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淘好片,刷好剧
看完《聊斋:兰若寺》,探长内心只有两个字:失望。
老实讲,国产动画工业的制作水平,已经没得挑。
《崂山道士》,毛毡质感,渲染难度极大。
《画皮》,宋画美学,古香古色。
《鲁公女》,彼岸花、奈何桥,黄泉世界,视觉奇观。
遗憾的是,它依旧没有走出国产动画的困境——
剧本何时才能与制作水平相匹敌?
《聊斋:兰若寺》这部片子,1 串 5 的拼盘叙事不讨喜,2 个半小时的片长显得冗繁,不如直接做成动画短篇集。
剧本结构没惊喜,每讲完一个故事都要总结一下观后感,模板如八股,点题不高级。
受众定位于全年龄段,贪多嚼不烂,童真童趣,大人觉得幼稚;成人故事,小孩又看不懂。
总之,在座位煎熬 152 分钟后,我打着饱嗝走出影厅。
看 1 部顶看 6 部烂片,量大管饱……
单日票房冠军,但评分只有 6.7
「聊斋:兰若寺」
Curious Tales of a Temple
2025.7.12
聊斋难改
为了搜集民间志怪传说,蒲松龄常设茶烟于道旁,见行者过,必强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
《聊斋志异》全书共 491 篇,故事长短不一,有的洋洋洒洒数百行,有的只有十余字,被誉为 " 鬼怪文学的巅峰之作 "。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这本民间志怪故事集,讲的最多的是狐仙、女鬼、女妖的爱情故事,如《婴宁》《青凤》《聂小倩》《画皮》,敢爱敢恨,不畏封建礼制。
此外,还有批判科举的《司文郎》《叶生》,揭露民间疾苦的《公孙九娘》《席方平》《促织》…
张铁林在《聊斋先生》饰演蒲松龄
《聊斋》的影视改编作品实在大多,最出名的莫过于以下几部:
程小东执导、徐克监制的《倩女幽魂》三部曲,飘逸写意,邪典经典,选入 " 最佳华语电影一百部、影史百大华语电影、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电影名单 "。
张国荣、王祖贤两张风华绝代的脸,称得上人间绝色。
从此,宁采臣只是张国荣,其他版本的聂小倩休想再超越。
《倩女幽魂》
电视系列片《聊斋》是 80 后的童年阴影。
片头呜呜呜呜的鬼哭和漂浮的孤灯,令人终生难忘。
小时候吓得屁滚尿流,看完不敢出去撒尿;长大后再看,怪牛鬼蛇神比真人君子可爱多了。
另外,主题曲《说聊斋》也成为传唱至今的经典名曲。
" 鬼也不是那鬼 , 怪也不是那怪…几分庄严,几分诙谐,几分玩笑,几分感慨,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
《聊斋》
水墨动画木偶片《崂山道士》是另一部童年经典。
水墨画风 + 木偶定格,创意真绝。
探长好奇问一下,当年看完,你想学穿墙术吗?
时隔几十年再看这部动画,内心早已唏嘘。
原来我们吃过这么好的,国产动画以前真是很牛逼。
《崂山道士》
《画皮》系列,亲历了国产大片冲锋视觉特效的时代。
《画皮 1》以 2.27 亿元的票房,就能成为 2008 年年度票房第二名。《画皮 2》则视觉特效加倍,大卖 7.26 亿,打破《让子弹飞》的票房记录。
关于这个系列的记忆,或许是周迅饰演的狐妖小唯,灵性而惊艳。
" 你有过人的体温吗?有过心跳吗?闻过花香吗?看的出天空的颜色吗?你流过眼泪吗?世上有人爱你,情愿为你去死吗?"
曾经大家恨极了狐妖,但对于小唯,只有心疼和共情。
《画皮》
有前浪打样,《聊斋:兰若寺》的叙事方式并无二样。
它挑选了《崂山道士》《莲花公主》《聂小倩》《画皮》《鲁公女》5 个聊斋故事,融在同一部电影里。
换言之,这就是一部拼盘电影。
当然,它还是有野心的。
它借助多种不同的动画风格,传递出东方奇幻的志怪美学。
" 制作上从故事剧情、美术风格、视听感受等各个方面着力,求新求变自我突破,希望为观众打造一次新奇有趣,沉浸超然的东方志怪之旅。"
之前觉得这海报乱,现在知道它的意思了
至于如何把 5 个聊斋故事串联起来,它采用了一个最直接简单,也是最不高级的办法——
让 1 个新故事穿针引线,串起 5 个聊斋故事。
话说,蒲松龄夜探兰若寺,掉入井里,遇到了两只地仙。
一只蟾蜍,自称灵蟾上人,一只乌龟,自称玄龟子。
两个动物互不对付,非要争个胜负。
不过,较量方式不是靠修行功力,而是拼讲故事的能力。谁讲的故事好,谁就是胜利者。
谁来当裁判?自然非蒲松龄这个外人莫属了。
一个外人,公正客观,不偏袒任何一方。
但,它俩威胁蒲松龄,倘若选不出赢家、讲不出为何故事好,就把他吃掉。
是的,你没看错,蒲松龄掉进了一场 " 讲好兰若寺 " 新概念故事大赛。
比赛要求:每个故事都与兰若寺有关。
比赛宗旨:讲好新时代兰若寺,挖掘与传承兰若寺文化,吸引更多人关注兰若寺文化,激发大家对兰若寺的热爱,让古老的兰若寺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更有意思的是,每当讲完一个故事,蒲松龄就跟做阅读理解题一样,概括中心思想,提炼主要内容,拍一下两个妖精的马屁。
见贪心、见真心、见乱世情、见夫妻情、见生死情…每个故事都有情感升华,都是世间情感。
两轮比赛结束,结果争执不下。
最后,蒲松龄狗尾续貂,现编了一个名为《鲁公女》的故事。
毫无疑问,这个故事把蟾蜍和乌龟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成为这场比赛的第一名。
拍给谁看的?
《聊斋:兰若寺》有一个问题:定位不明。
作为一部拼盘电影,它想让 6 个故事涵盖所有年龄段,既有儿童向的童真童趣合家欢,又有成人向的痴情爱欲、两性婚姻。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最后的结果是定位不明确,贪多嚼不烂。
幼稚天真的,大人觉得低幼;探讨爱情婚姻的成人故事,小孩又不适合看。
例如,《莲花公主》。
原作,胶州士子窦旭梦入仙境桂府,与莲花公主拜天地成婚。
婚后不久,妖蟒盘踞桂府,吞食城内外臣民一万三千八百多口,仙境危在旦夕。
窦旭带着公主回家躲难,但公主请求再筑一间房舍,让父母、臣民都搬来。
焦急无术之际,窦生从梦中醒来,发现周围有几只蜜蜂嗡嗡嗡叫。
于是,他为蜜蜂造巢,并根据蜜蜂飞来的方向找到菜园的蜂房。
打开蜂房一看,发现里面有一条一丈多长大蛇盘踞其中。
1992 年动画《莲花公主》
《聊斋:兰若寺》将故事减龄。
窦旭迎娶莲花公主,变成了少年公主两小无猜。
窦旭盖峰房救蜜蜂,变成少年侠肝义胆大战巨蛇。
然而,就这样的设定,还是引来非议。
有人指责动画引导小朋友爬树斗蛇逞英雄,不是蠢就是坏。
这种指责方向,跟家长举报《喜羊羊与灰太狼》引发烤羊事件、《熊出没》玩电锯一样…
看来,全年龄向不是票仓,而是一颗静默待爆的炸弹。
《聂小倩》《画皮》《鲁公女》是成人向的故事,但改编也不尽如人意。
《聂小倩》改编最大。
它把故事背景搬到了战乱不断的民国时期,有种追光新神榜系列的味道。
宁采臣一身中山装,聂小倩改穿旗袍,燕赤霞用手枪制服树精姥姥。
这些改动不算啥。
最吃惊的是,流几滴眼泪、多一点人味,聂小倩就能从鬼变成人。
这…简直如同儿戏。
《画皮》,从女性视角探讨婚姻关系。
花心丈夫被鬼掏心,绝望老婆为救丈夫吃下疯魔道士搓出的脏泥丸。
老公脏心复活,跪地认错,发誓改邪归正,重新过日子。
妻子寒心,只留下一句:" 恶心 "。
探讨婚姻关系的电影很多,名作更是数不胜数。
《婚姻故事》:
" 我不曾真正活过,我只是成就他的存在。我从来没为自己活过,我只是让他变得越来越有活力。"
《82 年生的金智英》:
" 作为别人的妈妈,别人的妻子,偶尔也觉得挺幸福的。可是有时候呢,我又觉得自己像是被囚禁在什么地方。
我总觉得越过这面墙壁应该就能找到岀口,可依然还是碰壁。就算找到其他出路,也依然碰壁。"
一句 " 恶心 " 就能带出 " 一句恶心爽了我两个多小时 " 这种话题。
到底爽啥了?
探长觉得,还不如回去重刷下《婚姻故事》《82 年生的金智英》呢。
《婚姻故事》
更让我不解的是《鲁公女》。
女主功德圆满,转世投胎。
多年后,男子前去迎娶,却容貌焦虑作祟,担心自己年轻力壮。
他记起孟婆的讯息,坠入兰若寺井中,变回朝气蓬勃的少年郎。
但是,当男主上门提亲时,女主只看着对方背影,误判他不该如此年轻。
她心灰意冷,上吊自尽,再赴黄泉。
唉…为了剧情转折,真是不惜一切啊。
掐指一算,男主大概也就 40 多岁,这就容貌焦虑了?
女主更是降智,冲动自杀的剧情,纯粹跟观众作对。
没认出男主身影也就算了,连给男主系得飘带结都认不出来了?
原汁原味?
《聊斋:兰若寺》的创作初心是 " 还原一个原汁原味的聊斋 "。
看完电影,我内心疑惑不解:
这就是所谓的原汁原味?
如果蒲松龄看到这部动画,不知道他的棺材板是否能按得住。
作为追光动画 " 新文化 " 系列之一,《聊斋:兰若寺》并没有满足我内心的那份期许。
《长安三万里》给了我希望,《聊斋:兰若寺》又钟钟地踹我一脚,叫我放弃幻想。
我不清楚 " 新文化 " 系列的下一部作品《三国第一部 : 争洛阳》能否扭转乾坤。
起码,在我看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可以暂时搁一搁,脚踏实力的制作水平已经足够了。
当务之急,好好写剧本吧。
看更多精彩影评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2025/7/18
监制:探长
Supervisor:Tan Zhang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