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杜宇
7 月 17 日晚间,永和智控(SZ002795,收盘价 5.77 元,市值 25.72 亿元)一纸补充公告把市场惊出一身冷汗:永和智控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连续 12 个月内新增尚未披露的诉讼、仲裁事项的涉案金额共计 6483.48 万元,涉案金额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的 10%。其中,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为被告的涉案金额为 5676.47 万元,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为原告的涉案金额为 807.01 万元。虽然公司强调尚未开庭、尚未结案,损失仍不确定,但金额之大、比例之高,已足够让投资者捏一把汗。
更让市场担忧的是,永和智控的亏损已连续三年扩大:2022 年亏 2618 万元,2023 年亏 1.56 亿元,2024 年亏 2.97 亿元,三年累计 " 失血 " 近 5 亿元。2025 年上半年业绩预告继续预亏 3000 万元至 5600 万元,公司把原因归结为阀门管件收入下滑、毛利率下降,以及其他业务收入减少却仍要承担较高的折旧和人工成本。亏损惯性一旦形成,诉讼判决若再添新账,本就紧绷的现金流将雪上加霜。
资料显示,永和智控成立于 2003 年,主要从事流体控制设备及器材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笔者认为,公司已被诉讼与亏损双向挤压。要想稳住局面,必须同时在诉讼端与财务端同步动手。诉讼层面,公司不能再以 " 影响不确定 " 一笔带过。首先要把所有未决诉讼的案情、金额、进展、可能结果一次性说清,避免市场二次恐慌。对败诉概率高的案件,应主动启动和解谈判。对明显不合理的索赔,则要坚决应诉并适时提出反诉,防止 " 破窗效应 "。
财务层面," 失血 " 速度必须立刻放缓。公司将 2025 年上半年预亏归因于阀门管件收入减少、毛利率下滑以及折旧与人工成本刚性,表明现有产能利用率不足、费用压缩空间仍在。下一步,应暂停所有扩产和技改项目,把资本开支压回到维持性水平。诉讼止血、财务造血,两条战线缺一不可。只有把诉讼敞口锁死、亏损速度降下来,永和智控才能避免在双重夹击下越陷越深。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