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大 V 商业,作者丨贾志飞 、庄莉、周铭
良品铺子,最终还是卖了。
7 月 17 日晚间,良品铺子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宁波良品分别与长江国贸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宁波汉意和宁波良品以 12.42 元 / 股的价格向长江国贸协议转让良品铺子 7224 万股股份和 1197 万股股份(合计 8421 万股),占良品铺子总股本的 21%,总价 10.46 亿元。
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良品铺子的控股股东由宁波汉意变更为长江国贸,实际控制人由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和潘继红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
据公告信披,武汉金控持有长江国贸 100% 的股权,为长江国贸的控股股东,武汉市国资委为其实际控制人。
(权益变动报告书,信披截图)
本次权益变动后,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宁波良品合计持有公司股份 6905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17.22%。
与此同时,良品铺子的另一股东达永(今日资本)与武汉长江国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达永有限拟以 12.34 元 / 股的价格向长江国贸协议转让其持有的上市公司 3605 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 8.99%。
若两项协议均可顺利执行,武汉长江国贸将持有良品铺子的股份达到 29.99%。
(权益变动报告书,交易方持股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交易可能存在提前泄密。
7 月 10 日良品铺子发布公告可能涉及控股权变更而停牌,但当天早些时候良品铺子股价已经涨停,从 12.51 元每股涨到 13.71 元每股,且当日成交量接近 4 亿元,数倍于平日水平。
(7 月 10 日交易情况,图自雪球截图)
异常交易可能与控股权变更有关,这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7 月 10 日晚间,上交所火速下发监管工作函,就重大事项披露前股价涨停有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
另外,宁波汉意和武汉长江国贸的交易还存在一个变量。
良品铺子同时还发布公告称,良品铺子原控股股东宁波汉意所持有的股份被冻结 7979 万股,占良品铺子总股本的 19.89%。
今年 5 月宁波汉意为了化解自身债务,寻求以协议转让方式出售其持有的良品铺子部分股份,其与广州轻工就协议转让上市公司股份的事项进行磋商,签署了《协议书》,约定了广州轻工拥有优先购买权。
实际控制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与广州轻工确认了协议,个人出具了同意与广州轻工交易良品铺子股份的承诺函。
但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在 2025 年 5 月 28 日没有与广州轻工签署相关股权交易协议,为此,广州轻工向宁波汉意发出《关于督促签署交易协议的函》。截至目前,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仍未与广州轻工正式签署有关良品铺子股份的交易协议。
广州轻工已经于 7 月 14 日就股权转让纠纷对宁波汉意提起诉讼,并申请了财产保全,冻结宁波汉意所持良品铺子 7979 万股股份。
低价和打假的冲击,成了压垮良品铺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实控人变更为武汉国资,意味着这家成立于 2010 年的国内头部零食公司,最终以创始人出售股权,国资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而结局。
良品铺子走到今天,两个因素不能忽视,一个是量贩零食的低价对行业的冲击,一个是 2024 年底的打假事件。
最近的打假事件发生在 2024 年 11 月。
打假网红 " 松哥打虎 " 发布最新视频,同打假博主赏金猎人灰烬一起称良品铺子多款产品配料表造假,藕粉掺杂木薯淀粉,酸辣粉内未检测出有 " 粉 "。
此事件经过多轮的发酵,导致良品铺子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大大受损,即便是武汉市监局发布事后的检测结果,消费者也并不买账。
另一件对良品铺子影响极大的事件,是整个量贩零食对行业的冲击。
2023 年底,创始人之一的杨银芬回归良品铺子并担任董事长,此前杨银芬在 2022 年 9 月辞任良品铺子总经理一职。
杨银芬回归后对良品铺子最大的动作就是降价,据报道良品铺子对多款产品实施降价策略,平均降价幅度达到 22%,最高降幅为 45%。这次降价是良品铺子 17 年来首次最大规模的降价促销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打假事件也发生在杨银芬任职期间。
打假事件发生后不久,杨银芬辞职。
2025 年 3 月程虹接替成为良品铺子最新一任的董事长。程虹 2022 年 9 月开始担任良品铺子董事职位,另外,其社会身份还包括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曾任华测检测认证集团独立董事,现兼任武汉光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股东减持,创始团队长期大比例股权质押
达永此次通过转让 3605 万股份给长江国贸,预计能够套现约 4.5 亿元,实际上,达永(也就是今日资本)近两年来一直都在减持良品铺子。
不久前良品铺子发布公告,2025 年 3 月 5 日至 2025 年 6 月 4 日期间,股东达永有限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 401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1%。
当然这不是达永的第一次减持,2024 年 12 月 2 日至 2024 年 12 月 10 日期间,股东达永有限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 456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1.14%。
2023 年 5 月至 11 月末,达永有限累计减持 1704 万股,减持总金额 4.04 亿元;随后 2024 年 1 月至 2 月,再次减持 1203 万股,总金额超 1.99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正值良品铺子打假事件,其股价和社会信誉正在承受舆论的质疑,达永此时减持显然是不顾忌良品铺子的感受。
良品铺子的另一个股东高瓴资本也大幅减持。
据统计高瓴资本 21 年到 23 年多次减持,从持股比例 13% 到目前仅 1.24%,几乎清仓。
良品铺子的创始团队也在减持。
2024 年 5 月到 7 月,宁波汉意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 58.43 万股,占总股本的 0.15%,此前,宁波汉意公告原计划减持 1203 万股。
其实,杨红春的家族人员以及老创始团队早就开始撤离。2022 年 8 月,潘继红辞去董事一职。宁波汉意的法人 / 负责潘梅红,是杨红春的妻子,而宁波汉意的实控人之一潘继红,则是潘梅红的妹妹。
此外,还有众多元老,已经从职能岗位换下。创始人之一的张国强,2023 年董事换届后,不再担任副总经理,仅任董事,还有贾利明、揭晓峰辞去副总职位。
值得注意的是,宁波汉意长期进行股权质押,而用途则为置换原有融资。这意味着其有着不小的还款压力。
此前良品铺子公告中披露,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良品投资累计质押公司股份 7590 万股,占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所持公司股份的 49.52%,占公司总股本的 18.93%。
(宁波汉意股权质押情况,股权质押公告)
错押了高端化、错失了量贩化
就在良品铺子停牌期间,其发布了 2025 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05 亿元到 -7500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3 亿元 -1 亿元。
而这一数字在 2024 年上半年为利润总额 5221 万元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746.33 万元。
由盈转亏,良品铺子不好过。
良品铺子在业绩预告中解释,亏损主要是由于 2025 年持续对产品进行优化和调整,部分产品的售价下调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影响了公司的毛利率。
另一方面 2024 年至 2025 年持续优化门店结构,主动淘汰低效门店,店数下降使得销售规模同比下降,此外受到线上渠道流量费用上升的影响,2025 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规模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2022 年之后良品铺子营收就开始下滑,从 2022 年的 94.4 亿元下滑到 2024 年的 71.6 亿元,下滑幅度达到 24%。此外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更是在 2024 年录得了 -7500 万元。
今年一季度良品铺子营收 17.32 亿元下滑幅度达到 29.34%,达到了近十年的单季最惨。
(良品铺子近 5 年单季度营收增幅,百分比,图自 Wind)
(良品铺子近 5 年单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图自 Wind)
同时,从这张图也可以看出来,良品铺子连续 4 个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负。
良品铺子的这些变化,都和零食行业这两年新格局的产生有关。
2019 年,包括良品铺子在内的休闲零食企业错误地押注了高端化,行业增长遇到了瓶颈。
相反,量贩零食快速增长,对包括良品铺子在内的休闲零食企业造成了冲击。2023 年良品铺子营收 80.46 亿元较 2022 年下滑 14.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 6500 万大幅减少 68.82%。
良品铺子对零食量贩化趋势的押注,也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23 年初良品铺子押注赵一鸣零食,后者 A 轮融资良品铺子跟投,结果不到一年,赵一鸣零食和零食很忙合并,而就在合并前的不到一个月良品铺子退出赵一鸣零食的股东之列。
一年的时间,良品铺子从看准量贩零食投资下场,再到赵一鸣零食出售退出牌桌,良品铺子失去的不仅是间接控制的市场份额,还有时间窗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