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 昨天
今年最有人味儿的综艺,是这部讲做饭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中国象棋楚河汉界相分的空间里,84 个灶台一起开动,这里是形形色色的厨师们的舞台。紧张的 BGM 下,入局和出局,都在火候和调味的细微掌控里。

他们当中有米其林、黑珍珠厨师,也有为街上居民做了几十年饭的老师傅,有的是从海外归国的年轻人,有的甚至是大热的美食博主。而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挑战十六位真正的 " 大厨 "。

传统厨师的身份边界被打破,人们记忆中的 " 八大菜系 " 似乎也不复存在。今年夏天,这些灶台上的主角,呈现出一场与众不同的餐桌竞技。

美食综艺,终于吃上 " 细糠 " 了

" 对不起,你出局了 ",面对眼前的厨师 " 酱酱小公主 ",美食评审谢霆锋说。

美食评审谢霆锋。

在综艺《一饭封神》里,100 位 " 成分复杂 " 的厨师们被聚集在一起比拼。他们当中,有人是法餐私厨,有人是网红美食博主;有人来自费大厨、桂满陇等商场中的各大顶流餐厅,也有人来自街边小吃店,甚至还有前唱跳偶像、娱乐圈演员……

能 " 整活儿 " 的选手也不少,做炒蟹的四川大叔吹着小号出场,来自沈阳的 " 鸡架王子 " 拎着鸡走上来," 九转大肠 " 背后的男人时隔多年再次出现。

84 位选手分坐在类似中国象棋造型的舞台上,旷阔的空间内,楚河汉界的设计配合上大厨们和小厨们的对峙场面,更是让人有种强烈的竞技代入感。

起初,你担心这些只是综艺制造的噱头。而当真正的竞技开始后,你会发现,菜品的多样和新意,是可以让人大呼震撼的程度:香江羔宴、客家龙虾泡饭、盐焗鸽腿酿香菇肉馅……一众没见过的菜品,很难不引起人们的兴趣。

小时候看《食神》的年轻人,长大后好像一直没能等到现象级的美食比赛节目。而这个暑假,综艺观众们也是终于吃上 " 细糠 " 了。

应该很容易看出,节目中的菜品,似乎都很难被 " 归类 "。和近年来人们在现实中的饮食选择一样,人们好像逐渐不再用必吃哪种菜的方式挑餐厅," 好吃 " 才是第一评判标准。而《一饭封神》,正是在这样的趋势中应运而生。

不同选手端出的饭,虽然可能来自鲁菜、川菜或粤菜背景,但都带有强烈的个人化、在地化、创意化的改写。参赛厨师的菜品来源极为广泛,既有湖南家常味,也有东南亚南洋风,还有混合着客家、台式、日式技法的创意饭食。

正如评审荣叔所说:" 我们以前讲八大菜系,但他们现在出去学习、交流,再回来转化成自己的,已经不能再定义说是某个菜系了。" 这并非对传统菜系的否定,而是现实语境下的一次 " 命名失效 "。

美食评审荣叔。

节目中似乎看不到任何传统的 " 菜系 " 分隔,中餐传统的所谓 " 八大菜系 ",其边界越发模糊,甚至消失。

" 八大菜系 ",

早就无法描述中国人的餐桌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 八大菜系 " 是中国人理解饮食文化的重要坐标。

川、鲁、粤、闽、苏、浙、徽、湘,曾如同门派一般划分地域味道,代表着地方食材、技法、风格与身份认同。它不仅存在于饭馆菜单与厨艺教材里,更深刻影响着我们对于 " 什么是中餐 " 的认知,一方面划分了地域风味,另一方面也代表着一种 " 厨艺正统 " 的权威感。

川菜。(图 / 图虫创意)

但现实已经变了。今天,打开手机 APP,或是扫一眼身边开张的餐厅,你会发现:八大菜系之外的味道,早已占据年轻人的味蕾。

回想一下,你有多久没在寻找美食时在手机上打出 " 川菜 "" 鲁菜 " 的标签,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新名词:约会餐厅订在云贵川 Bistro,家庭聚会吃融合菜,闺蜜聚会吃漂亮饭,打工人午餐选健康餐……人们将口味和当下的消费环境、消费情绪等多维元素挂钩,并做出遵从 " 自己 " 的选择。

《中国餐饮发展报告 2024》中提到,融合菜在全国一线城市的餐饮门店比例中已达 27.5%,成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菜系类型。中餐门类正在被精致料理、新中式融合所替代。

另一方面,饮食文化也正在成为一种更立体的存在,它不仅仅要 " 好吃 ",也要有 " 氛围感 " 和 " 仪式感 "。食物口味是重要的,是否 " 出片 " 也是重要的。当代人吃饭,不再看正统与否,而是看体验好坏。MoonFox 月狐数据的《2024 年悦己生活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当代年轻群体更愿意为高品质、仪式感以及个人偏好而买单。

不是八大菜系不香了,而是我们吃饭的逻辑变了。饮食习惯从 " 讲究门派 " 到 " 追求体验 ",从 " 吃家常 " 到 " 吃漂亮饭 "。在美食社交语境中,食物早就变成了文化消费的一部分。节目中呈现出的,也是符合当下趋势的真实美食场域。

如今人们吃饭更追求体验——选择在漂亮的地方吃 " 漂亮饭 "。(图 / 图虫创意)

而从餐饮行业变迁来看,这种 " 菜系失效 " 也早有迹象。如被誉为 " 中餐天花板 " 的新荣记餐厅,虽然发迹于台州菜,但其菜式早已打破传统界限,从鲍鱼、河鲜到融合日料手法的菜肴,无所不包。

香港餐饮业似乎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在持续多年的发展中,香港美食在保留粤菜风格的基础上,可以算得上世界餐饮的 " 大熔炉 ",既吸收了中西方美食的精华,也有自己的专属特色。作为世界 50 佳餐厅国内最高排名持有者的郑永麒 Vicky Cheng,他在香港主理的 VEA 餐厅更是中法混搭的先锋,每道菜都强调创意与个人表达。这些标杆级餐厅的成功,也表明了保持个人风格、兼具融合创新已成为中餐未来的重要方向。

美食评审,世界 50 佳餐厅国内最高排名持有者郑永麒 Vicky Cheng。

而再回看曾经引爆互联网的 " 九转大肠 ",它曾是鲁菜的代表,如今反而成了一种娱乐化的表达。很多人甚至是通过搞笑视频第一次认识这道菜。它背后的厨师俞涛,今年也在节目中参与了竞技。这次他依然带来了标志性的九转大肠,却未能打动评审和观众。

九转大肠。(图 / 图虫创意)

因此," 八大菜系 " 的命名失效,实则是一种中餐的进化。它并未完全脱离本土,反而以更适应当下的方式保留了原始滋味,成为一种升级的存在。

厨艺的竞技,也正从传统门派制转向个人表达。节目里的饭菜,常常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有人强调调味层次,有人重视视觉呈现,有人用饭菜讲述自己的故事。

黄油鸡搭配西式酱汁,客家梅干菜与酸菜一起做灵魂作料——这些菜品无法归类,却 " 好吃、真实、鲜活 "。

" 漂亮饭 " 的背后,

是一群有创造力的人

如同节目中的选手 " 光头火夫 " 所说:" 我在法餐厅做主厨,但我依旧会学习很多中餐的知识。我尊重传统技法,也富含开拓性的思维。" 厨师们在本土饮食的基础上,博取众长、融合创新,已经是当下中国美食文化的重要趋势。

节目的专业评审阵容,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这种变革趋势 " 背书 ":从荣叔到谢霆锋、郑永麒 Vicky 等跨界评审,他们在各自领域中始终代表着创新与融合的声音。这也让节目不仅仅是 " 饭菜之争 ",更成为一次对中国餐饮发展方向的研判。

" 我相信每个中国人对于主食的热爱和执念,是无法被消磨的。" 第一场晋级赛中," 光头火夫 " 端出一道 " 炭火羊脂米 ",意式萨拉米和中国传统食材腊猪耳在炭火味的炒饭中和谐交融,可以想象这道菜在都市餐厅里将会多受欢迎。

在当下,美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人们的生活日常和潮流风向。而这些 " 漂亮饭 " 的背后,是一群有新意和创造力的厨师们。

在曾经的大众语境中,厨师更多是 " 后厨劳动者 "" 服务行业 ",而非 " 表达者 " 与 " 创作者 "。而在今天,这种逻辑正在借助火热的流行餐饮文化,以及大众媒体、综艺节目的展示,被悄然重塑。

《一饭封神》顺势提供了一个朴素却真实的赛场,让曾经习惯于 " 隐形 " 在厨房里的厨师群体被更多人看见,火苗和案板本身就是舞台,厨师们走上餐桌,大方展示自己的创造。

比起强调 " 流派 ",《一饭封神》似乎更强调厨师对于食物的个人理解和表达。节目中,今年 57 岁的 " 我不是女王 " 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在成为厨师以前,她用 " 很失败 " 定义自己的职场人生。但厨房是能让她发光的地方。43 岁那年,她在香港开了自己的私房菜馆,十几年专注做一道 " 豉油鸡 "。

在传统的豉油鸡做法中,她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日本饮食口味的元素,这道菜最终得到评审荣叔的赞赏。

选手们的经历和故事,与他们创造的菜肴一样精彩。端出 " 香江羔宴 " 的厨师燃少,是节目中最年轻的厨师。22 岁的他已经拿下了黑珍珠一钻,同时也是获得 " 黑珍珠餐厅 " 称号的餐厅中最年轻的主理人。

在比赛中,燃少的锋芒和自信也很快就展现出来。" 我一定会走到最后 ",他说。年轻的他对于美食有着成熟的想法:" 我们可以选取不同的食材,不同的烹饪方法,但底子还是中国味道,中国味道延伸出来讲,就是复合味道。"

" 属于我们青年厨师的时代来了。" 在第一轮顺利入局的燃少和资深大厨们的对战也即将开始,创意和经验的碰撞让人们的期待值拉满。

打动人的,不只是那些好吃的饭,更是端出这一盘盘饭的人。在节目中,饭菜是身份的拼图,也是他们的故事和记忆。食物是菜品,也是他们的作品。厨师从 " 做给别人吃 " 的人,变成 " 把我自己端出来 " 的人。而这正是中餐行业一直缺少的表达空间。

当观念上的改变慢慢发生,美食行业似乎也在缓慢地重塑当中。节目中,你能看到街头摊主和米其林、黑珍珠厨师对决,也能看到名不见经传的厨师和一众餐饮业大佬同台竞技……或许厨师行业中依然存在等级和身份之分,但美食本身的味道,永远可以打破权威和阶级。

在烟火气的弥漫里,《一饭封神》照见的不只是饭,更是我们与食物的关系。厨师们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食物,而中餐的未来,再也不是追求某个流派的胜出,而是那些愿意继续端出一盘好饭的人的胜利。

作者:仰泳鱼

校对:遇见

排版:小野

文中配图除特殊标注外,均来源于《一饭封神》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谢霆锋 东南亚 娱乐圈 沈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