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中书 前天
《2049:未来10000天的可能》:科技发展的前瞻之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凭借代表作《失控》一书,长期在技术前沿工作的《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 · 凯利影响了包括乔布斯在内的一代互联网人。《失控》被誉为 " 本世纪对西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作者凯文 · 凯利本人享有 " 趋势预测第一人 "" 硅谷教父 " 之名。其新作《2049:未来 10000 天的可能》则引入中国语境,以未来 25 年的时间尺度思考科技会带来哪些变革。

为何要引入中国视角?凯文 · 凯利的原话是:" 我相信中国将是未来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之一。这一信念基于我在中国数十年的游历——我曾去到过中国最偏远的地区,也游览过其最具未来感的城市,同时也基于我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旅行经历。毫无疑问,中国的未来将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事实上,过去 25 年,中国比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跑得快、走得远、变得多。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推动中国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飞跃。过去 25 年,任何身在其中的国人,都习惯了加速发展,习惯了巨大的变化:以 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首的中国第一批互联网公司就创建于 25 年前的 1999 年前后,在之后短短的 10 年里,互联网普及,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为随后互联网应用的大爆炸奠定了基础。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以微信为代表的一站式超级应用、以美团为代表的外卖生态、以字节跳动为代表的 AI 媒体平台 …… 在数字化服务领域,中国实现了发展、创新和赶超。当 AI 浪潮袭来的时候,在创新方面,全世界也只有中国可以与硅谷比肩。但地缘政治变局所带来的全球化转向,让中国的高科技创新面临前所未有的外部限制。如何突围?这让畅想未来 25 年变得十分重要。

为什么要选择 25 年这一时间尺度?凯文 · 凯利基于的是过去 25 年的发展变化:" 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正飞速奔向未来。我们不应该完全盲目地向前冲。任何关于我们将走向何方以及将会发生什么的暗示,对于我们未来的进步,甚至对于我们的生存,都将产生极大的帮助。尽管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但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大规模和长期的趋势来揭示总体路径、大致方向。" 未来 25 年,变革不会停下脚步,这一时间跨度提供了足够长的时间窗口,可以让作者充分调动想象力,畅想未来。

在本书中,凯文 · 凯利试图想象一个由技术与创造力驱动的高科技社会,它包含 AI、基因工程、数据搜集 …… 在未来 25 年世界的理想场景中,他还想象了中国在这个技术世界中运作的方式,以及它在这个世界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作者认为,在科技层面,AI 会是最主要的推动力,书中以 2049 年为时间节点,展望了人工智能、镜像世界、脑机接口、生命科学等前沿技术如何塑造未来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书中通过五大核心概念(镜像世界、AI 助理、互见性、内容井喷、异人智能)和十大发展领域(AI、数字治理、组织变革、教育、医疗、机器人、自动驾驶、航天、生命科学、脑机接口)构建了一个全面的未来图景。书中还深入分析了教育、医疗、组织变革等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 " 互见性 "" 定制化 "" 丰沛 " 等理解未来 25 年的关键词,描绘了一个由 AI 驱动的、信息高度透明的未来世界。

总之,作者通过构建乐观的未来情景,探讨了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角色,提出了 " 酷中国 " 的愿景,认为未来的中国将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输出,成为全球科技和文化的引领者。

作者 郑文丰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文凯 ai 互联网 全球化 字节跳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