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海书院》重磅回归
今日更新《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每月一个主题 每周一本书
带您全方位构建商业逻辑
▼点击下方图片 我们一起成长▼
撰稿 / 陈诗敏 排版 / 陈诗敏
战争真的总是疯狂的吗?还是说,在它爆发的前一刻,每一个决定其实都有自己的逻辑?
1894 年,甲午海战的硝烟弥漫在黄海之上;
1904 年,日俄战争的炮火染红了中国东北的土地;
1931 年,九一八事变的枪声打破了沈阳城的宁静;
1941 年,珍珠港的爆炸声震惊了整个世界。
短短半个世纪,日本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一次次一头扎进战争的漩涡,把自己、把周边国家都拖入了灾难的深渊。
日本人,为什么会一次次地选择战争?
有人说,是因为日本资源匮乏,想靠抢来满足自己的贪欲;也有人说,是军国主义思想洗脑,让整个国家都疯了。
这些说法好像都有点道理,但总觉得隔着一层纱,看不清最核心的东西。
直到看了这本《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才突然明白,原来一个国家的战争选择,从来都不是某个人拍脑袋决定的,背后藏着无数复杂的算计、扭曲的认知和身不由己的惯性。
很多时候,我们了解日本近代战争史,都是从自身角度或者国际视角去看待。
但这本书不一样,它是从日本人自身的角度出发,去剖析当时日本为政者和国民如何看待世界局势,为何每一次都选择了战争。
作者加藤阳子直言," 所有事情都是起因于日本挑起战争并企图借由武力改变中国的对日政策 ",并且 " 想要追究包含天皇在内的当时内阁及军方领导者之责任 "。
这种敢于直面历史的态度,在日本学界是难能可贵的。
她没有回避日本在战争中的责任,而是试图从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层面,去寻找战争爆发的根源。
举个例子。
加藤阳子在书里提到,日本每次开战前,都觉得自己能 " 速战速决 ",可每次都陷入泥潭。
甲午战争打了 9 个月,日俄战争打了 1 年半,到了侵华战争,他们以为 3 个月就能搞定,结果打了 8 年。
明明吃了那么多亏,为什么还不长记性?
加藤阳子说,这就像一个赌徒,输了钱总想翻本,结果越输越多,最后只能把全部家当都押上去,直到彻底破产。
太平洋战争就是这样,日本明明知道美国的国力比自己强得多,却还是孤注一掷偷袭珍珠港,说到底,就是被之前的 " 胜利 " 冲昏了头,也被失败的恐惧逼到了绝境。
读这本书的时候,也让人不禁深思:如果当时的日本人能跳出那个思维怪圈,是不是就能避免那场灾难?可历史没有如果。
我们能做的,是从他们的故事里吸取教训。
你可能会问,读懂了日本那段历史,对今天到底有什么用?
很简单:今天,我们依然身处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大国博弈、资源焦虑、信任崩塌、强硬政策轮番上演。
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只用 " 现在 " 的眼光看世界,也不能只盯着 " 结果 " 去倒推 " 原因 "。
我们需要看懂,一个国家做出重大选择时的底层逻辑。
读这本书,不只是为了回顾过去,而是为了看清现在的惯性,甚至防止我们自己也走上那条 " 无法回头的路 "。
如果您也对这段历史感到好奇,如果您想知道一个国家如何一步步走向战争深渊,如果你想搞懂那些复杂的历史迷雾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那这本《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你一定不能错过。
当然,如果你想听得更透、更系统,还可以来《震海书院》。
我们将用更专业的视角,带你抽丝剥茧,读懂日本近代战争背后的真实逻辑,也读懂这个变局时代的底层运行法则。
历史不会重复,但人类的盲点,总在重复。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海报,收听本期讲解。
震海书院,不只读书,更是带你站在时代拐点的陪跑伙伴。
更多深度研判,尽在震海会,欢迎点击下方图片加入震海会,即可解锁未来财富趋势。
现在加入震海会成为超级会员,还能专享银泰证券 "5+1+1" 服务。作为高端人士的导航仪,震海会将以高端的、深层的、具有内幕和深度见解,以及预判性的研判能力,助您在中美博弈的风暴中,避开险滩,抢占机遇。
往期推荐
防止走失,欢迎关注【彼得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