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5 日,泡泡玛特(HK09992,股价 250.4 港元,市值 3363 亿港元)发布了一份 2025 年上半年强劲的业绩预告,预计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 200%。
同日,泡泡玛特旗下最吸金的 IP —— LABUBU,和号称巧克力界 " 爱马仕 " 的歌帝梵(GODIVA)联名推出两款冰淇淋和特饮。
" 我在的城市没有,一大早坐高铁去隔壁(城市)商场买。" 有网友表示。网友跨城抢的并非冰淇淋,而是插在当中的一把印有 LABUBU 头像的不锈钢小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联名款冰淇淋售价 72 元,LABUBU 小勺在二手平台的价格已达 68 元 / 把。
图片来源:闲鱼截图
不过,多日走访北京数家门店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联名效果没有想象中的好。" 一天只卖出几十个。" 店员透露。
GODIVA 在中国市场曾先后与大白兔、迪士尼乐园、安娜苏等联名,以期离年轻人更近,但每次成效都甚微。" 联名只是营销的冰山一角。可以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到 GODIVA,但如何让他们付诸行动、长期购买,品牌还需要给出更多理由。" 红餐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唐欣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
不只 GODIVA,哈根达斯、酷圣石、芭斯罗缤等老牌高端品牌也存在同样的忧虑。
GODIVA 联名 LABUBU:流量来了,销量却没跟上
7 月 15 日,GODIVA 与 LABUBU 联名推出两款夏季新品:" 森林软冰淇淋 " 和 " 森林魔法特饮 ",在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同步上市。
图片来源:GODIVA 小红书截图
本次联名引发粉丝关注的并非产品本身,而是随冰淇淋附赠的一把印有 LABUBU 头像的不锈钢小勺——这也是此次合作中唯一可收藏的周边。不少 LABUBU 粉丝 " 为勺而来 "。" 为了 LABUBU 联名款,第一次来尝试这个有点贵的冰淇淋。" 有消费者在平台评论区留言。
线上讨论热烈,线下销售却平平。7 月 16 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多家 GODIVA 门店,了解到该联名款冰淇淋供应充足。多家店员均表示," 周末过来也还会有 "," 到了 1000 个,现在还剩比较多 "。有店员透露,联名款冰淇淋一天的销量大概在几十个。
记者注意到,该联名款冰淇淋售价为 72 元,而不带勺子的同款冰淇淋售价为 55 元。并非所有线下门店都能买到 GODIVA,所以这款价值 17 元的不锈钢勺,目前在二手平台的售价逾 60 元,直接超过冰淇淋本身的价格,甚至衍生出 " 代吃 " 服务—— " 代吃,勺子可邮寄 "。
" 在我们看来,LABUBU 与品牌的联动,不仅在于元素的和谐融合,更在于联动过程中与消费者在个性化维度达成情感共鸣。我们希望在深度释放品牌内容价值的同时,亦能以正向情绪价值触达年轻一代。" 普拉迪斯集团亚太区董事总经理 Manoj Loya 谈及此次联名时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联名推出当天,泡泡玛特发布了 2025 年上半年业绩预告,称预计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 200%,集团溢利(不包括未完成统计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预计同比增长不低于 350%。按照 2024 年上半年营收 45.58 亿元计算,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营收将超过 135 亿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其 2024 年全年营收。
在泡泡玛特强势增长的背后,越来越多传统品牌意识到 IP(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创意资产)联名带来的流量杠杆效应。尤其是面对消费承压、门店收缩、品牌老化等挑战,一些原本定位高端的 " 轻奢品牌 " 正试图通过绑定潮玩顶流、切入雪糕赛道,寻求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 " 第二增长曲线 "。
唐欣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双方这次合作的底层逻辑是传统高端消费品和现代潮流文化消费品的相互借势。"LABUBU 在年轻群体中拥有极高知名度,潮流属性能为 GODIVA 注入新鲜活力,拓宽消费客群;LABUBU 则能借助 GODIVA 的深厚历史底蕴和品牌文化属性,切入传统高端消费圈层,从而突破潮玩品类‘小众圈层狂欢’的‘天花板’。"
曾经的贵族专属陷入 " 高端困境 "?
过去,只有贵族才能吃上 GODIVA。从其品牌历史来看,1968 年,GODIVA 被指定为比利时皇室御用巧克力供应商。
此后,GODIVA 开启国际扩张,1972 年在巴黎、纽约第五大道、东京日本桥三越百货开设精品店,逐渐成为全球知名品牌。2009 年,GODIVA 进入中国市场。除销售巧克力产品外,GODIVA 还进入高端冰淇淋市场,与哈根达斯竞争,同时推出不同口味的咖啡豆,争夺星巴克的高端咖啡市场份额。
2012 年,GODIVA 开设中国官网和天猫旗舰店,进一步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据界面新闻报道,2017 年,Yildiz Holding(当时 GODIVA 的所有者)透露,GODIVA 当年收入有望超过 10 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带来的收入预计为 1.4 亿美元,或将在 2020 年超越日本市场达到 3 亿美元左右,它还计划在中国开设 300 家门店。
记者注意到,大约从 2020 年开始,GODIVA 开始走下坡路。2021 年,GODIVA 宣布在当年 3 月底前关闭或出售美国、加拿大全部 128 家实体门店,包括巧克力门店和咖啡店。尽管当时欧洲、中东和中国的门店继续营业,但北美市场的挫折显示出其在实体零售领域的困境。
随着时间流逝,消费者对巧克力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新兴品牌不断涌现,竞争加剧。截至发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 GODIVA 小程序统计发现,其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门店数量超过 60 家,但较 2020 年期望的 300 家相距甚远。
唐欣表示,目前从整个市场情况来看,定位高端的餐饮品牌,大部分都表现欠佳。" 高价需要有与高端定位相匹配的产品、环境和服务,以及相应的情绪价值。例如,目前饮品市场均价只有 16 元,超过 30 元就已经属于高端了。"
图片来源:Pladis 官网截图
GODIVA 换帅、办展求变
除了 GODIVA,其他老牌高端冰淇淋品牌也纷纷遭遇挑战。
近年来,哈根达斯于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标志性店铺悄然撤场。据大众网,哈根达斯官方小程序数据统计,截至 2025 年 6 月,其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已减至 250 余家。官方数据显示,2024 年 1 月哈根达斯在全国范围内的门店数量超过 400 家。
其他价格高昂的冰淇淋品牌,如酷圣石、芭斯罗缤等也有些落寞。
唐欣将此归结为 " 理性消费趋势和品牌祛魅 ",认为 " 本身的产品力达不到价格水平,文化符号价值也随着品类、品牌的老化而失去吸引力;本土新兴品牌在产品力、创新和品牌文化的塑造方面比这些传统国际品牌强势太多。归根结底还是没有跟上消费潮流的变化。"
而今,茶饮品牌也对冰淇淋赛道虎视眈眈:蜜雪冰城一个冰淇淋圣代售价仅 6 元;" 阿嬷手作 " 最低 15 元就能买到牛乳雪糕。
唐欣认为,本土品牌的优势在于:" 一是供应链,随着国产高品质食材的产量提升,同样品质的乳制品,成本可以降低 30% 以上;二是产品创新能力更强,上新速度快且善于从中国传统食材中挖掘风味元素;三是营销能力强,更善于通过现在流行的社交媒体渠道抓住年轻受众的眼球。"
GODIVA 没有坐以待毙。2024 年,全球食品巨头 Pladis 宣布将 GODIVA 品牌全部整合到旗下产品组合,此前 Pladis 负责 GODIVA 包装食品业务,整合后将全面运营包装食品和零售门店业务,并任命新全球总裁史蒂夫 · 莱斯纳德(Steve Lesnard)。
Pladis 首席执行官 Salman Amin 在 2024 年 4 月表示,计划到 2026 年推动 GODIVA 的销售增长,其中最大的推动力来自 GODIVA 的两个最大市场——美国和中国。
2024 年 8 月,GODIVA 于上海外滩举办巧克力展,庆祝其在大陆成立十五周年。Pladis 亚太区董事总经理 Manoj Loya 强调了 GODIVA 的战略重点:" 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偏好以及(消费者)对优质创新产品的日益重视,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增长机遇。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保持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更希望通过持续创新和强化本地化,加深与亚太地区消费者的情感纽带。"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