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作 者丨熊剑辉
华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
2 万亿即时零售市场,拼多多,拼不动了。
2025 年,电商行业风云再起。
先是京东高调 " 杀入 " 外卖,与美团直接碰撞;之后,淘宝携手饿了么迅速出击,甚至抖音都悄咪咪开通了同城业务……
而这背后,大家争的不只是外卖,而是要像外卖一样卖一切的即时零售。
于是,今年的 618,画风都不一样。
从京东的 " 秒送 ",到淘宝的 " 闪购 ",即时零售一边在综合类电商大平台获得 " 一级入口 ",一边把美团都拖入 618 战团。
然而,这些平台打得不可开交的另一边,有人却是格外的沉默——曾经到处找人 " 砍一刀 " 的拼多多,竟在这样一场谁也不敢轻视的新战事中几乎是毫无作为。
硝烟四起的各种快送、闪送的队伍中,没有拼多多一件衣服、一顶帽子。
拼多多为何缺席?
有人说,是因为拼多多主战场失手,所以根本没力气打新战争。
将阿里、京东、拼多多的最新财报作比较,似乎也是这个道理。
2025 年一季度,阿里、京东的净利润,同比分别大涨 279%、53.5%,增长稳健,趋势明显。
但同期,拼多多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则同比分别大降 47%、45%。
炸裂的财报数据一发布,拼多多股价大跌 20%,跌破 100 美元关口。
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 CEO 陈磊说:" 这意味着短期,甚至相当一段时期内,我们的利润将受到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另外也有行业观察人士讲,这是因为低价不是什么本事,阿里、京东现在也被迫学会了,所以正在拿回曾经属于他们的东西。
业绩惨淡、" 缺钱 ",所以在即时零售上低调隐忍。
但只要进一步审视财报,你就会发现,这个观点不成立。
2025 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虽然拼多多营收增速放缓,利润大幅下滑,但手握的 " 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 " 高达 3645 亿。
显然,拼多多不仅有钱,而且相当有钱。
所以,业绩不好,不是它缺席即时零售的原因。
拼多多缺席即时零售的根本原因,在于拼多多根本做不了即时零售。
至少,它在即时零售上相比其他家,那是毫无基础。
" 即时零售 " 的核心是 " 更快、更近、更好、更多 ",更快、更近地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多的即时交易和配送服务。
这意味着,从业者要有足够的就近货源,要有足够的配送体系,还要有运作这一套体系的足够经验,并且不断人工 + 智能地进化与优化。其核心是:
一是围绕城市、社区商业实体展开服务,二要自建极其高效、快捷的物流体系。
这两点,拼多多可谓天生缺陷。
一是用户与市场不匹配。
即时零售的主战场,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对接的是大量的中高端客户和优质产品,追求的是 " 更近、更好、更多 "。
但拼多多长期主打低价,主要面对低收入群体和农村下沉市场。
商品上,由于强调极致低价,导致平台上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以次充好不断。
营销策略上,拼多多更是通过无限循环 " 砍一刀 " 等方法,不断强化低价优势。
这固然实现了用户裂变、营收暴涨,但也埋下了优质客户丧失、商业口碑崩塌的隐患。
二是物流短板很明显。
即时零售,讲究的是 " 更快 ",不是 " 次日达 ",而是 " 小时达 "" 分钟达 "。
这就意味着要投入重资产,自建物流体系,才能做到有保障。
但长期以来,拼多多秉持 " 平台不碰货 " 原则,将仓储物流外包给第三方,比如与极兔、德邦等展开合作。
这固然使拼多多能以极低的投资,实现庞大的物流周转,降低经营风险。但一旦要杀入即时零售战场,缺乏专业配送团队和配送体系的劣势,顿时就会成为暴露无遗的短板。
而且,即便有人有队伍,快递的长距离配送和即时零售的要求比,也是两套系统,完全不是一回事。
实际上,早在 2020 年,拼多多就上线 " 多多买菜 ",试水即时零售。
当时,拼多多 6000 多员工,2000 多人被抽调去了多多买菜,不可谓不重视。
但祭出的仍然是低价补贴、拼团裂变的惯常打法,希望快速扩张。
有人称其为 " 卖菜的野蛮人 "。
但它很快发现,这套玩法在即时零售上完全行不通。
且不说需求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与拼多多的用户重叠度低、转化度难,拓展不容易;就商家来说,拼多多与一二线城市的线下商家也缺乏合作,甚至水果、糕点、鲜花、餐饮、酒店等商家都要临时再招募。加上货品不丰富,又进一步加大了吸引用户的难度。
物流上,在美团已实现 " 小时达 " 的情况下,多多买菜联合社区团购,只能搞定 " 次日达 ",成本还居高不下。
2024 年," 多多买菜本地生活业务已完全暂停 " 的话题,一举冲上微博热搜。
这场即时零售的试水,拼多多以完败告终。
从那以后,拼多多未在即时零售有新动作、新投入,直到今年行业再次变天。
所以,即时零售拼多多不参战,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对一家电商企业来说,不能在即时零售上跟进,后果是严重的。
据艾媒咨询《2025 — 2026 年中国下沉市场即时配送平台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即时物流用户规模达 7.99 亿人,同比增长 9.1%;预计 2030 年,用户规模将超 10 亿人。
▲来源:商务部《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
另据商务部研究院数据:2023 年中国即时零售规模达 6500 亿,同比增速为 29%;预计 2030 年,这个数字就将超 2 万亿。
更重要的,即时零售还培养了用户习惯,是争夺用户的主战场,即时零售往往都更高频、更有用户粘性。谁抓住用户,谁就能抓住未来,这也意味着,未来的趋势不排除会:
不能得即时零售者,便不再是用户的主流选择。
比如,拼多多付出很大气力的农产品,如今就越来越多地通过社区团购向即时零售靠拢。但如果拼多多依然守不住这块阵地,它在这一领域的竞争优势也将不复存在。
而面对这个增量超万亿、攸关大未来的市场,拼多多的答案却是:不能,也无能。
在未来增长极失势的同时,拼多多的大本营也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是低价内卷正在被时代翻篇,电商成为监管整治的重点领域,这对拼多多长期的低价模式无疑是重大打击,其最新业绩利润的下滑,或许就正是因此导致。
其次,拼多多在海外复制低价模式打造的 Temu,也同样面临被海外市场诟病,乃至反击的挑战。
这些因素综合,曾经飞速崛起的拼多多,如何攻守,显然已是到了一个关键时刻。
[ 1 ] 《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商务部
THE END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衷心感谢您订阅《华商韬略》,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我们的最新推送,敬请星标华商韬略公众号,感谢支持,期待长久伴您同行。
华商韬略出品
主编:毕亚军 责编:周怡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图虫创意、东方 IC,未能核实版权归属的,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华商韬略旗下公众号,欢迎关注
投稿、约稿、商务合作及建议
敬请联系:010-65580525
zy@hsmrt.com 周总监
"点赞" 是喜欢," 在看分享 " 是真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