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杭州市正式对外发布最新一期《杭州市重点拟上市企业名单》,共有 315 家公司入选,涵盖生物医药、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现代服务等多个热门赛道。这份名单不仅彰显了杭州经济的多元化结构,也体现出地方政府推动资本市场与产业联动的战略导向。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批企业既包括胡庆余堂、浙盐股份、浙江海运、杭州联合银行等深耕多年、口碑稳固的 " 老字号 ",也包括长龙航空、海康机器人、万向一二三、正泰安能等行业龙头,更有认养一头牛、朱炳仁铜、母婴 babycare 等在新消费领域崭露头角的品牌,构成了层次丰富的上市后备梯队。
在 315 家公司中,新兴科技企业成为最受瞩目的板块。群核信息、云深处科技等 " 杭州六小龙 " 成员的出现,显示杭州在前沿技术上的深厚积累和广阔前景。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些企业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云计算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进一步增强了杭州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医疗健康赛道同样强劲,胡庆余堂继续凭借百年品牌积淀领跑,微医在线、核力欣健、糖吉医疗等新兴企业纷纷布局数智化医疗与创新药物研发,呈现出传统与新锐交相辉映的格局。
杭州资本市场近年来的快速成长,为这些拟上市公司提供了优越的土壤。政府在政策层面持续发力," 凤凰行动计划 " 从 1.0 到 2.0 不断升级,通过设立科创基金、创新基金、并购基金形成 "3+N" 产业基金集群,有效撬动社会资本,推动技术转化和产业迭代。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截至 2024 年 6 月底,这些基金批复规模已达 1706 亿元,累计投资项目超过 1500 个,带动超过 2600 家企业发展,其中绝大多数是民营及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资本的活水在杭州循环流动,构建了完整的上市储备梯队。
目前,杭州在 A 股已有 234 家上市公司,分布于深交所、上交所及北交所,其中滨江、西湖、余杭、萧山等区域成为聚集高地。滨江以 46 家上市公司位列全市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高地。2025 年上半年,中策橡胶、信凯科技、永杰新材、思看科技等四家公司相继登陆 A 股市场,中策橡胶首日涨幅超过 22%,市值一度接近 500 亿元,进一步印证杭州企业的成长韧性。和众汇富认为,成熟板块与后备梯队的结合,将为杭州资本市场带来持续活力。
与此同时,港股市场也成为杭州企业海外融资的重要渠道。截至 7 月中旬,已有 63 家杭州企业在港挂牌,近期泰德医药、圣贝拉成功上市,后者被称为 " 全球家庭品质护理第一股 ",进一步提升了杭州在国际市场的能见度。更值得关注的是,6 月下旬,微脉、德适生物、海拍客、乐欣户外、芯迈半导体等一批企业集中递交招股书,显示杭州企业国际化步伐正在提速。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种 " 双市场 " 布局不仅有助于企业获取更多资本支持,也反映了杭州企业主动适应全球竞争格局的战略视野。
放眼全国,杭州的独角兽数量已达 34 家,仅次于北上深,形成以独角兽和 " 准独角兽 " 为核心的创新矩阵。和众汇富认为,315 家拟上市公司名单的发布,既是对企业实力的认可,也是杭州创新生态和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未来半年,这批企业将迎来关键冲刺阶段,IPO 进程有望提速,新的行业领军者可能就此诞生。
综合来看,最新发布的名单不仅是杭州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缩影,也是资本市场信心的体现。无论是传统产业的焕新升级,还是新兴赛道的高速崛起,都在验证杭州作为 " 创新之城 " 的底色。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样的名单不仅能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关注,也将带动更多优质企业加入上市预备队伍,助力杭州在未来资本市场竞争中持续保持优势。随着政策扶持、资金推动和技术进步的不断叠加,杭州有望继续扩大资本市场 " 朋友圈 ",在新时代经济版图上书写更加亮眼的新篇章。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