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 7 月 17 日讯 ( 记者 畅帅帅 ) 国家统计局 15 日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国内生产总值 ( GDP ) 达 660536 亿元,同比增长 5.3%,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特征。
多位专家认为,上半年中国经济总量稳中向好、结构不断优化,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宏观政策组合拳托底 结构优化显韧性
在中国新闻社 "2025 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 " 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指出,今年以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在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过程中,中国经济寻找到了更多新的增长点和稳定经济运行的着力点。"
" 上半年中国经济总量稳中向好、结构不断优化,实现 5.3% 的增速背后是财政、金融政策持续发力所带来的支撑。"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
明明指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明显上升,呈现前置特征。例如,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从 1 万亿元升至 1.3 万亿元,其中对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支持力度从 1500 亿元翻倍至 3000 亿元;新增专项债 4.4 万亿元,预计较去年的增量部分会主要集中在地产收储领域;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落地,5000 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此外,郭丽岩认为,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加速 " 破圈 "。从其产量增速态势,到其背后产业链 " 连点成线、集链成群 " 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到," 这类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有望在这几年迎来产业化的曙光,从而为整个经济运行提供更多新增长点 "。
内外需共振 消费是增长的主动力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今年以来,为应对外部挑战,我国把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生产、畅通循环。
从统计数据看,人流、物流、资金流都在改善,上半年内需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 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 52%,是增长的主动力。
郭丽岩指出," 两重 "" 两新 " 政策及时下达,消费品大规模以旧换新政策有效发力,成为消费回升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设备大规模更新持续强化对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支撑,推动制造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速。
谈及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表现,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吴璟表示," 好房子 " 成为中国房地产业新增长点。从需求侧来看,在住房市场需求中,改善性住房需求已占据越来越大份额,甚至在不少主要城市已超过首次置业需求。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今年 1-5 月份,中国 30 个重点监测城市中,90 平方米至 120 平方米新房成交套数占新房总成交套数的四成左右,120 平方米至 144 平方米大户型成交套数占比首次达到 30%。改善型楼盘在新房市场分量进一步加大。
外贸方面,上半年,中国进出口规模达 21.7876 万亿元,同比增长 2.9%,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分析,数据已明确展现出中国外贸的韧性,中国正成为全球外贸体系中重要的稳定性力量,有潜力也有能力继续保持外贸稳定增长。
他提到,近年来全球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复苏动能在加强。这种动能加强结合了产业结构升级、数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新空间、新能源、新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机会。从需求层面看,中国在全球有非常好的基础,这也是外贸能够发挥优势的重要原因。
结构优化市场回暖 金融政策取得积极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肯定了金融政策成效。他表示,去年 9 月 24 日和今年 5 月 7 日采取的两轮金融政策,产生了积极效果。
今年上半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从 1 月份的 1.86% 下行至 6 月份的 1.46%;央行的另外一项工具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也从 1 月份的 2.16% 下行到 6 月份的 1.5%。这些利率的下行从降低资金成本层面支持了实体经济运行,支撑了整个经济回稳向好。
同时,政策结构也在不断改善,从信贷结构来看,面向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在加大,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赵锡军进一步指出,政策的积极效果还表现在市场不断回暖。以资本市场为例,自 9 月 24 日以来,市场总体持续回升,上证指数近期已站上 3500 点之上,这表明市场信心不断提升,预期不断改善,说明政策对市场起到了很强的支撑作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