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拿到三星供应链 " 入场券 ",美迪凯(SH688079,股价 10.09 元,市值 41.04 亿元)不惜购入两家亏损标的。
7 月 16 日晚间,美迪凯公告称,将以合计 219.47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573.71 万元)收购两家境外关联企业 100% 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作为收购标的,苏州海硕力光电技术(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海硕力 ")和越南 INNOWAVE VIETNAM CO.,LTD(以下简称 "INNOWAVE VIETNAM")均为超薄光学软膜滤光片领域企业,且存在明确的上下游业务关系。
看似常规的产业链整合动作背后,却藏着一组矛盾数据:两家标的公司近一年及一期均处于亏损状态,2024 年合计净亏损超 2594.29 万元,2025 年前 5 个月合计净亏损超 2031.20 万元;截至 2025 年 5 月,两者的产能利用率均不足 50%。
对于此次交易的影响,美迪凯方面表示,INNOWAVE VIETNAM 已进入国际知名品牌三星的供应链,通过对以上两家标的公司的收购,公司可直接进入三星供应链。同时,标的公司的产品与技术有效填补了公司在超薄光学软膜滤光片业务的空白。
来源:美迪凯公告
两标的合计亏超 4600 万元,产能利用率不足五成
美迪凯将一口气吞下两家三星产业链公司。
公告显示,在第一笔交易中,美迪凯拟以 20 亿韩元收购 KEM TECHCORP.(以下简称 "KEM TECH")持有的海硕力 100% 股权。
同时,美迪凯拟通过下属全资子公司 MDK KOREA CO.,LTD.(以下简称 "MDK KOREA")以 10 亿韩元收购 INNOWAVE CO.,LTD.(以下简称 "INNOWAVE")持有的 INNOWAVE VIETNAM 100% 股权。
按照税率换算,以上两项交易合计金额为 219.47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573.71 万元),资金来源为美迪凯及下属全资子公司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
根据公告,海硕力专注于超薄光学软膜滤光片前道光学成膜,INNOWAVE VIETNAM 聚焦后道印刷与精密切割,二者形成 " 前后道联动 " 的业务链条,且均为三星手机摄像模组供应链的间接供应商。
这意味着,收购完成后,美迪凯将直接接入三星供应链,填补自身在超薄光学软膜滤光片领域的业务空白。
这正是美迪凯 " 接盘 " 的核心逻辑。公告明确提到,标的公司已进入三星模组供应商体系,收购后可通过 " 海硕力→ INNOWAVE VIETNAM →三星模组供应商 " 的直接链路,替代此前 " 经多层中间商转手 " 的低效模式。同时,越南工厂将成为其海外生产基地,支撑亚太市场扩张。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两家标的公司的亏损现状不容忽视。
数据显示,海硕力 2024 年净亏损 727.85 万元,2025 年前 5 个月净亏损扩大至 886.63 万元;INNOWAVE VIETNAM 的情况更糟,2024 年净亏损 1866.44 万元,2025 年前 5 个月净亏损 1144.57 万元,截至 2025 年 5 月末净资产已为 -1127.6 万元。
也就是说,两个标的公司 2024 年至今年 5 月合计亏损达 4625.49 万元。
亏损的直接原因指向 " 待转让 " 状态:由于考虑公司转让,为减少资金投入,两家标的公司逐步减少接单量,目前海硕力及 INNOWAVE VIETNAM 两家标的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均低于 50%,相应产品分摊成本上升。与此同时,海硕力的主要原材料(JSR 软膜)采购及海硕力镀膜品销售均经过 KEM TECH 公司,KEM TECH 从中收取差价部分。
花 1573 万元买三星供应链 " 入场券 ",是否划算?
从交易定价看,美迪凯的收购价低于评估值。经坤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截至 2025 年 5 月 31 日,两家标的公司股东全部权益合计评估值为 1700.71 万元,而最终交易价折合人民币约 1573.71 万元,较评估值折价约 7.5%。
美迪凯对此解释为 " 考虑到评估基准日至交割日的潜在亏损影响 "。但即便折价收购,接盘一家净资产为负、另一家净资产半年内缩水 34% 的企业,能否实现 " 战略回本 "?
公告显示,海硕力与 INNOWAVE VIETNAM,是超薄光学软膜滤光片业务前后道加工的关联企业(拥有共同间接持股大股东)。海硕力专注于前道的光学成膜等业务,而 INNOWAVE VIETNAM 则从事后道的印刷与精密切割等业务,双方已形成紧密协作关系。
不过,美迪凯更为看重的,应该是三星供应链的直接入场券。
美迪凯在公告中称,INNOWAVE VIETNAM 已进入国际知名品牌三星的供应链,通过对以上两家标的公司的收购,公司可直接进入三星供应链。同时,标的公司的产品与技术有效填补了公司在超薄光学软膜滤光片业务的空白。
每经记者注意到,从业务协同看,美迪凯在上述收购完成后,产业链效率提升空间明确。
此前,海硕力的产品需经 KEM TECH、INNOWAVE 等中间商才能抵达三星供应链,中间环节加价与周转成本较高;此次收购后,产品可直接由海硕力供应 INNOWAVE VIETNAM,再对接三星,同时原材料采购可绕开中间商,由美迪凯韩国子公司直接供应。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韩国在光学光电子和半导体领域已形成全球性战略地位,韩国业务是美迪凯海外市场拓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美迪凯表示,基于本次收购,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拓展海外,尤其是韩国市场。另外,通过越南工厂收购,设立海外生产基地,可以大力推动公司海外业务拓展。
此外,美迪凯也制定了明确的 " 扭亏计划 ":公司将对标的公司人员结构及生产设备进行系统性整合,通过专业化团队重组、设备技术升级及产能统筹调配,充分释放现有人力资源与设备潜能,最大化提升资产运营效率。
显然,这笔交易的风险与机遇同样突出。
美迪凯表示,本次交易涉及跨境收购,标的公司之一的 INNOWAVE VIETNAM 位于越南。因此,本次交易须符合境内外关于投资并购的相关政策及法规,交易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此外,该笔交易还存在交易完成后的整合风险。
美迪凯提到,本次交易中,INNOWAVE VIETNAM 位于越南,在适用法律、会计税收制度、商业经营模式、地区文化等方面与公司存在差异,存在因上述差异事项导致标的公司与公司协同效果无法达到预期,从而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