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生活 昨天
智能体陷入非理性繁荣,两年后40%要被淘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2025 年将是 AI 智能体突破年 "、"2025 年是 AI 智能体爆发的元年 "、"2025 年是迈向智能体的关键一年 "。包括百度创始人李彦宏、OpenAI CEO 山姆 · 阿特尔曼、AlphaGo 之父戴密斯 · 哈萨比斯等一连串业界大咖都认为,智能体(Agent)会是今年 AI 圈无可争议的主角。

眼看智能体要火,业者自然是一拥而上。然而此前曾预测到 2028 年 15% 的日常工作决策将由智能体自主完成的信息技术研究机构 Gartner,如今却给火热的智能体创业泼了盆冷水。根据他们的预测,到 2027 年末,或有超过 40% 的智能体项目将因成本不断攀升、商业价值不明确或风险控制不足而被取消。

Gartner 高级研究总监 Anushree Verma 表示," 目前大多数智能体乃至代理式人工智能项目,仍处于早期实验或概念验证阶段,这些项目大多受炒作驱动、且常被误用。这可能使得企业忽视大规模部署智能体的实际成本与复杂性,从而导致项目无法进入生产阶段,因此企业应避免轻信此类炒作,并就如何使用这项新兴技术做出谨慎的战略决策。"

其实也不怪 Gartner 这时候站出来唱衰,因为当下的智能体生态确实已经呈现出非理性繁荣。早在 2023 年,智能体这一概念就开始被比尔 · 盖茨等大佬推崇。因为相比 ChatGPT、豆包、文小言等 " 聊天 AI",智能体属于 " 干活 AI",它们能够拆解任务、调用工具、并最终交付成果,其核心是将 AI 从提供答案,进化为能够在真实场景里更紧密结合业务的生产力工具。

但当时的智能体还缺乏足够的工具,开发者就必须自行 " 造轮子 "。进入 2025 年之后,随着为 AI 模型与外部工具和服务之间的交互提供标准化接口的 MCP(模型上下文协议)被业界广泛认可," 长出双手 " 的智能体也终于有了实用性,由此使得其迎来了一次 "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

有了 MCP 的存在,再加上 AI 厂商的内卷,如今开发一款智能体的门槛几乎为零,哪怕是不懂编程的人也能轻松搭建出智能体。只是这种模式下诞生的智能体,只有在消费级市场实现 " 图一乐 " 的能力,因为这些产品其实是 "AI 套壳智能体 ",难以满足企业用户对于真实业务场景里,紧密结合数据、工程为生产环节动态调优的需求。

为什么说市面上相当多的智能体是 "AI 套壳智能体 " 呢?这是因为智能体真正的技术难点是在落地执行和流程复用上。拆解任务、规划完成路径其实毫无技术难度,因为这一部分工作实际上是基座大模型来完成的。以搭建一套企业 OA 系统为例,即便是普通人通过简单的提示词,也能获得一套步骤清晰的规划书。

问题是,如何将纸面上的规划变成现实。在任务执行过程中一旦出现异常,或是遇到与预设不符的界面元素,大部分智能体常常出现的情况是直接 " 卡壳 ",向用户弹窗报错、并终止任务。因为这类 "AI 套壳智能体 " 在具体的执行环节使用的依然是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而后者则是由程序员提前设计好的自动化任务动作列表、或者说 " 行为树 "。

作为一个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市场的技术,RPA 的优势就在于能高效实现监视、跟踪和控制业务的流程执行,但它主要是基于预设规则和流程运行,所以对于需要灵活处理和即兴应变的复杂情境无法胜任。

"AI 套壳智能体 " 使用 RPA 属于投机取巧,是将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理想化,无视了任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意外因素。而真正的智能体则是根据任务需求临时性调用需要的外部工具,并对执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来重新制定新的规划流程。

除了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稳定同样也是目前智能体的一大痛点。由于 "AI 幻觉 " 的存在,AI 大模型会出现小概率给出完全偏离用户指令的规划。由于 "AI 套壳智能体 " 是先用 AI 规划流程,再让 RPA 去执行,所以当它们被命令再次完成同样的任务时,也会按照 " 先 AI、再 RPA" 的顺序重新执行。

如此一来,在面对相同任务时,"AI 套壳智能体 " 可能就会给出截然不同的任务规划,大幅增加了任务执行的不稳定性。同时再次调用 AI 也会消耗大量 token、并占用业务资源,让本来希望使用智能体降本增效的企业反而花费更多的代价。然而真正的智能体产品是可以进化的,也能将特定的任务流程固化为能力。

其实当下的智能体生态繁荣,颇有种两年前 " 百模大战 " 的既视感,真正有技术、有能力的厂商与蹭热度的企业鱼龙混杂。一如 2023 年兴起的 " 百模大战 " 在 2025 年春季被 DeepSeek、Qwen 等开源大模型终结,所以 2025 年爆发的智能体在 2027 年迎来洗牌,也在情理之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gartner alphago 百度 ceo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