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任正非的专访迅速引发热议,被赞 " 信息量极大 "。细数近期登上《人民日报》头版的企业家,在任正非之后,为什么是魏建军?
文丨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铁马
· · ·
上个月,《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任正非的专访迅速引发热议,被赞 " 信息量极大 "。
就在 7 月 20 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了长城汽车和魏建军,文章指出,长城汽车能够从一家乡镇机械厂,成长为产品远销全球 170 余国的国际车企的关键,在于公司坚持把技术作为发展的引擎,矢志不渝推进研发创新。
细数近期登上《人民日报》头版的企业家,在任正非之后,为什么是魏建军?
/ 默默不语,技术自强 /
如果说任正非和华为代表着中国硬核科技的创新引擎,那么魏建军和长城汽车,则代表着中国从 " 汽车大国 " 迈向 " 汽车强国 " 的转型前沿。
正如《人民日报》的核心观点,现在的汽车行业应该 " 铆足一股劲,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
从技术宽度看,长城汽车是目前中国车企动力技术路线最多元的车企,没有之一,有着传统燃油、混动、纯电源及氢能源以及全供应链的布局。
从技术深度看,魏建军坚持技术自立。
今年的上海车展上,长城汽车甩出了 " 技术核弹 " ——国产最强 4.0T V8 发动机。不少网友评价,4.0T V8 装车和大 G 掰手腕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证明了一件事:在汽车工业这场马拉松里,中国人不仅能跟跑,还能领跑。
还有插混技术 Hi4,证明了长城具备全球领先的插混技术,更重构了 " 两驱的能耗、四驱的体验 "。和其他品牌 " 借助外部供应链拼凑方案 " 不同,长城在 Hi4 上几乎实现了全栈自研。
对于长城而言,4.0T V8 发动机、Hi4 矩阵不只是一个技术符号,而是多年对技术投入的必然收获。
2024 年,长城汽车的研发投入达 104 亿元,连续 3 年突破百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长城汽车拥有 2.3 万人规模的工程师团队,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不难看出,拼技术才是长城的 " 舒适区 ",魏建军经常被大家形容为 " 坚持技术 " 的理工男,本质上是长城对 " 长期主义 " 战略的生动诠释。
所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长城汽车的技术收获,既是对长城汽车阶段性成绩的肯定,更是向企业界发出的明确信号:鼓励和支持像华为、长城这样依靠硬核创新驱动发展的实干型企业。
/ 垂直整合做强供应链,
实现 " 教科书级出海 " /
长城汽车与魏建军的创新之路,交织着技术突破的锐气与产业报国的担当,更被市场验证为公司的丰厚回报。
如《人民日报》对长城汽车的报道中,还着重提到了长城汽车以 " 垂直整合 " 做强汽车供应链。
回首上世纪 90 年代,依赖外部采购的长城汽车,曾因关键部件受制于人而步履维艰。所以长城汽车开始成立内燃机公司、进行零部件公司的整合。
在 2018 年,长城汽车迎来了关键转折——推动零部件企业独立运营,供应链也开始 " 依赖内部订单 " 到 " 竞标国际市场 ",实现对国际一线车企的批量供货。现在,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里,长城汽车独占三席(蜂巢汽车、诺博汽车、精工汽车)。
不只如此,长城汽车还从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部件到新能源架构创新、智能化跃升均实现质的突破,为中国汽车产业稳链、强链、延链创造价值。
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 森林生态 "。特别是在森林生态体系作用下,长城汽车已成长为中国唯一、世界唯二的,实现在能源、智能化两大领域进行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
另外,依托着 " 森林生态 ",魏建军带领的长城汽车,走的是 " 生态出海 " 路线,即以中国总部为核心,建设海外基地,实现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全方位国际化。数字是最好的证明,2024 年,长城汽车全球销量达 123.33 万辆,海外市场销售 45.41 万辆,同比增长 44.61%。
现在,长城汽车不仅在中国建立了十大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在泰国等地建立了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在厄瓜多尔、巴基斯坦、印尼、马来西亚等地拥有多家 KD 工厂(组装、装配工厂)。
两个月前,巴西总统卢拉在华访问期间,还专程会见了魏建军,高度评价了长城在产品、品质和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并且希望 2.4T 长城炮、全新高山、坦克 300 Hi4-T、哈弗 H9 这些车型能尽快引入巴西。业界都说,这可是 " 总统亲自带货,这回长城汽车在巴西市场稳了。"
▲魏建军向巴西总统卢拉赠送哈弗 H6 车模
根据规划,长城汽车巴西工厂将于 2025 年年中投产,初期生产 3 款新能源车型,年产能达 5 万辆,后续将提升至 10 万辆规模," 生态出海 " 的认同程度可见一斑。
在一个 " 不出海、就出局 " 的年代,中国汽车 " 走出去 " 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学者们常将中国企业的出海分为三个时期:1.0 时代是依靠中国庞大产能的产品出海,2.0 时代则是对外投资和电商发展下的 " 资本出海 "。
3.0 时代则是当下,更复杂的国际局势下的 " 生态经营出海 " ——不比拼某个单项能力或追风口,而是考验企业的价值链创造能力,从出海扩张走向出海经营。
不难看出,长城汽车在出海 3.0 时代的思考是," 国际化不是商品出海,而是品牌出海,不是产品输出,而是产业输出。"
/ 最 " 委屈 " 的车企掌门,
建言献策终被 " 正名 " /
很多网友对魏建军还有一个印象,即 " 经常被质疑,甚至有人叫他 " 魏大胆 "。在不久前接受采访时,魏建军自己也说 " 只要行业能健康发展,被误解也值了。"
作为一个陪伴着汽车行业发展 35 年的 " 老汽车人 ",魏建军说的话,都是一些前瞻性的考量:
比如,他曾批评 " 放血式 " 价格战,就被误解为看衰行业;
比如,他不卷价格卷价值,被误解为不愿让利;
再比如,他坚持发展内燃机,被误解为新能源失利;
还有如,他敢于指出品质危机,被误解为拉踩友商。
而这次《人民日报》的头版报道,让魏建军多年来的建言献策终被 " 正名 "。
如今,从商务部打击虚假补贴到国务院定调 " 规范竞争 ",国家政策一一印证了魏建军的前瞻。他不是固执也不是抠门才不愿意降价,而是清醒 " 放血式 " 价格战带来了太多粗制滥造。
打价格战会发生什么?会让供应商的生存环境岌岌可危,特别是中小供应商受冲击尤为严重,届时会威胁整个汽车供应链的稳定性,产业创新活力也将随之枯竭。
同样在今年,国家也接连出手,整治内卷竞争、推进质量强国。当行业沉迷销量数字时,魏建军 35 年如一日死磕品质,直面误解。
如果汽车行业品质与价格的平衡被彻底打破,消费者对单一品牌的失望会迅速演变为对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将长期透支中国汽车产业的品牌价值与技术升级空间。
规避这些问题才是中国汽车高质量发展的正路,所以魏建军 " 受的委屈 "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个汽车狂人," 手太快而嘴太慢 "。政策的背书让大家看到,魏建军是最早看清乱象的人,当潮水退去,才懂谁在坚守长期主义。
但现在的魏建军依然敢说,毕竟,汽车作为关乎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消费者需要的不是广告话术,而是一个敢说实话的魏建军。
/ 原来魏建军的 " 炮火 ",
才是中国汽车最需要的 /
其实,魏建军和长城完全可以 " 大张旗鼓 " 地回应一下之前受的委屈,毕竟,2024 年长城近一半利润都来自海外市场 ; 并且,长城汽车海外销量占总销量 1/3 的背景下,却贡献了 1/2 的利润 ; 长城汽车一家公司的盈利,就占到了国内汽车行业总利润的 1/4。
但是在被《人民日报》报道过后,魏建军只是表示 " 长城汽车走过了 35 年,时代造就了我们,我们必不辜负时代,干就完咧!
忠言逆耳利于行,魏建军既是为深受乱象危害的中国汽车人发声的 " 代言人 ",也是捍卫 " 中国制造 " 底线的 " 守门人 "。长城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国产汽车,不靠价格战,专注技术和品质就能获得全球市场认可,公司也能更稳健地发展。
这一次,《人民日报》在头版上,帮魏建军都说出来了。
要想每天都能看到八妹的文章,记得点赞、分享及评论哦~
— end —
极扬文化,是一家新媒体、新消费为主业的新三板挂牌公司(股票代码:873375),旗下金八媒体矩阵包括金融八卦女、新 10 亿商业参考等,超过 1100 万用户选择关注我们的新媒体。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