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到这则消息时,我还以为自己没睡醒:
啊,没了房子的老人,安置还要自掏腰包了?
这到底是哪条村呀?!
01
旧改停滞 临迁费降标
老人要 " 自费 " 安置?
根据网上线索,答案指向黄埔南岗南片区。
通知原件,我也找到了:
总结几个关键信息:
1️⃣ 南岗旧改正处于新旧模式过渡期,原合作企业(合景泰富)已无力承担老人安置中心的运营费。
关于这点,我考古找到了负责该安置中心的餐饮公司,曾在去年年底发出过 " 催款 " 通知函。
再联想到之前断断续续发放的临迁费,可以断定前任合作方的资金,确实紧巴巴的。
2️⃣ 老人安置中心继续运营,但水费、电费、工作人员的工资都需要入住老人自行承担。
3️⃣ 安置中心不得煮食,但会提供餐食。费用 40 元 / 人 / 日,联社可以先行垫付,待片区转为做地新模式、新的赔付补偿下来后,在临迁费内核算减扣。
4️⃣ 以上收费标准自 8 月 1 日开始执行。
水电费餐费就不说了,在哪住都会有这些成本。但工作人员的工资需要入住老人平摊,就离谱了。
毕竟,如果南岗南旧改能如期推进,回迁房按计划建好,村民早就回迁了,老人也有晚辈照顾。
那么这笔支出,又从何谈起呢?
资料显示,南岗南老人安置中心是在 2021 年 6 月投入使用,提供约 98 个房间,可安置 229 名老人。
图源:合景泰富城市更新
翻看那时候的照片,硬件配套比较完善,居住环境不输外面的养老院。
图源:广州置力投资集团
资料显示,当时的收费标准为:单人房 950 元一人,双人房 530 元一人,三人房 350 元一人。
而按照南岗南旧模式补偿方案,临迁费是以被改造房屋应回迁安置总面积按照 30 元 / 平方米 / 月的标准计算。期限内交楼的,给予 8 元 / 平方米 / 月的奖励,总共 38 元 / 平方米 / 月,还有额外的老人安置费!
新一版方案的临迁费则按实方计算,在 " 新模式 " 通过村民意愿征询后,一次性支付 1 年,1 年后按季度支付,定为 25 元 / 平 / 月,老人安置费暂未提及。
相当于临迁费,至少打了个 65 折?
与此同时,老人在安置中心的生活成本还要增加,而由于南岗南还未落实最终回迁时间。
自掏腰包的这笔钱,还不知道要付到什么时候呢。
02
板间房集装箱居多
老人临时安置点竟是这样
如果说,老人出钱安置自己已经很离谱。
网友的这一条评论,就更让人觉心疼。
经过一番顺藤摸瓜地寻找,我才知道,原来个别旧改项目的老人安置区,条件竟然这么……
如果屋里面生活的,是你的父母,你的爷爷奶奶。
试问你能接受吗?
在这也给大家介绍一下,以往很多旧改项目在进行拆迁时,都会为村里 70 岁以上、腿脚不便或独居的老人,另外准备临时的安置房。
这主要考虑到,一是老人不容易熟悉新环境,相较于搬出去租房子住,他们更倾向于留在本村暂住。
二是老人在租赁市场上容易受到歧视,也没那么快能物色到适合的住所。
而对于老人的安置,不同的旧村有各自的处理方案,像是黄埔庙头、旺村、姬堂、茅岗和萝峰等等,都是搭建简易板房和集装箱。
茅岗老人安置中心 图源:广州黄埔发布
何棠下老人颐养中心 图源:广州黄埔发布
这环境,短暂过渡还行,长期住几年真的……
佛塱村老人安置区 图源:萝岗香雪网
对了,老人入住这些安置区,绝大部分都是要额外付钱的,价格一般是 30 多元 / 平方米 / 月。
当然,也有极少数财大气粗的旧改项目,对符合条件的老人安排免费入住。
除了临建,部分项目会就近征用暂未拆迁的房屋,通过改造作为老人的临时安置点,如番禺石楼。
还有黄埔火村,租赁现成公寓作为老人的临时安置房,用以集中安置临迁老人。
这么看下来,就最初的硬件规格来说,前面提到的南岗南片区安置中心,也算是天花板水平了。
可惜,由于前任开发企业资金链的断裂,老人只能需要拿出更多的钱,安置自己……
据掌牛哥了解到,南岗南片区老人安置中心的这则通知,发布后即引发不少争议。
我们将持续关注事情后续发展,也欢迎大家爆料,发表你的看法~
想了解更多楼市动态的朋友,欢迎加掌牛哥微 zhanglouniushi ,一起来聊聊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