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昨天
每经热评︱当“严选”变成“全选”,山姆的差异化优势又从何谈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每经评论员 贾运可

近期,山姆会员商店因上架好丽友等品牌商品,引发了会员的广泛争议。在商品评论区,不少消费者对山姆的选品提出质疑,认为其与普通超市的商品愈发同质化,违背了会员对山姆 " 严选 " 的期待。

笔者认为,好丽友上架山姆引发的会员争议,看似是一场偶然的选品风波,实则揭开了仓储会员店模式的核心矛盾——当品牌承诺与用户预期出现错位,付费会员制的根基便会动摇。山姆在中国市场狂飙的背后,那份 " 严选 " 与 " 品质 " 的隐性契约正被悄然改写,而这或许比短期业绩波动更值得警惕。

山姆之所以能获得中高端消费者的青睐,核心在于构建了一套独特的价值逻辑:会员支付年费,本质是购买了一道 " 品质过滤网 "。消费者相信,山姆的货架会筛掉争议品牌、剔除冗余选项,只留下兼具品质与性价比的精选商品。

这种信任具象化为一个个消费场景:同样的品牌,山姆版本配料更干净;小众商品经山姆背书后,能让消费者放心尝试;甚至包装规格、价格设定,都暗含 " 精打细算 " 的考量。正是这种 " 付费换省心 " 的默契,让山姆中国会员数突破 500 万,卓越会员续卡率高达 92%,仅会员费年收入就超 13 亿元。

但好丽友的上架让这份信任打上问号。这个曾因 " 配方双标 " 引发信任危机的品牌,即便推出低糖新品,仍难以抹去消费者心中的芥蒂。更关键的是,它并非孤例——卫龙、徐福记等大众品牌陆续进驻,而蛋黄酥、杨枝甘露等曾引发抢购的特色商品却悄然下架。这种 " 一进一出 " 的选品调整,直接冲击了会员对山姆的核心认知:当付费才能进入的会员店,开始售卖随处可见的商品,会员费的价值何在?当 " 严选 " 变成 " 全选 ",差异化优势又从何谈起?

会员的不满并非小题大做。从商业逻辑看,仓储会员店的 " 会员费模式 " 本就建立在 " 价值差 " 之上:用精选商品与普通商超形成区隔,用品质承诺对冲付费门槛。如今山姆的选品倾向,却在模糊这种区隔。有会员发现,某款普通商品换个中文拼音包装就摆上山姆货架;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山姆会员店的投诉超过 1 万条,涉及奶粉现异物、食品发霉、酸奶变质等多种食品类问题。这些细节叠加在一起,让 " 山姆品质 " 的标签逐渐褪色。

会员们真正在意的,或许不是好丽友本身,而是品牌承诺的松动:那个曾宣称 " 品质优于销售 " 的山姆,是否正在业绩压力下妥协?

这种妥协背后,是山姆在中国市场的扩张焦虑。近年来,山姆门店数量快速增加,2025 年计划新开 8 家门店,创下山姆中国有史以来最高的年度拓店数。而扩张必然带来供应链压力:既要维持全球化选品优势,又要加速本土化以降低成本:既要控制 SKU(库存保有单位)保证效率,又要满足不同区域会员的多样化需求。但问题在于,当规模扩张与品质管控出现冲突时,山姆的天平似乎向前者倾斜了——品控翻车事件频发,选品标准向 " 大众市场 " 靠拢,本质上是用短期业绩牺牲长期信任。

会员制零售的核心从来不是 " 卖商品 ",而是 " 卖信任 "。付费会员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对品牌 " 说到做到 " 的笃定。当山姆一边用 " 全球严选 " 吸引会员,一边却让争议品牌上架;一边承诺 " 品质第一 ",一边将普通品牌名称改成拼音 " 伪装 " 销售,这种言行不一的后果,远比短期业绩波动更严重——它会让会员重新计算 " 付费是否值得 ",而这恰恰是会员制模式不容触碰的生死线。

对于山姆而言,当务之急不是纠结是否下架某款商品,而是重新锚定品牌承诺与用户预期的平衡点。毕竟,会员费的本质是 " 信任预付款 ",消费者愿意提前付费,是相信品牌能持续兑现价值。在规模扩张与品质坚守之间找到节奏,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守住底线,才能让 " 山姆严选 " 的标签重新发光。否则,当会员们觉得 " 山姆和普通超市没两样 " 时,再高的业绩增速也只是流沙上的城堡。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好丽友 卫龙 中国市场 对冲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