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吴梅梅 来源|IT 桔子
封面|公众号 AI 生成
今年的机器人融资也太火爆了!
从蛇年春晚宇树机器人扭秧歌的出圈开始,整个市场被点燃,洋溢着高涨的情绪,而风险投资数据也充分佐证了这点。
据 IT 桔子数据,国内机器人领域一级市场上半年融资事件有 286 笔,较去年同期增多了 166 笔,同比增长率为 138%。数据翻了一番还不止,增长情势喜人!
IT 桔子测算上半年机器人创业公司总融资金额达到了 270 亿元。
其中,据统计,上半年拿下数亿元以上融资金额的国内机器人创业公司超过 26 家,这些公司值得关注。而,榜单的第一名 " 花落谁家 " 呢?
上半年拿下数亿元融资的机器人公司
虽然宇树科技声名大噪,但却不是 2025 年上半年在一级市场拿钱最多的机器人公司。
据 IT 桔子统计,排在第一位的是银河通用机器人。
在今年 6 月银河通用宣布了高达 11 亿人民币的 B 轮融资,由宁德时代领投,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纪源资本等跟投,是今年具身大模型机器人领域单笔最大融资。
据称这笔资金将用于具身智能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规模化落地,深化与宁德时代技术协同及博世合资公司的高精度制造场景探索。
作为一家成立于 2023 年的新公司,银河通用的最佳背书是创始人王鹤,他曾任北大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智源研究院具身大模型中心主任,是具身智能领域的顶尖学者。
排在第二的是新石器无人车,这家公司专注于载物型无人车研发、制造及服务,兼备 L4 级自动驾驶及服务机器人 AI 能力的车规级移动服务平台。
公司创始人兼 CEO 余恩源,毕业于重庆大学自动化专业,曾任职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L3)。
今年 2 月,新石器宣布完成 10 亿元 C+ 轮融资,本轮由多家物流巨头和中金资本等财务投资人共同加持。
第三名是无线泳池机器人公司元鼎智能。它于 4 月宣布完成新一轮近 10 亿人民币的战略融资,由全球泳池行业巨头 Fluidra 进行战略投资,云启资本为新进投资方,XVC、复星锐正、蜂巧资本等老股东增持。
据媒体报道,元鼎智能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已经在美国、欧洲和澳洲市场实现泳池机器人品类亚马逊销量市占率第一。
第四名自变量机器人(X Square Robot)在今年上半年共宣布了三轮数亿元融资,最近的 A 轮融资由美团战投领投、美团龙珠跟投。
自变量机器人历年融资信息 图源:IT 桔子
据介绍本轮融资将用于持续加速全自研端到端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与机器人本体的同步迭代,以及未来多个应用场景的智慧化方案合作和落地。
第五名正是日前风头正盛的宇树科技。
2025 年 6 月,宇树科技完成 C+ 轮融资,融资规模约 7 亿元,腾讯、阿里等巨头扎堆,此轮融资被视为宇树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资金将用于加速上市进程及技术研发。
我们发现,其余融资达数亿元的机器人公司大多有 " 具身智能 ""AI 大脑 " 的概念,另有数家是专注于特定场景的机器人公司。
比如,康诺思腾(Cornerstone Robotics)专注于创新型手术机器人研发,已完成多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产品开发,并快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山东未来机器人则专注于水下机器人、消防机器人研发,2025 年完成由中石油昆仑资本投资的 A 轮数亿人民币融资。
机器人创业者 /CEO 的两大派系
从创始人履历来看,上述高额融资的机器人公司的创始人可以划分为两大派:
一派是顶尖学者群体,以研究取胜。
他们凭借深厚的学术研究功底和卓越的科研能力在机器人领域崭露头角,以自身在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作为竞争优势。
比如银河通用机器人创始人王鹤,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研究方向为具身智能、三维视觉感知与物理交互,他曾在北大做助理教授。
非夕机器人 CEO 王世全同出自斯坦福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更是机器人创业者阵营中实力较为强大的一支力量——像自变量机器人创始人王潜是清华大学博士,松延动力 Noetix 创始人姜哲源是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博士。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 "00 后博士(这 2 个词组合在一起是多么不可思议)创业者 "。
据公开报道,杨丰瑜生于 2000 年,本科就读于密歇根大学计算机专业,后以全奖直博进入耶鲁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他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方面研究卓著,发表相关论文 15 篇。
2024 年,杨丰瑜毕业回国,创立了基于 Unitouch 视触觉大模型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 UniX AI。短短一年时间,公司已完成两代轮式机器人 Wanda 与双足机器人 Martian 的发布,Wanda 机器人二代已在多个泛商业服务及 C 端市场实现量产交付,基础版本定价 8.8 万元。
今年 5 月,有报道称优理奇机器人 UniX AI 完成数亿元天使轮及天使 + 轮融资,由中关村前沿基金,赛纳资本及长安私人资本参与本轮融资。
另一派是企业实干家,以商业化见长。
他们或是在创业中积累深厚的人脉与实战经验,深谙机器人商业化之道;或是在大厂中历练过,对企业运作有认知,擅长资源调度管理,而这类创业者的背景通常不凡、资历傲人。
据 IT 桔子统计,机器人领域的连续创业者有多位,包括本末科技创始人张笛、傅利叶创始人顾捷(2012 年创立康复机器人公司璟和技创,后公司被收购),以及千寻智能创始人韩峰涛(前珞石科技联合创始人、CPO),都有过数次创业经历。
而大厂派的代表人物就是维他动力创始人、CEO 余轶南,曾担任地平线副总裁、前软件平台产品线总裁。
余轶南 2012 年毕业于中科院自动化所,获博士学位。2012 年 8 月加入百度多媒体部,并于 2013 年 3 月加入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2015 年入职地平线,是地平线的第 5 号员工,在地平线近 10 年的期间,他担任过地平线自动驾驶负责人、智能驾驶研发总监、智能驾驶产品总经理、副兼总裁软件平台产品线总裁。
不过,也有的公司以互补的方式 " 打组合 ",如果创始人是偏学院派的,就配一个商业实战经验丰富的联合创始人;而若是创始人以实践见长,则倾向于安排很懂机器人研究的博士教授作为 CTO。
我们发现,华为公司原副总裁、计算产品线原总裁的邓泰华于 2025 年 3 月加入智元机器人担任董事长,他与研究出身的 " 稚晖君 "(彭志辉)正互补。
更多文章
微信又双改版了,如果不标星,容易错过我们的推送,也无法看到封面图片。还请点击星标,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我们期待与你的每一次见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