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健康 前天
突然冒出的“基孔肯雅热”是啥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来,基孔肯雅热牵动着很多人的目光。

7 月 20 日下午,广东佛山市召开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截至 7 月 19 日,佛山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1873 例,其中顺德区 1790 例。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据介绍,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主要流行于冬季气温在 18 ℃以上的非洲、东南亚、南美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该病临床症状以突然发热、皮疹及关节痛为主要特征。基孔肯雅是坦桑尼亚的 swahili 语中 Kimakonde 一词的英译,原意为 " 弯曲 "" 发生弯曲 "" 变成歪扭 " 或 " 屈肢疼 " 之意,形容患者因关节疼痛而弯腰曲背、蜷缩身体的特征体态。

夏季是蚊虫活跃的季节,也是蚊媒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时节。除基孔肯雅热外,夏季也要警惕登革热,这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是我国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基孔肯雅病毒和登革病毒主要通过媒介伊蚊叮咬吸血进行传播,在我国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其传染源均为患者、隐性感染者以及非人灵长类。

上海市疾控中心提醒,人群对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部分感染者为隐性感染。

两种病毒感染后的区别在于:登革病毒感染后,对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可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不能形成有效保护,再次感染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可增加重症风险;基孔肯雅热病毒感染后,人类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但抗体滴度会随时间逐渐下降。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是由伊蚊传播的疾病,因此只要防护蚊虫叮咬就可以大大降低此疾病的感染概率。

首先,市民前往非洲、东南亚等地区游玩、工作前,可先了解当地的疫情流行情况(电话:021-62688851 或拨打 12360 转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在旅游目的地户外活动前,可在暴露皮肤涂抹驱避剂(驱蚊液)。

住宿时选择能提供纱门、纱窗、蚊帐、蚊香、杀虫气雾剂等物品的旅社、酒店。如需要露营,可使用专业的防蚊服或蚊帐,这些织物往往经过卫生杀虫剂的处理,有更好的防蚊性能。

回国后一旦出现高热、关节疼痛、皮疹、恶心、呕吐等症状请及时去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

要注意的是,上海虽然不是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疫源地,但每年疾病输入风险较高,建议大家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降低蚊虫密度,防止本地化传播。

伊蚊通常孳生在小型积水容器中,如花盆托盘、水缸、轮胎、一次性闲置容器等,应定期清理家庭环境中易积水的容器,让伊蚊无处生长。

市民家中的储水容器应严密加盖,防止伊蚊产卵。

种植水生植物的花瓶等容器应 5 天到 7 天换水,冲洗植物根系,彻底洗刷容器内壁。

废弃轮胎应叠放整齐并存放在室内或避雨的场所,如要堆放室外,要用防雨布严密遮盖,不积雨水。如不能有效遮盖,可对废弃轮胎进行打孔、填砂等处理。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传染病 非洲 东南亚 杀虫剂 坦桑尼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