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座城 昨天
离北京不到两小时,90后农场主在河北山里建了个猫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河北张家口,蔚(yu)县。

有个小山村,叫章家窑。

这里背靠小五台山,长满了杏树,又得名杏花坡。

夏日杏子漫山遍野,硕果累累,正是要收获的季节。

一群年轻人聚在这里,忙着打造一座猫村。

猫乐园的建造,还不到 100 天。

最近,村子里又来了一批年轻人。

他们背起消毒箱,转悠在猫山庄的边边角角,消毒清洁。

他们撸起袖子,在灰砖泥瓦的房子上涂涂抹抹,一幅幅猫的巨作就诞生了。

原本被人遗忘而清冷的度假村,

突然多了许多色彩,热闹又鲜活起来。

第一批猫咪,住进了老地主家的大院子。

发起人园长给它取名——「避鼠山庄」。

| 后来我才意识到,避鼠避鼠,是没有老鼠,也没有老鼠药。

田间地头的柳枝,被阿叔巧手编成了猫窝。

就连废旧的农家器具,也被拉来成为猫爬架、猫床。

各种萌趣横生的绘画,让这里越来越童话。

对了,它还有个很童话的名字

——杏花坡猫村。

现在猫村还没有完全建好,我们拨通了园长的电话。

他正在村子里忙着搬东西。

间隙,跟我们聊了聊猫村的故事。

不仅是建猫村,

在这个 90 后的心里,还有着大大的野心。

老地主院儿里

将迎来四五百只猫主人

自从京蔚高速开通后,「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含金量再度飙升。

这条北京正西方向唯一的高速大道,一直通到家里,让在老家农场忙活的园长有了更多信心,在这近云端处的山坳坳里,建一座猫村。

「从零开始打造一个猫咪生活的村子,是件非常浪漫的事儿」。

尽管他说各方面的挫折,像雨点一样密集,但面对我们时,又选择一笑而过。

2018 年以前,20 多岁的园长还在北京闯荡。

" 待过几个初创公司,都倒闭了,想着干脆回乡养猪。"

站在北京地铁十号与十一号线的交叉口,一个是通往下一个公司,一个是指向朋友的超市。

心里有了返乡种地想法的年轻人,在地铁待了一个小时后,跟着心,走向了土地。

" 就是站在了人生的分岔口,后来想明白了,应该在世界上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所以,回了老家。"

开始养猪,赔了。

和朋友合伙创业,后来也散了。

好在自家有农场,他开始在平台直播,像大多数返乡的年轻人一样,不遗余力地推销着老家的农产品。

直播间起初也没什么水花。一直很努力,但运气似乎总差了点儿。

建猫村这事儿,始于和农场里小野猫的缘分。

农场里的小动物很多,羊啊,猪啊,狗啊,唯有几只野猫有天突然闯进他的直播间,不捣乱,或安静地躺着,或不时好奇地凑到跟前,或偶尔转转悠悠刷个存在感。

让原本人气低迷的直播间,一时火了,农产品卖出不少。

此后,似乎和猫咪们有了某种默契,大概它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感恩人类不时的投喂吧。

直到有一次,他去北京出差几天,回来后却不见小猫,最终在农场外的水沟里找到尸体,因误食老鼠药而亡。

这让园长一直很是愧疚,停了直播,开始思考和探索,要给村子里的流浪猫们,建一个相对安稳的自然乐园。

他去日本、土耳其,也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寻找样本。

朋友告诉他,台湾有个猫村,叫猴硐,很火。

猴硐是地名,位于新北市瑞芳区,曾是台湾地区煤矿第一产地,因附近有处山洞住着许多猿猴而得名。

早期,当地人在这以采矿为生,矿区没落后,猴硐也冷冷清清,几乎与世隔绝。

村里人很喜欢养猫,且收留的流浪猫越来越多,渐渐成为猫村。

在义工们的坚持和宣传下,猫村的名气越来越大。

来的人多了,便有了猫主题的咖啡屋、主题酒店、主题电影院,还有车站直达。

因猫多好撸,萌遍全球,被 CNN 评选为 " 世界六大观猫景点 "。

「虽没有火车直达蔚县,但咱们有了高速呀」。

受到台湾猫村的启发,园长看到了除救助站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打造一个河北版 " 猴硐猫村 "。

用文旅发展的思路,把猫村建成人和猫共生的乐园。

而最终的目的,是为解决流浪猫生存与安置问题找到最佳的可行模式。

这个数量,不是几十只、几百只,而是全国几千万只。

想法很大胆,亦是园长最大的野心与期盼。

家里人不反对,村子里的老一辈倒是感到新奇,这个娃儿折腾些什么呢。

今年 5 月,在度假村的老板、村干部等各方的支持下,猫村的建设,从这栋老地主家的院子开始了。

这里位于半山坡上,周边其他的房子都变成了度假别墅,只有这一栋,地基结实没倒被相对完整地保留。

房主是一位 90 岁的老太太,已不在山中住,曾有人想租下来开农家乐,老人不同意。

可一听说要给流浪猫造个村子,直接连那个院子带着一屋子的老家具,都直接委托园长送给了小猫。

园长很是感激,老太太看到原本沉寂的祖宅,有了猫咪满地跑,特别开心。

避鼠山庄里目前生活的小猫,还不算多,50 来只。再等等看,下一步,可能就有个四五百只会住进来。

它们大都来自村子以及周边村子的流浪猫,还有一些来自救助站。

园长希望慢慢来,先把村子建得灵动漂亮一点,也让这些曾经流浪的小猫咪适应一下集体生活。

但因为名声传得太快,有些朋友慕名而来却失望而归。

园长频繁地解释,为何现在猫不多,不怎么能看见猫的原因。

「因为这里不是救助站,也不是收门票景区,我给猫村的定位,是猫星人的自然乐园。」

这要真正实现,还需一些时间。

像等待庄稼成熟那样,春天种下玉米种子,秋天收获玉米棒子。

面对质疑、指责,和种种难题,园长也保持着老农民的心态。

他在朋友圈里写:在乡下,没有一个农民会因为蝲蝲咕的交换而不种庄稼。

建猫村,和种庄稼,一样。

从小孩年轻人到大爷

人人都可以是猫村「村长

回想起这不到 100 天的点点滴滴,园长乐呵呵地说「这个过程太有意思了」。

他内心笃定,在给猫咪建乐园的同时,也正在给人和村庄构建一座 " 精神乐园 "。

推开大门的那一刻,常常被这一幕感动。

猫咪们挤挤挨挨聚在庞大的食盆上,一个个翘首以盼,纯真而简单的眼神里,满是对人的信任和期待。

一顿猫粮,就能让它们大满足后,散落在院子的角角落落,呼呼大睡。

建猫村也好,照顾猫咪也罢,园长清楚这都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

他在村子里折腾的事儿传开后,比起争议与质疑,收获更多的,是不同地方的人纷纷远道而来,自发地为猫咪们做些什么。

大家真的用爱,在为猫村的建造添砖加瓦。

恰逢暑假,很多艺术生结伴来到这里,在墙壁上,在石头上,在猫山庄的门头上,留下许多猫画。

有了艺术家进驻坐镇,猫村的每一天,都在增添色彩。

猫村,可可爱爱起来。

小朋友们画的画,充满了童趣,而年轻人的笔法,要细腻一些。

除了作画,还有更多人用自己的方式积极参与。

镇上一家工厂的小哥用剩余的木材,给小猫们做了可爱的猫窝。

有北京的小哥骑摩托车 200 公里来到这里,看到一只猫眼睛有点问题,直接又骑去县城,给小猫买药。

线上的粉丝朋友频频打电话,园长有些抱歉地说,最开始他以为人家无聊,故意骚扰。

直到有天,人家提着一大包药出现在猫村,他才明白,那些问东问西的背后,是为了了解猫咪具体情况。

" 这个猫村,其实是大家一起建的。"

猫村咖啡屋,已经有了雏形。

接下这个活儿的,是在山下小镇开奶茶店的小哥。

还有个朋友。

也是从北京回来,一起弄猫村的老朋友了。

他呢,想要在猫村附近租块地,建一个共享菜园。

未来,可能还会有猫村艺术馆。

而园长想着,如果在镇上有人建个猫粮厂,那村子也能跟着沾光。

从给流浪猫一个家到希望改变村子的面貌,让猫和人一起幸福快乐的画面,始终萦绕在园长的脑海。

他说,虽是发起人,但自己不会做猫村的 " 主人 "。

因为真正的猫村村长,是每个带着爱,来到这里的朋友。

猫村永远不会收门票,因为最珍贵的门票,是善良的心意。

等猫村建好后。

他也希望更多的人,通过猫村,发现蔚县的美。

这是一座很小众但宝藏的小县城。

离北京不过 200 多公里,藏在太行山与燕山交汇的褶皱里。

背靠小五台山,风景特别美。

这里有 20 ℃的高山草甸,就麻田岭上,人称 " 京西阿勒泰 "。

蔚县的历史,更值得咂摸一番。

它曾是 " 燕云十六州 " 之一,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拉锯千年的烽火边城。

明朝时,这里更是九边重镇之一," 八百庄堡 " 如星辰般散落在这片苍茫大地,至今仍有 300 多座古堡倔强挺立。

所以,又被称作 " 中国古堡之乡 "。

当你驱车深入蔚县,扑面而来的、成片成片的古堡群落,最是让人震撼。

比如,暖泉古镇的西古堡,堪称 " 地上活着的明代城防博物馆 "。

还有北方城、宋家庄、上苏庄……每一座古堡藏着戏楼、庙宇、深宅大院。

蔚县的美,远不止于堡墙。

它的另一面,在极致绚烂的民间艺术里。

蔚县的剪纸,独树一帜,有 " 中国剪纸艺术之乡 " 之称。

这里最生猛、最摄人心魄的烟火——打树花。

离开蔚县之前,别忘了好好体验一下浓浓的塞北风情和质朴。

蔚县黄糕,蘸上熬菜或肉汤,是地道的蔚县早餐。

蔚县豆腐干,五香浓郁,筋道耐嚼,是佐餐下酒的佳品,也是游子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暖泉糊糊面、杏干、杏扁,都是蔚县的特色。

——

夏天,蔚县的山里,早晚清凉怡人。

除了避暑,也可以 " 避鼠 "。

猫村的建设,还在进行中……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园长的动态。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河北 北京 90后 童话 转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