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 昨天
启用延迟 故障频出 维修缺位 “节能标配”太阳能热水系统陷困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东丽区听湖小镇的崭新太阳能热水系统

在我市部分住宅小区,旨在惠及居民、推动节能环保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工程,正陷入尴尬境地。当年,作为交房时的 " 节能标配 ",一些设备正在遭遇启用延迟、故障频出、维修缺位、使用门槛过高等问题,太阳能装置沦为 " 建而不用 "" 坏而不修 " 的摆设。

太阳能热水系统问题频出  

使用体验不太好

开发商售房时承诺的清洁能源热水,在一些小区成了泡影。

滨海新区玖熙苑的部分业主们至今难忘,开发商当年以 " 免费升级 " 为由拆除了原有的太阳能集热器。然而几年过去,承诺中的新设备却踪影全无,留下的只有因被迫依赖纯电加热而增加的电费账单。居民邢先生说,他 2019 年入住时,开发商为每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但设备很快故障频发,开发商随即以 " 维修率高需升级 " 为由将其拆除,并承诺更换新系统,承诺至今未兑现。邢先生家现在完全靠电辅热功能烧水。他无奈表示:" 我计算过,这种状态下,耗电量比普通电热水器还高。"

枫慧园小区太阳能热水系统故障不断,在一场因楼顶漏水引发的修补工程后,太阳能管路防冻液泄漏了。面对居民的报修,开发商以一句 " 已出保修期 " 作为回复。虽然后期管路得以修复,但系统运行依旧不畅。" 外面太阳当空照,可太阳能热水系统根本不起作用,不插电,出来的水就是凉的。" 居民郑女士的无奈,道出了设备失效的现实困境。

而在东丽区听湖小镇,居民们则被一道严苛的 " 双门槛 " 拦在了政策红利之外。若要启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业主不仅需获得本单元超过 70% 邻居的同意,还需每年额外承担数千元的 " 运行维护费 "。这高昂的经济与协调成本,最终迫使许多业主无奈选择拆除崭新的设备。" 开发商配的太阳能热水器,一次都没用过,拆下来只能当废品卖。" 业主王先生说。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小区也存在,根据市民在政务平台的集中反映,太阳能热水系统问题主要凸显为三大类型:承诺失信型,开发商或责任方拆除旧设备后未兑现安装承诺,或升级方案久拖不决;失管瘫痪型,设备故障频发却长期无人维修,系统陷入瘫痪状态;机制失效型,费用高昂、启动条件苛刻等门槛,导致设备建而难用。

相关部门持续督促

多番协调症结难除

面对居民的投诉,相关部门持续进行督促。但由于太阳能热水系统投用后的主要维护和管理责任归属开发商,督促效果有限。针对玖熙苑、枫慧园小区存在的问题,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和建设局已多次协调并督促开发商和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维修。据了解,玖熙苑小区已有部分楼栋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完成升级,可正常用水。但因开发商与太阳能热水系统维保企业存在纠纷,导致部分楼栋未涵盖在维护范围内。目前,相关部门已要求开发商更换维保单位,以尽快解决问题。

针对东丽区听湖小镇居民反映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70% 同意率 " 使用门槛及高额运行维护费问题,东丽区住房和建设委员会予以澄清,称 " 相关政策并无此类强制要求 ",同时说明该系统的运行维护费 " 不属政府定价范围 " 且 " 未纳入物业费 ",需由使用业主分摊。根据东丽湖街道的工作人员介绍,听湖小镇于 2022 年 1 月交付,开发商为 8 栋楼约 300 余户配置了太阳能热水器。目前,大部分业主已自行将太阳能热水器拆除,更换为传统热水器,更换的因素包括品牌品质、使用成本、维修费用等。

太阳能安装有据

运行保障缺失

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我市及国家层面对新建建筑安装太阳能系统均有明确规定。我市的安装要求始于 2012 年实施的《天津市建筑节约能源条例》,该条例规定新建建筑的采暖、制冷、热水和照明等应优先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要求相关设施与建筑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2013 年修订的《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一步明确要求新建 12 层以下居住建筑应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国家层面,2022 年实施的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要求 " 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系统 ",并明确规定 "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中的太阳能集热器设计使用寿命应高于 15 年 ",同时强调系统应全年综合利用。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解释,现行规范的核心监管点在于确保项目竣工验收时太阳能热水系统设备在场且具备初始运行能力,对于设备交付后的长期运行保障、明确维护责任主体等问题并未提及。

根治 " 三无 " 症结

让绿色能源真正惠民

" 责任主体无约束、运维机制无保障、监管环节无闭环。这是政策执行中出现的‘三无’症结,也是造成太阳能热水系统沦为摆设的关键。" 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赵静静如是说。

开发商作为系统安装主体,缺乏有效的行为约束机制,直接导致安装过程粗放,设备质量参差、设计不合理,出现故障率高、用户体验差等问题。系统交付后,缺乏明确、可持续的运维主体和资金保障机制,物业或开发商常因权责不清、经费无源而推诿责任,致使设备损坏后无人维修。后期启用或维护,还需业主承担高额费用或经历复杂的程序,设置重重障碍,实际上剥夺了使用权,现有监管机制未能形成 " 真正可用、持续好用 " 的闭环管理。对于安装质量、后期运维落实、用户实际使用体验等关键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和追责机制,使得绿色能源应用的初衷难以落地。

民用建筑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是推进节能降碳的关键举措,破解目前困局,必须根治 " 三无 " 症结。唯有压实开发商全周期责任、建立长效资金机制、强化运行监管、破除使用门槛,才能补齐制度短板,使清洁能源热水真正惠及民生。(记者 韩爱青 文 / 摄)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瘫痪 滨海新区 效果 中新天津生态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