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哥说车 07-22
独木桥变柏油路 李想当年对增程的判断,还是太保守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点击上方 "道哥说车" 关注

· 这是第 4943 原创首发文章 2k+  

撰稿:麻建宇

    出品:道哥说车

点击↑↑↑最新投诉案例登陆财圈社「汽车质量」小程序,30 秒完成投诉全流程,你的每一条反馈都将直通车企、监管部门和千万车主圈。或者关注《道哥说车》《财圈社》公众号,点击下方导航条 " 汽车质量 ",进行投诉,我们将帮助你维护正当权益。

【文 / 财圈社 & 道哥说车 麻建宇】除了 " 打死不做增程 " 的长城汽车,如今的汽车行业已经鲜有对增程动力路线嗤之以鼻的车企了。曾几何时,增程是部分造车新势力突围的 " 特色 " 路线,由于技术上没有多档 PHEV 高大上,被喷毫无技术含量、脱裤子放屁等等。

但时至今日,曾经以理想汽车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走的独木桥已经成为柏油路。上汽旗下智己汽车预告了新消息,智己超级增程技术将于 8 月 1 日发布,带来大电池的增程解决方案,最新一期的工信部目录中,福特烈马有了纯电和增程两个版本,上汽通用别克至境 L7 也亮出了全新的增程混动系统……

甚至,连造神迹的小米,其增程车型也有了眉目,近日网络爆料,小米第三款车型为一款增程式中大型 SUV,谍照已然出现,该车主打家庭市场,采用三排 6 座或 7 座布局,内部代号是 " 昆仑 N3"。

记得 2023 年 11 月,理想创始人李想曾在社交平台上表示:" 中国自主品牌,还在坚持多档 PHEV 的车企,会在未来一两年都转换成增程式的技术路线,这个判断可以 2025 年来验证 "。如今来看,当时的李想不是在痴人说梦,甚至还有些保守,以当前的情况来看,增程神教纳入的又岂止中国自主品牌?

独木桥变柏油路,路宽了,车也多了

从理想 ONE 的验证,到 AITO 问界的大卖,增程技术似乎已经不再是独木桥了。市场的信号在 2024 年前所未有的清晰,全年增程式车型销量达 116.7 万辆,同比暴涨 78.7%,超 50 款增程新车密集上市。

这一曾经被广泛攻击的技术路线,从边缘变成了主流。与之相伴随的,则是后悔药不够吃了。" 当年我们对客户的里程焦虑把握不够精准,认为增程和插电技术是过渡路线,没有抓住这些年增程插混技术高速发展的机遇。"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的这句话,可能是很多车企掌门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于是,更多的增程车型将在各个品牌手中陆续推出。以即将在 8 月 1 日发布超级增程技术的智己汽车为例,其此前专精于纯电技术路线,甚至受益于上汽庞大的技术池," 固态电池 " 也曾被其带入公众视野,但增程动力即将出现在 LS6 以及全新车型 LS9 上。

公开后悔的广汽,下个月,昊铂 HL 增程版将正式上市交付。从今年 8 月开始,广汽将持续导入多款增程和插电车型。同时,此前在插电混动方面急行军的奇瑞系,也在增程领域加快了攻势,星纪元 E05、奇瑞风云 T11 等增程产品也出现在了最新的工信部新车目录上。

视角转向合资品牌,美系两大品牌福特、通用新近入局,前者将增程动力放在了标杆车型烈马上,后者则放在了别克在华的新希望至境品牌上。除了他们,突然 " 真香 " 的大众,在今年上海车展上展示了其首款全尺寸增程式 SUV 概念车 ID.ERA,明星发动机 EA211 沦为电机的陪衬;执着于 HEV 技术的丰田,也由广汽丰田牵头,并将在塞那、汉兰达上验证增程的市场前景……

当然,还有重启增程的宝马、积极评估为其中型和大型 SUV 提供增程式版本可能性的日产、早已经倒戈的马自达等等。" 转换成增程式 ",如今看来,李想当年的判断不该局限于自主品牌,也不该局限于多档 DHT,他还是太保守了。

增程虽不再被歧视,但也早已不是当年的独木桥。2025 年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增程技术路线已从边缘走向主流。据统计,市场在售增程车型超过 50 款,价格覆盖 11 万元至百万元区间。几年时间的演变,增程可能早已不是 " 特色 " 的突围路线。

个别品牌 " 吃独食 " 的场景,大概率不会再次出现了。除了上述提到的车型,小米增程车型谍照已然出现,按照其 " 销量取决于生产量 " 的强大 " 造神 " 能力,这款车未必不会是很多想要突围的车企的拦路虎。需要提到的是,增程虽然解决了绿牌和里程焦虑问题,但其并不是绝对的 " 销量良药," 尤其对于合资品牌来说。

长安马自达是较早倒戈增程的合资品牌,但长安马自达 EZ-6 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高,至少目前来说,马自达仍是靠着 CX-5 以及昂克赛拉抗旗。同时,从整个市场来看,增程车型的热销仅局限于部分品牌,高端豪华车型中,以理想、问界和阿维塔为代表,中低端车型则被零跑以及深蓝、启源等长安系品牌拿下。

在经过 2018-2023 年中国增程市场爆发初期后,纯粹的增程可能已经不再是高级销量 BUFF 了。而这也要求,车企们不能将增程看作销量解药,而要在此基础上再加 BUFF。问界系列就是很好的例子,问界 M9 以全年 15.8 万辆的销量取代宝马 X5,登上 50 万元以上车型销冠宝座;2025 年,问界 M8 月销突破 2 万辆,持续蚕食 BBA 市场份额。

而这背后,不仅是增程带来的便利性,更包括智能化的突围,毕竟其也不能算是增程动力可能性的践行者。事实上,包括理想、问界、阿维塔等高端豪华品牌,或零跑、深蓝等大众化品牌,除增程法宝外,或多或少都有其他 BUFF 加成,而智能化更是最明显的特点。增程的蛋糕越来越大,分蛋糕的人也越来越多,对于想以此造富的品牌,不妨想想,除了增程,你还有什么 BUFF。

扫描上方二维码登陆财圈社「汽车质量」小程序,30 秒完成投诉全流程,你的每一条反馈都将直通车企、监管部门和千万车主圈。或者关注《道哥说车》《财圈社》公众号,点击下方导航条 " 汽车质量 ",进行投诉,我们将帮助你维护正当权益。

E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 图片 | 来自网络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李想 上汽 自主品牌 小米 phev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