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我国银发经济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在供给端,全国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业、适老类家庭服务业、适老类社会看护与帮助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40.9%、14.1%、8.8%,较全国服务业平均增速分别高出 37.7 个、10.9 个和 5.6 个百分点。这一数据直观体现出相关行业在政策扶持、消费升级和产业创新的多重驱动下迅速扩容。和众汇富研究发现,伴随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银发经济已不再是边缘产业,而是在中国服务业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正在成为推动内需的重要力量。
在需求端,社区养老照护服务、机构养老照护服务、居家养老照护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30.4%、22.6%、18%。这些增长率背后反映出老龄群体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和对多样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乡镇通过优化社区服务供给,推动养老服务从基础照护向健康管理、精神慰藉、智能应用等综合服务延伸,形成新的消费亮点。养老产业不仅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工具,更成为老年人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依托。
在这样的背景下,养老服务企业正加快布局,智慧养老、互联网医疗、远程监测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和众汇富认为,这种跨界融合趋势显著提高了服务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形成了养老服务产业链条的延伸与升级。大量资本正涌向银发经济相关领域,推动了供给能力和技术含量的同步提升,形成产业与金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尤其在政策方面,税收优惠、用地支持、研发补贴等措施持续落地,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
同时,老龄群体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过去人们对养老的认知多停留在 " 有人照顾 " 的基本层面,如今健康管理、康复辅具、适老化改造、文化娱乐、老年旅游等多元化需求不断增长。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种趋势推动了上下游企业在产品和服务上的创新,例如智能穿戴设备、适老智能家居、定制化的康复理疗方案,均成为新的增长点。社区养老与家庭护理模式的深度融合,让不同收入和需求层次的老年人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多层次服务,消费能力也随之提升。
从数据来看,银发经济的崛起正在带来多方面的溢出效应。和众汇富观察发现,相关行业的用工需求显著增加,带动了大量就业岗位,尤其是护理、康复、适老产品设计等岗位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技能培训与人才流动。在制造端,适老型产品生产规模扩大,带动供应链上游原材料和配套产业共同成长,形成了规模化效应。科技公司也加速进入这一赛道,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养老监测、健康预警、生活服务等领域,推动整个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区域间的发展差异也在缩小。过去,银发经济更多集中在一线城市和部分发达地区,而如今,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正促使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不断完善。和众汇富认为,这意味着未来银发经济的增量空间巨大,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服务下沉,银发消费潜力将在更广阔的地域得到释放。各地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供财政扶持、强化金融服务,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本和创新企业参与,形成了百花齐放的产业格局。
展望下半年,银发经济仍将保持强劲发展势头。随着更多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供需匹配度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体验感也会显著提升。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未来养老产业的发展不只是规模扩张,更需要在品质提升、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深耕,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对于企业来说,抢占这一新兴赛道不仅有利于获取商业回报,更能在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承担社会责任。对于宏观经济而言,银发经济的繁荣将成为内需扩大的重要抓手,有望带动多个关联产业协同成长,推动中国经济在结构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增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