最高的前 5 件收并购案件分别为 " 冠捷科技收购冠捷科技有限公司 51.00% 股权 "" 尖峰集团收购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3% 股权 "" 华润三九收购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3% 股权 "" 国电电力收购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50% 股权 "" 赛力斯收购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部分股权 ",交易金额分别为 76.5622 亿元、73.21 亿元、70.60 亿元、67.40 亿元、50.00 亿元。
其中,较受关注的为冠捷科技的收并购项目。由于公司名称重合,容易令人混淆,因此有投资者对冠捷科技发问," 二者是什么关系,是否有业务重合?"
实际上,冠捷科技原名为华东科技,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CEC)旗下上市公司,此前主营业务为电子元器件制造;而收购标的冠捷科技(TPV)是全球领先的显示器及智能显示终端制造商,拥有 AOC、AGON 等知名品牌。通过本次收购,冠捷科技将 TPV 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成为其唯一控股子公司及主营业务运营主体。
仍在进行的收并购项目的 905 家上市公司当中,有 86 家的支付金额超过 10 亿元,其中包括 3 个支付金额已超百亿的收购案,累计交易金额达 3224.36 亿元。
具体来看,新奥股份收购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65.89% 股权,目前已支付 183.52 亿元;川投能源收购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部分股权,目前已支付 150.00 亿元;粤高速 A 收购广东广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部分股权,目前已支付 106.82 亿元。
电子行业收并购案例最多
从行业角度来看,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等偏科技类行业进行收并购的企业数量比较多。
根据同花顺数据,上半年,有超过 100 条收并购信息的行业为电子、机械设备、基础化工、医药生物、电力设备、计算机、汽车,分别为 198 条、179 条、168 条、156 条、142 条、120 条、113 条。
其中,电子行业累计交易金额达 547.18 亿元。交易金额最高的收并购项目为上述冠捷科技收购项目。
机械设备行业累计交易金额达 192.26 亿元。交易金额最高的收并购项目为 " 中创智领收购郑煤机智鼎液压有限公司部分股权 ",目前项目仍在进行中,已支付金额为 19.50 亿元。
基础化工行业累计交易金额达 332.81 亿元。交易金额最高的收并购项目为 " 湖北宜化收购宜昌新发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100% 股权 ",目前项目已完成,交易金额为 32.79 亿元。
医药生物行业累计交易金额达 507.22 亿元。交易金额最高的收并购项目为 " 爱迪特收购 WARANTEC Co., Ltd.29.48% 股权 ",目前项目仍在进行中,已支付金额为 74.13 亿元。
电力设备行业累计交易金额达 279.82 亿元。交易金额最高的收并购项目为 " 晶科能源收购新疆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100% 股权 ",目前项目已完成,交易金额为 43 亿元。
计算机行业累计交易金额达 188.03 亿元。交易金额最高的收并购项目为 " 中国软件收购麒麟软件有限公司 26.4202% 股权 ",目前项目仍在进行中,已支付金额为 30 亿元。
汽车行业累计交易金额达 301.21 亿元。交易金额最高的收并购项目为上述赛力斯收购项目。
主板上市公司最活跃
从上市公司所属板块来看,主板的收并购消息数量依旧位列第一,为 1236 条,占比为 63.8%;创业板为 492 条,占比 25.4%;科创板为 186 条,占比 9.6%;三板为 22 条,占比 1.1%;北证仅一条。
主板的上市公司数量为 1236 家,占比高达 63.8%。表明在收并购活动相关的上市公司群体中,主板公司占据了绝对多数。主板市场通常容纳的是成熟、大型且盈利稳定的企业,说明这类企业在收并购市场中较为活跃,可能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广泛的业务布局和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在并购重组方面具有更大的动力和能力,是收并购市场核心力量。
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为 492 家,占比 25.4%。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其较高的占比说明成长型企业也积极参与收并购活动。这些企业可能通过并购来实现技术互补、市场拓展、产业链整合等目的,以加速自身的发展和壮大,提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科创板也有一定参与度。科创板聚焦于科技创新企业,其参与收并购活动反映了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并购获取关键技术、人才、市场份额等资源的需求。这也体现了科技创新企业在推动产业升级和整合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板和北证数量较少,表明一方面,三板市场企业规模和成熟度相对较低,可能在收并购方面的活跃度有限;另一方面,北证作为新兴的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数量相对较少,在收并购市场中的影响力目前还较小。
民营企业最积极
根据同花顺数据,在上千条收并购信息当中,涉及民营企业数量最多为 1151 条,占比高达 59.4%;国资控股企业(省属、地市、央企)数量共计 647 条,占比为 33.4%;外资企业数量为 109 条,占比为 5.6%;其他性质企业为 3 条,占比仅 1.5%。
可以看出,在政策利好的不断加持下,民营上市公司正在积极进行收并购。一方面,政策调整为民营科创企业带来诸多机遇。例如,强化科创板 " 硬科技 " 定位,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 " 硬科技 " 民营上市企业,这对于掌握前沿技术的民营企业而言,是极大的政策利好,能使其在上市和后续发展中获得更多资源倾斜。
另一方面,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助力其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布局,无论是同行业整合还是跨行业寻求新增长曲线,都有了更明确的政策指引。
此外,监管包容度的提升,令交易双方可采用多元化评估方法协商作价,自主协商承诺安排,适当提高对并购重组形成的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的包容度,为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过程中提供了更多灵活性,能更高效地完成资源整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