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昨天
3373亿元巨额收购告吹,7-11便利店不卖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当地时间 7 月 16 日,加拿大便利超商巨头 Alimentation Couche-Tard(以下简称 ACT)宣布撤回对日本 Seven & i Holdings(以下简称 7&i)的近 470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 3373 亿元)收购提案,标志着这场原本可能成为 2025 年全球最大并购案的交易正式告吹

ACT 在最新的致 7&i 董事会公开信中表示,在与 7&i 持续了长达一年的谈判过程中,其所获得的尽职调查机会极为有限,与管理层的接触 " 程式化 "" 缺乏信息 ",对方特别委员会与主要股东伊藤家族 " 始终拒绝展开真正的讨论 "。ACT 直言,尽管在监管协调、剥离方案、反向终止费等方面已多次作出让步,但始终 " 没有收到真诚回应 ",因此不再继续推进本次交易。

同日,7&i 发布声明回应,确认 ACT" 单方面终止协商 ",并表示对 ACT 公告中存在的诸多不实描述 " 难以认同 ",但对其决定并不意外。 

收购撤回的消息公布后,7 月 17 日,7&i 股价在东京市场暴跌 9.16%,创三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

华南某零售行业人士向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随着全球便利店市场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竞争,运营效率替代规模成为核心竞争力。

日系三强分化,罗森凭借精细化单品策略实现单店日均销售额 58.4 万日元(五年连涨);全家通过商品结构优化带动客单价提升 4%;而 7-Eleven 在客流量持平情况下客单价反降 0.1%,暴露商品力短板。7-Eleven 收购案终止不仅是跨国并购的失败案例,更揭示了传统零售巨头在行业转折点上的战略困境。

超越收购本身

 

 

ACT 是加拿大便利店巨头企业,其业务遍及 31 个国家和地区,门店数超过 1.67 万家,主要以 Couche-Tard 和 Circle K 两大便利店品牌为主。Seven & i Holdings 是日本便利店 7-Eleven 的母公司,在全球 20 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 8 万家门店,是全球便利店行业的巨头之一。

数据显示,ACT 旗下 Circle K 品牌以 3.8% 的门店份额位居全美第二,7&i 则以 8.5% 的门店份额位列第一。 

虽然门店数量差距明显,但投资反馈却截然不同。

长期以来,投资者对 7&i 的资本配置表示不满,再加上公司业绩的持续低迷,7&i 的运营面临着不小的压力。相比之下,ACT 的运营效率堪称业内标杆,其单店日均销售额比 7-11 高出 18%。

若成功收购 7&i,ACT 的市场份额将有机会在北美市场形成压倒性优势,全球门店数量也将迎来大幅提升。此前为了加速扩张,ACT 已经在近十年内完成了 17 起跨国并购。

2024 年 8 月,7&i 声明公司已经收到 ACT 的初步收购邀约,并且已经成立由非执行董事组成的特别委员会," 以审 ACT 提出的收购所有流通股份的提议 "。截至收购撤回,这场交易谈判已经持续了近一年的时间。

一年时间里,7&i 曾致函 ACT 表示每股 14.86 美元的价格 " 明显低估 " 了其企业价值,无法接受收购策略。作为回应,ACT 在一个月后给出了每股 18.19 美元的更高报价,但仍未获得 7&i 管理层的同意。

曲折的收购之路,此时已经初现端倪。 

今年 3 月,7&i 宣布为了让此次收购交易免遭反垄断障碍,已与 ACT 就剥离部分门店达成初步共识,标志着收购案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此次收购的失败,不仅涉及 ACT 和 7&i 双方的利益波动与经营策略,对已经参与其中的其他企业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根据公开信息,高盛集团在此次交易中担任 ACT 的财务顾问,为其 6.77 万亿日元(约合 460 亿美元)的收购要约提供咨询服务,而摩根士丹利则联合日本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为 7&i 提供咨询,野村控股等机构亦深度介入交易环节。

据估算,参与各方原本可能分享数千万至数亿美元级别的佣金收入。而这场价值近 470 亿美元收购案的失败,也意味着所有参与成员的投入成本和潜在收益同步幻灭。同时,日本综合商社三井物产因此也错失了以约 10 亿美元价格出售所持 7&i2% 股权的机会。

从有实质性进展到宣布失败,此次收购案体现出了日本市场的特殊性和外资收购日企的复杂性。近年来,为了适应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加强公司治理透明度,并吸引更多外国投资,日本《公司法》经历了一系列修订。日本政府同步推动公司治理改革,以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活跃度。

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日本并购市场交易额达 2320 亿美元,同比增长超两倍,推动亚洲并购总额至 6500 亿美元。丰田(TM.US)、日本电信电话(NTT)等企业正推动上市子公司私有化,私募股权基金积极接手非核心资产。

同时,ACT 过于激进的扩张企图和可能面临的反垄断阻碍,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 7&i 拒绝接受的考量因素。7&i 曾表示,若 ACT 的收购表现出过于 " 激进化 ",则考虑通过管理层收购(MBO)的方式,以实现私有化、抵御外国资本的收购企图。

实际上,这一计划已经得到了日本多家金融机构、伊藤忠商事以及柒和伊控股创始人伊藤家族的资金支持,预计交易金额可能达到数千亿日元。经此一役,接下来的日本市场能否真正提升外资信心,扩大其全球化战略步伐,激发企业经营活力,依旧是关键问题。 

收购撤回 压力没有消失  

 

 

收购撤回的消息公布后,7&i 股价在东京市场暴跌 9.16%,创三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而 ACT 的股价则飙升 17%。这对于原本运营就已经受到阻碍的 7&i 来说,无疑又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实际上,即使门店数量和市场份额不及 7&i,但 ACT 依旧决定收购 7&i,很大程度上是看到了其近几年不断黯淡的经营状况。

数据显示,"7-Eleven 日本 "2025 财年第一季度营收 2234.74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104 亿),同比下降 0.7%。营业利润 545.32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25.4 亿),同比下降 11.0%。自 2024 财年第一季度起,这一数据已连续五个季度呈现负增长。

同时,7&i 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并不乐观。《2024 年中国便利店百强排行榜》显示,7-Eleven 便利店 2024 年在国内的门店总数远不及美宜佳等本土品牌,盈利困难,销售增长乏力。《2024 年中国连锁 Top100》榜单也显示,7-Eleven 便利店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速呈现明显放缓趋势,由 2023 年的 30.0% 跌落至 2024 年 19.7%。

这是市场饱和、成本压力、消费分化、竞争升级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为了自救,7&i 进行了变革。

一是领导层洗牌,2025 年 4 月,任命美籍 CEO Stephen Dacus(沃尔玛背景),替换日籍社长井阪隆一,试图以 " 精益化改革 " 提升效率。二是业务断腕重组,以 8147 亿日元向贝恩资本出售超市业务 "YORK Holdings",剥离非核心资产;计划 2026 年分拆北美 7-Eleven 业务上市,宣称可 " 释放独立价值 "。

此外,收购撤回后,7&i 回应称对收购方决定 " 深感遗憾 "。为了安抚股东,7&i 强调将坚持独立运营战略,继续推进到 2030 财年末通过股票回购、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及北美便利店业务 IPO 等方式实现约 2 万亿日元的股东回报,试图抵消收购流产的股价冲击。

但避免被收购命运的 7&i 能否在困境和质疑中真正实现逆转走向重生,仍需面临时间的考验。在便利店行业正经历结构性变化的当下,7&i 需要重新找准自己在全球零售版图中的位置,在经营策略上下功夫,寻找新的增长点,以适应市场变化。 

日本便利店行业的黄金时代已随人口结构变化和消费习惯转型而落幕,唯有重新定义价值创造逻辑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无论是百年品牌 7-Eleven,还是它的挑战者们。

(转载自 21 世纪经济报道)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ct 7-eleven 7-11 加拿大 日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