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6 日,30 多摄氏度的天气里,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忙着在北京 " 赶场 ":上午一身唐装亮相链博会,用中文向观众问好;下午又穿回皮衣,顶着太阳满头汗地在前门接受采访。一天的工作结束后,黄仁勋还透露,会直接从北京飞回家,因为 " 很想念小狗们 "。
这已经是黄仁勋今年第三次到访中国。不过,这次有些特殊,这是他首次在中国官方重大活动中正式亮相,首次尝试用中文演讲,首次公开穿唐装。
而这次中国行的信号也十分明确,一整天的行程下来,黄仁勋可谓充分释放了对国内全产业链的友好态度:中国的 AI 发展情况和高新产业,黄仁勋赞了;明星产品和话题企业,黄仁勋见了;同样搞 AI 芯片的国产厂商,黄仁勋也提了。
当然,他带来的远不止姿态,还有 H20 芯片重返中国市场、将推出 RTXpro 的消息。黄仁勋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英伟达的 " 野心 ":希望未来有更先进的芯片进入中国,英伟达始终保持在华的发展势头,希望英伟达的增长才刚刚开始,而不是结束。
夸遍中国科技圈
7 月 16 日,在北京前门的一条老胡同里,穿着标志性黑皮衣走进媒体 " 包围圈 " 的黄仁勋显然没想到,这场采访不得不比原定计划提前近半小时开始。然而,刚开始半小时左右,不少媒体的设备就因高温过热 " 罢工 ",黄仁勋裹着标志性皮衣,在人群里转着圈回答问题,明显能看到他也热出了 " 一脑门汗 ",边回答问题边默默脱下皮衣,露出了里面的黑色短袖。
整场采访,黄仁勋基本都在说英文,不过偶尔也会跑出几句 " 地道 " 的中文。近两小时的对谈,重点大多围绕在恢复销售的 H20 显卡、国内的芯片厂商、中国的科技企业和大模型,以及英伟达在中国的后续战略等内容展开。遇到不愿回答的问题,黄仁勋干脆拒绝,只回一个 "NO"。
一整天的行程下来,黄仁勋几乎 " 地毯式 " 称赞了中国的科技企业——腾讯、网易、米哈游、游戏科学、字节跳动、DeepSeek、阿里巴巴、美团、MiniMax、百度、小米和华为……尤其是 16 日下午的媒体沟通会,更是进一步剖开了这份 " 认可 " 的底色。
国内企业方面,黄仁勋称,英伟达进入中国已有 30 年。" 我第一次来的时候,百度、阿里、腾讯、小米都还没成立。" 黄仁勋笑着回忆," 很幸运,我们在早期就和这些公司建立了合作。" 他还特别提到了小米与雷军。" 认识雷军时,他还很年轻。当然,我也很年轻。但从第一天起,我就知道他会成功。" 黄仁勋称,他甚至很想买一台小米的车。
除了合作方,哪怕是竞争对手也获得了黄仁勋的肯定。以华为为例,在他看来,华为的芯片设计能力极为优秀,系统工程、网络工程同样出色,再加上自有云服务,这使华为能独立开拓市场,这是非常强大的能力。黄仁勋还在现场连爆 " 金句 "," 黄仁勋称轻视华为的人极其天真 " 的词条一度登上了社交媒体热搜榜单。
在室外和媒体对话了将近一小时,黄仁勋才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得知可以进入室内。几家国际巨头创始人里,黄仁勋显然是 " 头部 " 明星。刚一进入室内,采访直接就变成了 " 粉丝见面会 ",索要签名者甚众。
忙着拍合照,在衣服、书籍上给媒体签名的间隙,黄仁勋多次呼吁先提问,得不到回应后笑称:" 没有人在意 "" 你们都不要工作吗 "" 我们坐下吧 "" 为什么进来了我还是这么热 ",还 " 逮住 " 一名正在要签名的记者突击提问:" 你听到他刚刚问的问题了吗?"
看好中国 AI 与机器人
除了国内知名科技企业,与自身 " 看家 " 业务 AI 芯片息息相关的 AI 产业,也成了黄仁勋嘴里出现频率很高的词。
"AI 已经成为基础设施,就像电力和互联网。" 黄仁勋反复强调。在他看来,新一轮 AI 革命将重塑所有行业,而中国正站在这一变革的前沿。AI 应用落地方面,黄仁勋提到了机器人产业。" 中国在机电一体化领域实力超群,还有庞大的制造业基础‘接纳’机器人,我对这里的发展非常乐观。" 他甚至大胆预测:" 如果小米或比亚迪未来推出惊艳的机器人产品,我一点都不会意外,这个领域正在爆发。"
这种信心源于对中国供应链的认可。" 中国供应链复杂又先进,串联起众多供应商、技术和能力,其基础设施与生态系统的技术水平领先全球。" 他认为,这正是 AI 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核心优势。
在 AI 创新层面,黄仁勋直言:" 中国在模型层和应用层的进展令人惊叹。" 他举例称,模型层有 DeepSeek、阿里、Kimi 等团队崛起,应用层则诞生了 TikTok(抖音国际版)这样影响全球的产品。" 全世界都在学习中国的应用创新。比如,你们早已不用现金和信用卡,我在美国还在用,像个‘老古董’。" 对于 AI 领域的新锐,他同样关注,"DeepSeek 的开源推理模型是突破性的,用更低算力支撑多轮推理,还开启了‘代理型 AI ’新方向。"
在面对 " 英伟达是否过于专注于算力,或许还存在其他途径来揭秘 AI?" 这一问题时,黄仁勋没有给出直接回答,但也介绍了他对当前 AI 演进的看法。他提出,在 AI 的第一代发展中,第一波技术浪潮聚焦于感知能力,第二波则是生成式 AI。" 如今我们正处于推理型 AI 阶段。这种推理能力非常强大,是智能的基础,下一波浪潮就是机器人技术。目前而言,AI 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浪潮。在感知型 AI 发展初期,大多数 AI 的学习都依赖数据。" 黄仁勋称。
需要时间提升 H20 产能
就在黄仁勋抵华前,英伟达股价刚刚创造历史。7 月 9 日,英伟达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 4 万亿美元的公司,超过了微软、苹果和亚马逊。
此次中国之行,他带来了具体的 " 业务信号 "。7 月 15 日,黄仁勋宣布,美国已经批准 H20 芯片销往中国,英伟达将推出专为计算机图形、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设计的 RTXpro 显卡。
今年 4 月,美国政府决定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市场销售 H20。H20,是为遵守美国出口限制而推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 AI 加速器。它基于英伟达 Hopper 架构,拥有 CoWoS 先进封装技术。H20 更适用于垂类模型训练、推理,无法满足万亿级大模型训练需求。
H20 禁令为英伟达带来巨大损失。英伟达此前估算,仅第二财季就因出口限制损失高达 80 亿美元。英伟达还因 H20 的出口限制计提了 45 亿美元的库存减值,若出口恢复,或有部分回转可能。
面对有关 H20 供应的提问时,黄仁勋坦言," 还没来得及与任何客户会面 ",公司有大量订单等待发货,需要一些时间来提升 H20 供应链的产能。" 未来几个月,英伟达将努力加速这一过程。"
此外,黄仁勋明确表示,希望未来有更先进的芯片进入中国,因为技术总在不断进步。"H20 所采用的 Hopper 架构很棒,但几年后,英伟达会有越来越多更好的技术。无论英伟达被允许在中国销售什么产品,随着时间推移,产品都会越来越好。"
谈及在华布局,他的态度更为坚定:英伟达始终保持在华的扩张势头。他提到,过去几年英伟达在华发展迅速,希望英伟达的增长才刚刚开始,而不是结束。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