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淘好片,刷好剧
11 万人打出 7.7,预售破 6000 万,4 天破 2 亿。
《长安的荔枝》提档避开 25 日的电影互轧,却没逃过暑期档的低迷。
它本想借着点映口碑,逆流而上,提前占位。
未曾想,因为市场疲乏,预测票房回落至 6 亿,10 亿票房大关遥不可及。
唉,这个暑期档,天气高温多雨,票房透心凉啊。
「长安的荔枝」
2025.7.18
The Lychee Road
适合拍成电影
马伯庸写《长安的荔枝》,要追溯到创作《显微镜下的大明》的时候。
他从徽州文书里看到一位名为周德文的基层小吏。
此人充任厢长,负责物资调度,催办钱粮,勾摄公事。
" 东走浙, 西走蜀,南走湘、闽,舟车无暇日,积贮无余留,一惟京师空虚、百职四民不得其所是忧,劳费不计。凡五六过门, 妻孥不遑顾。 "
最后,因劳碌过度,病死在宛平县德胜关。
虽然这个小吏的人生故事很简短,但令马伯庸念念不忘。
" 如果你用周德文的视角去审视史书上每一件大事。你会发现,上头一道命令,下面的人得忙活上半天,有大量琐碎的事务要处理。光是模拟想象一下,头发都会一把一把地掉。
汉武帝雄才大略,一挥手几十万汉军精骑出塞。要支撑这种规模的调动,负责后勤的基层官吏会忙成什么样。明成祖兴建北京、迁出金陵、疏通运河,可谓手笔豪迈,但仔细想想,这几项大工程背后,是多少个周德文在辛苦奔走。"
于是,从周德文式的视角出发,马伯庸将 " 一骑红尘妃子笑 " 重新解构。
他从敦煌经卷中借用了 " 司农寺上林署令李善德 " 之名,查阅资料研究岭南荔枝道的路线、明清荔枝保鲜方式。
耗时 11 天,前后码了七万字,创作了《长安的荔枝》。
与拍电视剧相比,《长安的荔枝》这本书更适合电影。
凭啥这么说?
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公式化的叙事推进 + 任务的时间紧迫感 + 小人物的觉醒与反抗…
任你怎么读,都感觉在看一个电影剧本。
》》一个底层的小人物
李善德,自幼立志要去长安。
好不容易考进长安当牛马,却也成为外人眼中的 " 笨拙、胆小、窝囊之辈 "。
同事上班摸鱼,溜须拍马,他自己加时加刻,熬到宵禁,也没有加班费。
到头来,吃苦的不如嘴甜的。
由于不给部门捞油水,反遭上司斥责为榆木脑袋,不活分不变通。
自入职上林署这个清水衙门,他一干就是 18 年。
任劳任怨,克制私欲,到头来,依旧是九品下的官职。
曾经,他眉清目秀,如今,日渐憔悴,皮都耷拉下来。
他自嘲,这是因为长开了。
其实,他也看开了。
即便是笨拙胆小,只要安稳度日就成。
》》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岭南荔枝,朱红鳞皮,实如凝脂。
因为极易腐坏,所以历年进贡长安的岭南荔枝,都不是生鲜冷链一体配送。
除了用盐腌渍、晾晒成干,还有一种达官贵人专享的法子,即——
用未稀释的原蜜浸渍,再用蜂蜡外封,称为 " 荔枝煎 "。
皇帝听闻岭南鲜荔枝比巴蜀的好吃,就下令将岭南鲜荔枝火速运来。
这口 " 荔枝鲜 ",专给贵妃诞辰助兴。
只是,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就是神仙也没有办法送到长安。
因此,这份差事是注定办不成的,它不是肥差,而是一道催命符。
几经流转与甩锅,运鲜荔枝的差事硬塞到上林署。
内侍宦官鱼朝恩暗示刘署令:" 敕令上的名字是空的,随便找个老实人坑。"
论上林署的大冤种,非李善德莫属。
于是,刘署令在敕令动手脚,将 " 荔枝鲜 " 改成 " 荔枝煎 "。
他用利益诱惑,忽悠李善德接下这个烫手山芋:
" 为朝廷办事,哪个环节没有油水。房贷一把就还清了。"
自以为捡到大便宜,李善德满面春风。
难不成熬了 18 年,终于铁树开花,官运亨通了?
结果,这个美梦还没蹭热乎,就来了一个踉跄。
这一摔,直接发现敕令上的猫腻。
鲜与煎一字之差是他本人的一条命,这趟必死之局,势必躲不过去了。
》》一趟起死回生的试验
在好友杜少陵的鼓励下,李善德一路南下,耗费 31 天来到岭南。
他决定誓死一搏,"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会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距离贵妃诞辰 76 日,他进行第一次运送试验。
先安排手下洗装荔枝,将其装入双层瓮中,再令 12 名骑手分 4 路,找到去往长安的最快路线。
距离贵妃诞辰 63 日,4 条路线全部毙掉。
他改进保鲜和提速方式,寻找第 5 条路。
距离贵妃诞辰 42 日,李善德的队伍倒在离长安 800 里的地方。
这还是民间马队,倘若换成官方马队,效率会大大提升。
李善德信心满满,他看到了微微曙光。
回到长安,李善德为了调取 1000 贯的开支,被同僚故意刁难。
户部➡中书➡太府➡吏部➡礼部➡户部,部门之间踢球甩锅,如同一场马球盛况。
鱼朝恩抢功,不仅拿走李善德的转运之法,还把他关入大牢。
杨国忠吃油水,表面是给李善德一条生路,实则将运输鲜荔枝的功劳和利益全收入囊中。
距离贵妃诞辰 11 日,浩浩荡荡荔枝运输大军从岭南出发。
按照计划,每一站都换人换马,最后借用冰块和走水路,将荔枝运往长安。
运送会变得顺利吗?非也非也。
这趟旅程危机四伏。除了李善德,人人都别着算计,藏着獠牙。
一事功成万头秃
如果将《长安的荔枝》的故事化繁为简,它是电影叙事的经典套路:
英雄旅程。
英雄旅程(Hero's journey),叙事学和比较神话学中的一种公式。
主轴围绕在一个踏上冒险旅程的英雄,这个人物会在一个决定性的危机中赢得胜利,然后得到升华转变或带着战利品归返到原来的世界。
一、启程阶段。
男主角李善德生活在 " 平凡世界 ",接到运输鲜荔枝的冒险召唤。
起初他不愿意跟随这个召唤,但受到杜少陵的鼓励,跨越门槛来到一个 " 未知或非常世界 ",即岭南。
二、启蒙阶段。
在岭南,李善德在苏谅、林邑奴、阿僮等伙伴(即:陪伴、斗嘴、良知、搞笑、打杂的盟友)的协助下,克服障碍,找到运送荔枝的方法(即:获得他奖赏 " 宝藏 " 或 " 万灵丹 ")。
男主角带着方法回到长安(即:归返 " 平凡世界 "),但岭南刺史何启光、鱼朝恩、杨国忠化身 " 平凡世界 " 和 " 非常世界 " 的守卫,阻碍、考验或威胁主角。
三、归返阶段。
最终,李善德成功带着新鲜荔枝回到 " 平凡世界 "。
他本人因为冒险旅程而改变,看清荔枝背后的权利争斗和民间疾苦(即:他在两个世界中获得智慧或精神力量)。
不过,与其说李善德是英雄,不如说是千千万万的底层牛马社畜。
他如同一面镜子、一摊静水,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拼命攒钱 18 年,才凑够首付。
他终于在长安买房安家,万家灯火终于有属于自己的一盏。
在职场任劳任劳,还是躲不过明枪暗箭。
上面安排下来的烂差,办不成,自己背锅,办成了,被别人抢功。
把差事干好,是在打别人的脸,暗示对方没能力;自己差事干不好,就推到最前面,接受惩罚。
上头一张嘴,下头跑断腿。
上面要 10 丛,下面就加码到 30 丛、100 丛、200 丛。
为了保险起见,只能层层加码,还顾及什么劳民伤财呢。
一辈子遵守规则程序,不敢违规,到头来却被一块金光闪闪的腰牌击碎。
流程这种东西,是强者不必遵循的规矩。
这种特权是趋之若鹜的。
千古艰难唯做事,一事功成万头秃。
不管时代如何更替,小人物的命运总是相似,亘古不变。
世间还无数的李善德,是你,是我。
当脸颊干瘪枯槁、满头白发的李善德奔驰在空荡的长安街道上,就像一具被捆在马背的丧尸。
随风而逝、洒满一路的红色木棉花,是他唯一、渺小的浪漫。
而在香馥冲霄、雍容华丽的贵妃诞辰上、在摆满万千水果的盛宴上,蝼蚁拿命换来的荔枝却变得貌不出众了。
我不禁地斗胆问一句:
这盛世锦绣长安,究竟是谁的盛世锦绣长安?
它是你的吗?是我的吗?是你我的吗?
看更多精彩影评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2025/7/22
监制:探长
Supervisor:Tan Zhang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