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 月 17 日),金融市场迎来重磅消息,首批 10 只科创债 ETF 正式在沪深交易所同步上市交易。众赢财富通认为这一举措犹如在资本市场投入一颗 " 石子 ",激起层层涟漪,为投资者提供了全新的投资选择,也为科创企业融资开辟了更广阔的渠道。
科创债 ETF 的诞生可谓 " 神速 "。回溯其历程,6 月 18 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 2025 陆家嘴论坛上提出 " 加快推出科创债 ETF",当天下午,10 家基金管理人便迅速上报产品。紧接着,7 月 2 日,首批 10 只产品正式获批;7 月 7 日集体首发,当日便 " 一日售罄 ",募集资金合计达 290 亿元;7 月 10 日全部成立,到今日上市交易,全程仅耗时一个月。如此高效的推进速度,彰显了资本市场对支持科技创新的决心与行动力。
从产品结构来看,科创债 ETF 融合了 " 科创债 " 与 "ETF" 的特性,是指数化投资设计的精妙成果。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其核心运作逻辑是聚焦特定科创债指数的成分券及备选成份券,将众多优质科创债汇聚,打造 " 科技创新信用 " 的标准化凭证。基金管理人通过专业的被动管理策略,力求精确复制目标指数的表现。对投资者而言,买入一份科创债 ETF 份额,就相当于以标准化、低门槛的方式持有了一篮子科创债资产。这一创新,打破了传统科创债投资的机构壁垒,将原本高门槛的市场,转化为个人投资者可便捷参与的标准化投资工具。
从市场反响来看,首批科创债 ETF 在发行阶段便备受追捧。根据合同生效公告,虽然仅募集一天,却吸引了超 3.5 万户持有人,近 300 亿元资金踊跃申购。其中,科创债 ETF 广发等 8 只产品首募规模均在 29.5 亿元上方,达到或接近合同规定的 30 亿元上限。从持有人结构来看,机构成为认购主力,8 只科创债 ETF 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均超过 90%,部分产品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高达 99%。兴业银行作为托管行,成为 5 只科创债 ETF 的第一大持有人,总计持有 41.4 亿份基金份额,凸显了机构对该类产品的看好。
从投资优势而言,众赢财富通认为科创债 ETF 具有多方面吸引力。首先,其投资门槛大幅降低。传统信用债交易通常需百万级资金起步,而 ETF 单一账户每笔认购份额为 1000 份或其整数倍(发售面值 1.00 元),无需信用资质审查,极大地便利了中小投资者参与。其次,交易效率显著提升。科创债 ETF 支持 T+0 交易,且或将纳入交易所质押融资库,交易成本低、分散化投资以及透明度高。此外,其投资策略灵活多样,既适合场内交易型投资者进行波段操作,也适合寻找对冲权益波动底仓的配置型投资者,还可作为高流动性的现金管理工具。
从底层资产分析,以中证 AAA 科创债指数为例,该指数从沪、深交易所上市的科技创新公司债中,选取主体评级 AAA、隐含评级 AA + 及以上的债券作为指数样本,能较好反映一批优质科创债的整体表现。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其覆盖沪深两市,流动性更强,囊括 767 只成分券,市值容量达 10176 亿元,覆盖全市场 66% 的交易所科创债。样本券信用资质高,风险更可控,发行主体以央企国企为主,单券占比不足 1%、前十大成分券合计低于 5% 的分散化配置,有效控制风险。同时,该指数到期收益率约为 2%,相较当前各期限国债收益率更具配置性价比。从历史表现看,2023 年度、2024 年度及指数基日(2022/6/30)以来的区间,中证 AAA 科创债指数皆能显著跑赢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
从宏观意义层面,众赢财富通认为科创债 ETF 的上市影响深远。一方面,极大地提升了科创债的流动性。T+0 交易机制、实物申赎模式以及做市商报价制度,破解了传统信用债交易流动性不足的难题,满足投资者配置和交易需求,提升交易效率。同时,其契合社保基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配置硬科技领域资产的需求,大量资金涌入将增强科创债市场活跃度。另一方面,拓宽了科创企业的融资渠道。构建了 " 债股联动 " 创新机制,从债市端为科技领域提供低成本融资,从股市端借助 ETF 定向支持科技领域上市公司,形成融资到投资的完整闭环,助力科创企业壮大与科技产业升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