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刻度Znkedu 前天
上市失约,终成魅族心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图源:魅族官网

上市比唐僧取经还难

撰文 / 陈邓新

编辑 / 黎文婕

排版 / Annalee

近来,魅族的关注度高居不下。

魅族 IPO 六年之约到期,目前仍无下文;星纪魅族科技公众号变回 " 魅族科技 ",引发互联网热议,官方回应无需多想;魅族 22 预热不断升温,在小屏旗舰赛道愈发拥挤的背景下能不能打成为外界关心的话题 ……

不难看出,魅族处于多事之秋。

魅族奔赴资本市场,为何道阻且长?汽车手机生态联动,为什么这么难?魅族 22 可以成为破局的关键抓手吗?

" 华小魅 " 的故事讲不下去了

魅族,不再意气风发。

早在 2016 年,魅族创始人黄章现身公司年会时,提出 " 稳增长,创利润,挺进 IPO" 的目标,拉开了魅族奔赴资本市场的序幕。

彼时,魅族希望在小米之前抢先上市,谋求更高的生态位。

然而,不久之后,魅族走上了下坡路,销量持续下滑,而小米 2018 年成功赴港上市,反而走到了前头。

危机感之下,魅族毅然寻求融资,以延续生命

企查查的数据显示,成立于 2019 年 3 月 26 日的珠海虹华新动能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成为魅族的 " 白衣骑士 ",目前为武汉星纪魅族科技有限公司第四大股东,持股比例为 3.0972%。

虹华基金具有国资背景

需要注意的是,虹华基金对魅族的奥援并非没有要求。

魅族 2019 年的公司章程第十六条约定:" 如果公司在 2025 年 6 月 30 日仍未完成合格 IPO,虹华基金有权向第三方转让其持有的公司股权。"

换而言之,虹华基金给了魅族六年的上市缓冲期。

" 子弹财经 " 曾报道,魅族之前急于寻找融资一部分是为了自救,另一部分是要尽快 IPO," 以后的钱可能更多的是花在刀刃上,而不是刀把上 "。

这之后,魅族放弃传统的 " 机海战术 ",走上 " 小而美 " 的差异路线,虽然无法重返巅峰,但也占据一席之地,而赴港上市的消息也时不时有所流传,却最终没有如约完成。

之所以如此,与 " 华小魅 " 车圈二度对决的故事讲不下去,息息相关。

近年来,汽车与手机相互借势、价值交替升级被业界津津乐道,华为 Mate 60 手机与问界 M7、小米 15 Ultra 与小米 SU7 Ultra 都是典型案例。

《智能汽车人机交互产业报告》显示,随着消费者对汽车需求层次的提升,人车关系发生了阶段性变化;其中人车智能交互系统承担着重要作用,主机厂及系统集成商也从消费者应用场景、情感需求角度出发,构建有效的人机交互体系。

此背景下,吉利牵手魅族,意欲成为第三极。

前任星纪魅族集团董事长兼 CEO 沈子瑜曾夸下海口:" 华为、星纪魅族、小米打造的三个 OS 体系,代表了汽车 3.0 时代的玩家。"

甚至,魅族宣布直接造车,首款汽车 MEIZU DreamCar MX 被其称之为 " 为魅友们打造一款专属的 Dream Car"。

简而言之,魅族试图效仿华为小米,汽车手机两头抓。

问题在于,理想没有走进现实,魅族赋能汽车的 FlymeAuto 虽然可圈可点,但手机市场份额没有太大起色,依然在 Others 之列,而 MEIZU DreamCar MX 似乎没有实际量产。

IDC 的数据显示,2025 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 6900 万部,同比下降 4.0%;魅族所在的 Others 出货量为 1380 万部,同比减少 4.9%,呈现继续萎缩的势态;" 魅族科技 " 官方微博透露,截至 2025 年 5 月,FlymeAuto 合作车型总销量超过 116 万辆。

图源:IDC

这意味着," 华小魅 " 的提法,或许是一厢情愿

关于此,从换帅就可见一斑:沈子瑜 2024 年卸任,苏静成为魅族新的 " 掌舵人 ",被寄予打赢硬仗的厚望。

一名市场人士告诉锌刻度:" 吉利与魅族传递出优势互补的信号,但前提是魅族要做大做强基本盘,这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考验。"

魅族 22 胜算几何?

作为魅族的基本盘,手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摆脱 " 小众 " 的标签,魅族一直在努力寻找破局的方向,以求重返 TOP 5 序列,最新的动作是瞄准小屏旗舰赛道。

公开资料显示,将于盛夏正式发布的魅族 22 是一款 AI 小屏旗舰手机,其机身宽度仅 71mm,刷新安卓阵营小屏手机纪录,被内部称为 " 理想形态手机 " 的跨时代产品。

魅族 22 概念图

复盘来看,相当长一段时间,小屏手机并不受待见。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 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小屏遭遇了‘续航、轻薄、影像’不可能三角,所以大屏一度才是主流审美,但随着软硬件技术的迭代打破了不可能三角,现在大屏该有的小屏也有了。"

通俗易懂地说,减配、缺失与降级,不再是小屏手机的关键词。

譬如,为了追求轻薄,小屏手机以往不得不放弃旗舰级影像,成为一个先天不足之处,随着工艺与设计的焕新,小屏手机的枷锁被打破,OPPO Find X8 借助倒置潜望长焦大大减少了镜头模组的体积,从而达到轻薄的目的。

再譬如,由于机身内部寸土寸金,牺牲电池容量成为以往小屏手机不得已的选择,长续航成为长期的痛点,但随着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升,上述问题迎刃而解,一加 13T 搭载了 6260mAh 的冰川电池,成为全球首个电池容量突破 6000mAh 的小屏手机。

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表示,小屏旗舰手机的含金量十足,既要性能强悍,又要便于携带,还要手感舒适,更要高性价比。

这对魅族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 雷科技 " 表示:" 魅族 22 选择的是手机市场中的地狱难度赛道——小屏手机。虽说现在小屏手机确实已经成为主流,但想要做好一台小屏手机的难度可一点都不低,它可不只是把屏幕尺寸缩小就完事了,需要厂商拥有深厚的设计和堆叠功底,不然只能做出一台毫无亮点甚至翻车的小屏手机。"

除此之外,魅族 22 的另外一个卖点 AI,也值得商榷。

虽然 "All in AI" 成为魅族的核心战略,但无论是资金与人才,还是数据积累与技术储备,魅族相较行业的头部玩家,都没有明显的优势。

图源:魅族官微

以荣耀为例,截至 2024 年,荣耀 AI 研发费用累积已达 100 亿元,AI 专利成果超 2100 项,实现 600 类 AI 意图识别。

更为重要的是,华为、小米、vivo 等纷纷推出了自研大模型,并接入各自的手机操作系统,魅族虽然从 Flyme OS 迭代至 Flyme AIOS,但并没有自研大模型,而是依赖第三方企业提供基座模型。

如此一来,自然缺乏吸引力。

魅族 Lucky 08 上市之后,AI 搜索、AI 笔记、AI 接听、AI 通话总结等功能平平无奇,且有用户质疑所谓的创新是对其他品牌手机的功能缝合。

" 青橙财经 " 表示:" 作为只有一个口号而缺乏 AI 积累的边缘企业,魅族显然更没有对 AI 的主控权。AI 技术对手机的加持,也很难产生质变。"

总而言之,魅族在小屏手机这个细分赛道上能否分一杯羹,还需要继续观察,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魅族向资本市场借力的算盘落空了,今后重振手机业务会更为艰辛,这考验着管理层的智慧。

那么,魅族要更加努力了。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魅族 基金 ipo 小米 资本市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