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空降一匹黑马,沂蒙山走出来的房主任讲着朴素的农妇故事,一通乱杀。
短短 5 分钟,全是地狱笑话。
她讲婚姻中的暴力,矮小的 " 柯基 " 前夫打不过她,就伙同公公一起动手。
《喜剧之王单口季 2》
讲父母的封建。
懒惰、暴力、赌博、出轨,竟没有一个是离婚的 " 正当理由 "。
《喜剧之王单口季 2》
也讲自己的重生。
她的新生日是 4 月 8 号,那是她成为脱口秀演员的日子,也是她苦熬 30 年后终于拿到离婚证的日子。
《喜剧之王单口季 2》
现场掌声雷动,大喊 " 冠军 ",观众们边笑边哭,为这个 50 岁姐姐的改命壮举而欢呼。
很多人说房主任是脱口秀界的苏敏,又上演了一场 " 出走的决心 ",但其实,她身上不止有苏敏的影子,还写着许多人,类似的命运。
这是几代女性共同的故事。
如果你了解了房主任的过去,就会自然想到另一个农村女人,刘小样。
她们同样在农村度过漫长岁月,却也同样与农村格格不入。
她们都爱读书、爱思考、追寻自我,也同样陷于妻子、母亲的身份,在长时间的不满足里,被迫停滞不前。
房主任从小就爱看书,连药品说明书都逐字读完,可苦于家中拮据,到结婚时婆家给了一笔定亲钱,她才人生第一次有钱买书。
别人都买衣裳、首饰、自行车,只有她,去书店买了一大摞书背回家,其中那本《红楼梦》反复看了几十遍,翻到破烂不堪。
生活中的房主任;《喜剧之王单口季 2》
她心中有不熄灭的文学诗意,手头也有做不完的家务琐事。
结婚就有了大女儿,刚带大一点又生了小女儿,后来是公公脑梗瘫痪,她一个人贴身照顾,一边给孩子洗尿布,一边给老人喂饭擦身,同时还要种好家里的田地,养活毫无助力的丈夫。
等小女儿上了幼儿园,她才出去打工,偶尔看看外面。
等回头一看,这样分身乏术的日子已经过了快 30 年。
时间就这样在履行母职、侍奉长辈中慢慢在原地蹉跎掉,房主任说," 没有别的办法,就是圈在一个村子里 "。
《喜剧之王单口季 2》
房主任被圈在原地到不了远方的无奈,也是刘小样当初的苦闷。
她被困在八百里秦川一望无际的平原,生活跟地势一样单调平淡,身边的人过着差不多的日子。
有新衣穿、有新房住已莫大满足,他们结婚生子、打牌闲聊,遵守着某种约定俗成的规矩," 不可以太张扬,不可以太个性,不可以太好,不可以太坏 "。
但刘小样不一样,她觉得自己被困住了。
她的心没有遵守规矩,她想看书,家里没有书就 " 读 " 电视," 读 " 广播,她想知道很多很多知识,想冲破身边固化的一切,抵达村子之外的世界,过一种精神充实的人生。
《半边天》
别人在这平淡中感到满足,她在这平淡中更不安、更痛苦、更沸腾。
那时穿一身红衣的刘小样不知道是什么在不断驱使、支撑自己向外走,后来她明白了,那东西叫 " 自由的思想、自主的精神 "。
时隔 23 年再次接受采访的刘小样;《她的房间》
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黄灯在《大地上的亲人》中用一个词形容农村中众多相似的命运:天聋地哑——
" 他们越是活得坦然而毫无欲望,越是对个人命定的困境毫无感知,越是对生活没有过多的希望,我就越感到这种命定的生存是多么残酷 "。
但房主任和刘小样旺盛的生命力刚好在这反面。
她们有强烈的求知和改变的欲望,对自己的困境和痛苦有深刻感知,而且,直到人生下半场,她们从未对既定的命运低头。
农村生活的闭塞、平静、单调与她们自由、锐利、滚烫的自我不断碰撞。
她们一定会出走,只是或早或晚而已。
婚姻没有成为刘小样实现自我的阻拦,却差点要了房主任的半条命。在这一点上,房主任像足了苏敏。
她们两人,当初同样为了逃离原生家庭,草率走进了一段开局已错的婚姻。
同样被持续的语言和身体暴力攻击几十年。
同样被折磨得面目全非,又因种种原因不断拖延离婚的决定。
也同样在狠狠脱了一层皮之后才得以离婚脱身。
房主任在家庭中所遭受的暴力,不是段子所说的她把前夫和公公打进了医院。被打得满脸青紫不褪的,其实是房主任。
《喜剧之王单口季 2》
刚结婚不久,房主任就想离婚。
婆家重男轻女,差点把她刚出生的大女儿送人,前夫打人、赌博、懒散还一天到晚喋喋不休。
但父母一次次阻拦,她无处可去又心疼女儿,只能回了婆家接着过日子,直到她的身体被糟糕的婚姻拖垮。
30 年婚姻换来一身的病,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肾囊肿、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 …… 能得的病她几乎都得了一遍。
所以,她离婚是退无可退,为了保命。
即便如此,离婚也没那么容易,她放弃了房子和为数不多的财产,带着两个女儿净身出户才拿到一张离婚证。
30 年付出的所有劳动,种的田地,盖的房子,全部清零。
大家都为她的离婚鼓掌,因为都知道这背后的暴力与不公、忍耐与委屈。
《喜剧之王单口季 2》
而对于这些习惯了忍耐的女性,直到忍无可忍,才有触底反弹。
苏敏也同样如此。
她和前夫结婚 36 年,名义上是各自管钱的 AA 制,其实苏敏做饭、打扫、带孩子付出的全是无偿劳动。
前夫平时习惯对她冷嘲热讽,也动手摔东西打过人,日常中又格外算计,连餐桌上都要迁就他的口味不能有一点辣椒。在这样让人窒息的有毒婚姻里,苏敏确诊了中度抑郁。
《她和她的故事》
她离开的决定,一拖再拖。
起初是因为女儿还小,她想等女儿再长大一些;女儿长大了又等她结婚,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不会被婆家嫌弃;后来女儿有了孩子,又等女儿的孩子再长大一些;直到外孙上了幼儿园,又因为疫情接着拖延 ……
拖到一天都再也忍不下去,她终于开着自己的车,痛快出走。
至于离婚,她转账 16 万之后前夫才同意。直到婚姻存续的最后一刻被吸了大口血,苏敏才得自由。
她说,这是 " 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可错的人,从来不是她。
苏敏和房主任的婚姻太像,开场的草率,中途的伤害,结局的断尾求生,如出一辙。连因为养育儿女被困在家庭里的细节,都那么像。
是女性的命运太相似,还是婚姻的面孔太雷同?
而有一点能够确信,在此般的婚姻里,女性是更容易陷入泥淖的那一个。
不得不说,房主任、苏敏、刘小样所经历的创伤和困境,是众多女性的共同经验。
无论是在农村、城市,不管条件是贫穷、富足,在不同的家庭,女性的个人和婚姻脚本写着类似的起承转合。
永远追寻热烈爱情的余秀华,结束第一段婚姻时给了前夫 15 万,才换得自由。
离婚后她写:
" 这一辈子,我从来没有什么梦想,也对生活没有指望。如果一定要说出一个,那就是离婚。这几年的幸运和荣光,最好的事情就是离婚。"
至于第二段婚姻的不堪,更是曝光在公众面前,那个一开始体贴无比的年轻男人一样对她扬起了巴掌,暴力和撕扯之下,婚姻只维持了半年。
亲身历过这两次劫,她已经看清真相:
" 结婚证很容易拿,离婚证很难搞定。我都考虑清楚了,我不会那么轻易地再走进婚姻。"
《摇摇晃晃的人间》
在河南,另一个农村女性韩仕梅,也是诗人。
她因为 3000 块的彩礼被父母逼着进入一段包办婚姻,婚后,她要打工还这婆家借的 3000 块高利贷,要忍受丈夫的言语打压、身体暴力。
她把痛苦写成诗歌,从田间地头走上了联合国活动的演讲台。
后来她无法再忍,提出离婚,想用 20 万换一张离婚证,丈夫不同意;鼓起勇气提起离婚诉讼,又因为不想影响女儿高考而撤销。
《出走的决心》
身为妈妈,软肋很多,脱身很难。
在东北,王濛的妈妈张晓霞,也经历了婚姻的创伤。
她因为没生出儿子,在家族里抬不起头;被丈夫暴力对待,只是隐忍沉默。
她像极了那种停在原地 " 不进步 " 的妈妈,以忍耐的姿态全力托举起女儿。
《人物》
就算在精英家庭,女性也一样面临着些许困境。
《十三邀》中张赞英,说出了成功男人背后女人的难言之苦。
她丈夫曾孝濂是知名的画家,她是包办他生活一切事务的妻子,拿纸笔画具,做一日三餐,早年捡柴劈柴买煤砸煤的累活儿也都是她一个人在做。
她是围绕丈夫转动的卫星,而丈夫这辈子只用做一件事,专心画画,
张赞英被死死地困在家庭里,所有的时间、精力都耗在丈夫身上,无处可去。
《十三邀》
更令人叹息的是,张赞英原本是一个植物学家,有工作,有理想,却因为婚姻搁置,直到白发苍苍之时她为自己哭泣:
" 最后我一事无成,好委屈啊。"
大好的人生、最初的抱负就这样白白荒废,以自己为薪柴,托举起丈夫成功的一生。
她说如果有来生,她绝对要走自己的路,有一份工作,绝对不再和丈夫在一起。
《十三邀》
从房主任、苏敏,到余秀华、张赞英,看到她们被困在原地,要耗费巨大的能量才能出走,甚至到最后也无法出走的境遇,很多人会想到自己的姐姐、妈妈、奶奶、姥姥 ……
因为这种被困住的感觉她们要么经历过,要么旁观过。
家庭的劳动,天然的母职," 好女人 " 的规训,社会的凝视,一张无形却密不透风的网时刻紧紧将她们束缚,而她们也被迫或主动地内化了这些要求。
《喜剧之王单口季 2》
从女子必须结婚、无法离婚的詹周氏的年代,直到一百年后的现在,仍有那么多女性被困在名为传统的围城。
那些虚无的偏见,成了她们人生中横亘着汹涌又暗藏危险的河流。
《酱园弄悬案》
但仍有一些女人蹚过了这条河,乘上了自己的涉度之舟。
就像在家庭中除了女儿从没任何支持者的房主任,被俱乐部的老板李波托举着学了脱口秀,一步步实践着觉醒,有了离婚自由——
" 环境改变人,会催发女性觉醒。比如我,在村里我说我想离婚,我就是十恶不赦的房金莲。在外面我讲到我离婚了,现场观众都会有掌声。"
而她的女儿,将会过上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她支持女儿拥有绝对的婚姻自由。
《喜剧之王单口季 2》
想到了唐香玉对三姨的改变。
从前三姨总催她结婚,觉得不结婚的女人不完整,这次三姨给她写了一封信:
" 三姨也是这样过来的,以为都得这样,你父亲母亲也是这样,我们总觉得这样安稳、安全、不出错、不被笑话,直到你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冲击 ...... 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崭新的人生之路。"
唐香玉三姨给她写的信
女性们不断讲述,就是为了让那些大家习以为常的事,可以 " 不都这样 "。
还有用贞操和欲望的段子炸场的步惊云。
她通过讲述来让大家脱敏,是希望女儿这一代能过得更轻松一些。
《脱口秀和 ta 的朋友们 2》
也许,以前这世界对女性来说,似乎是有边界的。
但现在,她们走出了小村庄、走出了 " 难以挣脱 " 的家庭。而后,她们讲述这一生的起伏,用语言让不同年代的女性对彼此的命运感同身受,结成另一种意义上的命运共同体。
就像房主任到了上海,看到节目组里的工作人员有那么多年轻女孩,她好感动," 这个社会还是进步了 "。
最近,她登上了上海街上的大屏," 祝你拥有平静而又幸福的一天 " 这句话抬头可见,你看,一个人女性不出走,都不会知道自己可以抵达这么远的地方。
这一次,我们看见了房主任们,看见了台上握住话筒大声欢笑的女人。
同时,我们也要看见那些在阴影中一言不发的女人,一起感受同一种呼吸,共一种命运。
祝愿姐姐们、妈妈们、奶奶们、姥姥们,可以拥有平静而又幸福的每一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