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花江畔,
一座纪念园无声诉说着
东北大地数十年前的抗日烽火岁月。
这就是建于 2005 年的东北抗联纪念园。
纪念园占地 3.6 公顷,
这里绿树环绕、芳草遍地,
看起来更像一处普通的休闲公园,
而草地上抗联战士群雕、60 米巨型浮雕,
则为游人构建起跨越时空的对话场域。
从石磨到抗联组雕:
红色地标里的精神密码
作为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哈尔滨这片英雄热土铭刻着无数可歌可泣的红色记忆。在庄严肃穆的纪念园中,一件件珍贵文物无声述说着那段峥嵘岁月——出土于李兆麟将军青峰岭密营遗址的石磨,以其 54.5 厘米的直径、精细的纹理与粗犷的形制,成为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抗战时期石磨文物。这件历经战火洗礼的历史见证,不仅承载着抗联将士们 "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 的艰苦岁月,更彰显着哈尔滨作为东北抗联重要活动区域的特殊历史地位。
纪念园里,11 座气势恢宏的抗联战士策马奔腾组雕巍然矗立,艺术化再现了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 11 支东北抗日联军的英雄群像。雕塑群中,帽徽与军旗上的五角星闪耀着党的光辉指引,整齐的军装彰显着人民军队的严明纪律;队列中佩戴眼镜的知识分子与两位巾帼英雄的身影,生动诠释了全民抗战的历史画卷;而那匹无人骑乘的战马,则以独特的艺术语言,无声述说着东北抗联战士们誓死保卫国家的坚毅。这座凝聚着艺术匠心与历史深情的雕塑群,不仅是对抗联英烈的深切缅怀,更是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重要载体。
在雕塑群东侧,一面气势恢宏的东北抗联纪念浮雕墙巍然矗立。据太阳岛风景区文化推介官杨玉莹介绍,这面落成于 2005 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 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的浮雕墙,其 60 米的长度正是对这一特殊年份的庄严致敬。墙面上 14 棵苍劲挺拔的青松浮雕,艺术化地镌刻着东北抗日联军 14 年浴血奋战的壮烈史诗。浮雕更以精湛工艺再现抗联英雄事迹,让观者得以触摸那段气壮山河的历史。
纪念园匠心独运的 " 抗联纪念林 " 生态景观,以极具象征意义的植物配置构筑起永恒的精神丰碑:苍翠挺拔的青杆云杉象征着抗联将士的铮铮铁骨,绚丽绽放的钻石海棠寓意着革命精神如钻石般永恒璀璨,馥郁芬芳的哈尔滨市花紫丁香寄托着故乡人民的深切缅怀,而素洁的白花植物则化作寄托哀思的永恒花环。这些经专业园林团队精心培育的纪念植被,以生生不息的自然生命力,构筑起一座跨越时空的精神家园。
抗联精神
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永恒光芒
作为我市缅怀抗日英雄的红色教育基地,东北抗联纪念园免费向公众开放。杨玉莹表示,园区每年仅她负责宣讲的抗日历史纪念活动就超过百场。随着哈尔滨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专程前来瞻仰,使纪念园成为感悟城市精神的重要窗口。这些镌刻在黑土地上的红色印记,正如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照亮着新时代的奋进征程,让伟大的抗联精神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永恒光芒。
上午 9 时许,纪念园内已经聚集了不少游人。大人们或驻足于各具特色的纪念景观前拍照留念,或选择在草地和树林间记录美好时光;孩子们则欢快地围绕着英姿飒爽的战马雕塑嬉戏追逐。记者注意到,一位少年在与抗联英雄雕塑合影时,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军礼。这位来自鹤岗的初中生告诉记者:" 我是听着抗联英雄们故事长大的,这次在太阳岛游玩时得知这个纪念园,特意赶来看看。杨靖宇将军、李兆麟将军、赵尚志将军都是我的偶像,我希望长大后也能成为保家卫国的战士。"
来自深圳的赵女士一行十人看见记者正在采访,便热情围过来邀记者讲解纪念园和东北抗联历史。当了解到哈尔滨不仅是冰雪名城,更是东北抗联重要战场时,赵女士感慨道," 这次偶遇纪念园真是意外收获,以前只听说哈尔滨景色很好,现在知道了这里还是我们中国人不屈抗争的重要战场。我觉得哈尔滨非常了不起。"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李木双 文 / 摄 / 视频
编辑:马云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