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通社观察 销量下滑,却赚得更多?
7 月 11 日晚,赛力斯悄悄挂出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归母净利润 27 亿 -32 亿元,同比增长约 66%-97%;扣非净利润 22.3 亿 -27.3 亿元,同比增长约 55%-90%。这堪称赛力斯史上最强中报预告。
然而,回顾赛力斯发布的 6 月产销快报,2025 年 1-6 月其累计销量 198,603 辆,同比下滑幅度达到 15.77%。其中,1-6 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 172108 辆,同比下降 14.35%。
问界 M9 支撑赛力斯 2025 上半年
" 卖得少了,反而赚得更多 ",在为了提振销量而打价格战打到骨折的 2025 年上半年,赛力斯的业绩反差不知道会让多少友商感到 " 扎心 "。
究其原因,在产销快报的备注中藏着一行小字:1-6 月问界 M9 累计销量 62,492 辆,同比增长 6.28%。
只能说,问界 M9 太给力了。
要知道,2023 年底就已上市的问界 M9 是一款 50 万元级别的高端新能源 SUV,简单计算一下,这一款车的销量就占赛力斯上半年新能源车整体销量超 36%,自然把平均单价和毛利率一起抬上去。
而且,赛力斯 2024 上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6.25 亿元,今年二季度随着新款问界 M9 上市之后交付爬坡,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单车摊销的研发、渠道、宣传费用在今年上半年均同步下降。正式财报还未发布,但从业绩预告中的利润弹性就已能说明问题。
对此,赛力斯也在公告中表示:二季度新产品上市,销量环比大增,盈利能力增强。毫无疑问,今年 3 月底上市的新款问界 M9,进一步给赛力斯带来财务正向推动。(除了新款问界 M9,2025 款问界 M8 也在上半年完成了预售和上市。)
此外,根据赛力斯业绩预告,扣非与归母之间只差 4-5 亿元。换句话说,赛力斯上半年的利润暴增不靠 " 财技 ",而是主营业务实打实的回血。
或许对于投资人来说,在强势的财务表现面前,整体销量的下似乎也可以接受?
赛力斯还不能高枕无忧
但实际上,赛力斯面临的挑战甚至风险依旧很大。
首先,销量表现对于赛力斯实现长期目标依旧重要。
根据赛力斯 2024 年 3 月 1 日披露的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公司把 2023 年营业收入 358.42 亿元、新能源汽车销量 15.18 万辆定为基准,提出 2025 年 " 营业收入增长 150%、销量增长 150%" 的考核要求,由此,赛力斯 2025 年目标为:营业收入约 896.05 亿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 37.95 万辆。
但如上文数据,今年上半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172108 辆,仅完成了其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的 45.4%。
2025 年初,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发表题为《一个目标干到底》的新年寄语。文中提出,赛力斯 2025 年的目标:问界锚定豪华车阵营,M9 锚定豪华车销量持续第一;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实现倍增计划;三年内,赛力斯新能源汽车实现百万量级目标。
在上半年增利不增量的情况下,赛力斯 2025 年下半年必须完成其销量目标,才能为其三年百万辆新能源车的目标奠定基础。
从目前赛力斯销量的产品结构上能够看出,问界 M7、M5 等老款销量继续萎缩,蓝电 E5 虽已交付,但销量表现与品牌影响力暂时无法与问界系列相提并论。而问界系列当中,目前过于依赖高端车型,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问界 M7、M5 如何破局,仍不明朗。
放大至整个市场范围,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更趋白热化。
仅 7、8 月份,在中大型 SUV 市场,就相继有乐道 L90、理想 i8 上市,特斯拉的加长版 ModelY 也将于今年秋季推出,这些车都与问界 M7、M8、M9 产生竞争关系。对于过于依赖高端车型的赛力斯来说,市场格局一旦遭遇竞争加剧,其产品领先优势、利润弹性是否会被迅速吞噬?现金流是否扛得住?都是摆在赛力斯面前实实在在的风险和隐忧。
出海,可能是赛力斯销量增长的新突破口。
张兴海在年初内部寄语中明确提出:2025 年 " 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实现倍增 "。赛力斯集团轮值总裁张正萍今年 5 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2025 年是赛力斯海外拓展的 " 元年 "。
据悉,截至今年 5 月份,赛力斯在东盟已建立约 50 家经销商网络,并在印度尼西亚万丹省设有运营多年的智能工厂。除东盟外,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国家也是赛力斯的重点市场之一。并且赛力斯已在阿联酋设立子公司,并正拓展卡塔尔、沙特等市场。
写在最后:
半年净利润预估 27-32 亿元,同比增幅最高可达 90%,这样的业绩让赛力斯进入高光时刻;但销量下滑、进度条落后、依赖单一产品的阴影同样清晰。
从理想手中抢过来的高端市场头把交椅,让赛力斯尝到了高端化的甜头,却尚未换来销量规模的安全感。
2025 下半年,赛力斯的真正考题或许不是再涨几个亿的利润,而是能否漂亮的兑现销量目标,为 " 三年百万辆新能源车 " 的战略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出海成为必经之路,但赛力斯真正 " 走出去 " 仍需跨越法规、文化与供应链三道门槛。面向东南亚、中东市场 " 出海元年 " 能否复制国内的 " 高端神话 ",都将赛力斯的执行力与体系力。
(图 / 文 网通社 魏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