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彩虎 昨天
北约秘书长宣称: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若继续与俄罗斯做生意,可能会受到“二级制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当地时间 7 月 14 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特朗普总统抛出 "50 天通牒 ":若俄乌冲突未能在限期内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 100% 关税,并对继续与俄贸易的国家实施 " 二级制裁 "。

这场制裁风暴的核心,是特朗普团队精心设计的 " 二级制裁 " 机制。与传统针对俄罗斯本土的制裁不同,这种新型制裁将矛头指向俄罗斯的贸易伙伴 —— 任何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其对美出口商品可能面临最高 100% 的关税惩罚。美国驻北约大使惠特克直言不讳:" 这不是制裁俄罗斯,而是对印度和中国等购买俄油的国家征收关税。" 这意味着,中国的机电产品、印度的医药原料、德国的汽车部件都可能成为 " 连带打击 " 的目标。

耐人寻味的是,这一制裁方案从提出到推进都透着美式霸权的逻辑。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将其包装为 " 经济政策工具 ",却刻意回避了一个事实: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与俄罗斯的直接贸易额已萎缩至不足战前的 5%,所谓 " 对俄关税 " 更像是针对第三方的 " 隔山打牛 "。英国《独立报》尖锐指出,这种制裁本质上是 " 用美国市场准入权要挟他国选边站 "。

在这场炒作中,北约秘书长吕特的角色格外刺眼。作为特朗普口中 " 最懂配合 " 的盟友代表,他不仅在发布会现场为制裁方案站台,更在次日会见美国参议员时发出警告:" 北京、德里和巴西利亚必须给普京打电话施压,否则将面临严重打击。" 这种近乎 " 逼宫 " 的表态,与其此前宣称的 " 北约应保持战略自主 " 形成鲜明反差。更值得注意的是,吕特同时宣布欧洲将 " 大规模资助乌克兰武器 ",而这些武器采购费用实则来自北约成员国被迫提升至 GDP 5% 的国防开支 —— 这相当于让欧洲国家既 " 出钱 " 又 " 站队 "。

制裁威胁下的各国又是如何反应呢?

对印度而言,这是一场两难抉择:莫迪政府既要维持与美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又无法割舍俄罗斯这个石油最大供应国 —— 俄乌冲突后,印度从俄进口石油量增长了 7 倍,目前占其进口总量的 45%。若按美国制裁要求替换俄油,印度需重新构建石油供应链,仅运输成本就将增加 20% 以上。巴西则明确表示 " 不会屈服于外部压力 ",其外交部长指出:" 南美国家的能源采购政策不应由华盛顿决定。"

中国的立场始终清晰而坚定。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 7 月 15 日的记者会上强调:" 中方坚决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关税战没有赢家。" 这一表态背后,是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始终坚持的中立原则 —— 既未向任何一方提供武器,也未中断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但现实挑战不容忽视:中国对美出口额占全球贸易的 12%,若遭遇 100% 关税打击,光伏组件、电动汽车等优势产业将面临严峻考验。

特朗普口口声声声称 " 希望不必实施制裁 ",却同时推动共和党人修改法案,为自己争取 " 取消或推迟制裁的绝对权力 ";美国国会提议将制裁力度提升至 500%,却回避了一个基本事实 , 全球前十大石油进口国中有 7 个仍在与俄罗斯保持贸易,全面制裁意味着美国将同时与半个世界为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北约内部文件显示,俄军在北极地区新增兵力不足 3000 人,所谓 " 俄罗斯威胁 " 的渲染,更像是为制裁寻找合理化借口。

50 天的倒计时已经开启,俄罗斯方面已明确表示 " 不会在威胁下谈判 ",其驻美大使指出:" 美国的制裁历史证明,这种手段从未真正解决问题。" 乌克兰则在积极争取更多武器援助,吕特透露的 " 进攻性武器清单 " 显示,北约正准备向基辅提供射程达 300 公里的导弹系统。而对于被卷入的中国、印度等国,如何在维护自身利益与规避制裁风险间找到平衡,将是未来一个多月的关键课题。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俄罗斯 印度 北约 美国 巴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