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 昨天
天大“奔赴山海”实践队走访8座运河城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日前,天津大学 " 奔赴山海 " 社会实践队聚焦大运河保护、传承与利用,深入运河沿线城乡,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实践活动,守护千年流动遗产。

天津大学 " 奔赴山海 " 实践队先后走访江苏兴化、无锡,河北沧州、北京通州等 8 座运河城市。队员们实地调研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感受世界文化遗产风貌;考察兴化李中水上森林公园 " 文旅 + 生态 " 的湿地旅游模式;走进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千垛镇东罗村 " 垛田 " 地貌,与当地干部群众交流生态保护与发展经验。通过与管理者、从业者、村民及游客的广泛交流,团队深入了解了运河沿线 " 文旅 + 非遗 "" 文旅 + 农业遗产 " 等特色融合模式的现状与发展空间。

基于实地调研成果,队员们设计开发了 " 山小海 " 运河特色 IP 形象及系列文创产品,探索以年轻化载体激活地方文旅潜能。团队与北京市通州文旅局、山东临清市文旅局、江苏兴化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等政府部门开展座谈,就运河主题音乐节、情景剧开发、文创产品合作等议题进行探讨,为地方文旅发展提供青年视角的建议。

实践队先后与 10 位非遗传承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传统技艺的魅力、传承现状及其融入文旅发展的可能性,积极为守护运河千年文脉建言献策。

团队深入运河核心区域,挖掘 " 运河人 " 精神、" 运河事 " 历史和 " 运河物 " 文化内涵,着力构建三大数字资源库:一是汇集杂技、武术、剪纸等文化瑰宝的 " 非遗故事库 ",以生动案例阐释工匠精神与文化自信;二是制作以高质量纪录片、传承人口述实录等为主的视频资源,动态记录非遗技艺及其传承故事;三是整合运河沿线博物馆、展示馆资源,依托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技术支持,建设系统化的 " 运河思政数字资源库 ",服务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

实践队将调研成果系统转化,深入河北玉田县、天津津南海棠街道等地,建立支教宣讲点,面向中小学生开展 " 大运河文化、生态保护与科普 " 系列宣讲活动。同时,积极联合其他高校及社会组织,持续完善运河主题课程资源库,为拓宽青少年视野、培育未来运河守护者贡献力量。

作为天津大学及建筑工程学院的重点实践团队," 奔赴山海 " 实践队自成立以来,足迹已遍布运河沿线 15 座城市,形成调研与资政报告 30 余万字,开展科普宣讲 13 场,设计开发文创产品 10 余种。他们用青春的脚步丈量运河,努力让千年运河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记者 单炜炜 通讯员 葛佳佳 迟学君

图片由天津大学提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天津大学 文创 遗产 河北 江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