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电影 前天
张子枫最好一次表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00 后小花小生开始闯荡欧洲三大。

今年有刘浩存、文淇《想飞的女孩》入围柏林,易烊千玺《狂野时代》入围戛纳。

还有张子枫颠覆性出演——

花漾少女杀人事件

新人导演,入围戛纳双周。

目前上映 5 天,票房只有一千多万,但 Sir 却觉得这是暑期档的一部惊喜。

一部好电影,讲出来的部分精彩,只算完成了一半。

另一半是交给观众思考的,也是给影评人的。

看预告,容易让人联想起《黑天鹅》。

同样是 "AB 角之争 ",同样是完美主义强迫症,芭蕾和花滑也都旋转跳跃。

但故事并不一样。

如果说《黑天鹅》是自我的分裂,那么《花漾》则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侵蚀。

电影开场,一个镜头就定下生死。

两个冰场上的少女——

江宁(张子枫 饰)蹬着锋利的冰鞋。

钟灵(丁湘源 饰)脖子翻开刀口,血液混着冰渣蔓延开来。

她杀她,为什么?

时间向前推移。

矛盾并不在这两个女孩身上,钟灵不过是被 " 殃及池鱼 "。

江宁,从小是好苗子,拿下青少年冠军,她的教练,也是母亲(马伊琍 饰)把全部的希望都投注在她身上。

但花滑这个项目," 花期 " 极短,20 岁可能就是高龄选手了。

眼看江宁快要成年。

她的职业生涯,要么速成,要么很快陷落。

恐惧,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心态崩了的江宁,总是一滑就摔。

别说拿奖,发挥都成问题。

她向母亲求助。

但身为教练的妈妈,不仅没有安慰女儿,反倒将目光投向别处——

一个更年轻的素人女孩。

她叫钟灵,是个天才。

钟灵闲暇时来冰场打工,偶尔上冰滑着玩。

她人如其名,灵动轻盈,哪怕摔倒也不放在心上,总是眉飞色舞去犯错。

江宁羡慕她。

起先,这种羡慕促成连体婴般的友谊。

但当妈妈发现钟灵的天赋后,渴求冠军的她如获至宝。

钟灵被她带回家,和江宁同吃同住。

在一起训练后,钟灵的松弛感,渐渐变成江宁的耻感。

结局我们都知道——无法忍受母亲的关注、教练的押宝、夺冠的希望这一切被钟灵夺走的江宁,选择了杀人。

她以为解决掉敌人,战场便也不复存在。

殊不知,年轻是运动员的资本,也是人最后的天真。

《花漾少女杀人事件》的英文名,是 Girl On Egde。

一语双关。

Edge 有边刃的意思,而花滑,本来就是刀尖上的舞蹈。

同时,也代表江宁的情感处于崩溃的边缘——

爱与恨、妒忌与羡慕、成功与失败、舒适区和生长痛,都能算作主体。

但注意。

girl 没有用复数。

那么,这个女孩指的是谁?凶手江宁,还是受害者钟灵?

Sir 更想给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

全片除了江宁和钟灵以外,还有一个一直没长大的女孩——王霜。

没错,既是母亲也是教练的她,不是江宁的陪衬,电影多次强调了她的名字。

首映礼上,马伊琍这样定义王霜与江宁的关系——

母女关系应该是四种亲子关系中最难的一种

因为母女关系基本上就是一个相爱相杀

而且王霜(母)和江宁(女)还有雌竞的成分在里面

母女也会雌竞?

对。

因为这个看似成熟的母亲,人格发育并不完好。

推动所有剧情矛盾的隐藏因素,以及导致江宁和钟灵决裂,命案发生的导火索,并不是江宁钻牛角尖,而是王霜的失职。

她偏心钟灵,苛待江宁,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女儿的不够努力。

王教练想要的是一个冠军

你还能给她拿冠军吗

她年轻时生下江宁,责怪女儿耽误了自己的大好青春;

她让钟灵住进家里,用无处不在的竞争维持女儿对失败的高度应激;

江宁需要的是妈妈。

但王霜需要的是继承人。

她可以给女儿亲情的温暖,前提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是一个精彩程度不亚于江宁的角色。

人的慕强,女性的敏感,长辈的包办和上位者的高压。

王霜是三个人食物链的顶端,也是女性不同特质的最小公倍数。

剧中有两幕——

王霜和江宁一起泡澡,王霜泡热水,江宁给伤口镇痛,泡的是冰水。

没一会儿女孩就受不住,提出要去热水桶,王霜同意了。

母女俩挤在狭小的浴桶里相视而笑,这是全片为数不多的温馨时刻。

但另一幕。

杀死钟灵后,江宁和王霜在车里对峙。

外面是哗哗的暴雨,两人不仅是女儿和母亲,也是惊魂未定的凶手和共犯。

气氛截然不同的两幕,却共享了同一个意象——

水。

Sir 想起罗伯特 · 奥尔特曼的《三女性》,同样是用三个人讲述女性的三种侧面,同样以水作为意象,承担角色过渡的桥梁。

王霜与江宁既是母女,也是跨越时空的对手。

一个不允许年轻的自己第二次失败,一个对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 的未来,充满同样心比天高的失望。

水是镜子。

两人互相在对方身上照见不满意的自己,越照,心理就越变形。

- 你妈挺疯的呀

- 教练都这样

- 你妈是我见过最疯的

- 江宁,不是所有人都要跟你争的,你太紧绷了

水是生命的起源(羊水)。

浴桶那幕就是证明。

它隔离开女儿和母亲,但也将她们紧紧包裹在一起,无法切割和分离。

明示着这样的厮咬与纠缠,注定要持续一生。

- 你现在只剩我了

我这个陪练

最后呢?

水也是冰与火的汇合的结果。

脚在冰上踩得越稳,心里的火就烧得越旺。

在冰与火的边缘挣扎的女孩,才是真正的 girl on edge。

爱是消弭的恨。

母和女,你和我,其实谁都没办法真正杀死对方,因为被对方影响的那段生命,都已经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

所以电影最痛的那一幕,少女杀人,真正的答案,其实是少女自救。

两个不自知的病人。

一段典型的东亚母女关系。

不论哪种,只有脱胎换骨的大出血,才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可能。

豆瓣上,《花漾》的评分不乏大量的四星五星,映后更是有增无减。

作为青春片,它并没收到多少期待。

但也因为低期待。

好评,也都来自观众诚实的 " 意料之外 "。

马伊琍,像王霜一样身兼两个身份,演员和制片人。

在她看来——

《花漾》真正的底色不是疼痛与美丽,而是鲜血淋漓与掩耳盗铃。

这是青春片?

分明是现实主义。

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几乎在中国的电影叙事中没有的一段

讲母女之间的非常深刻的爱恨

大家会先把眼睛看到那个受伤的孩子

但是你没有看到那个孩子受伤

他病了是在替家里的人生病

谁是杀死钟灵的凶手?

江宁吗?

可她在举起屠刀前,分明也是一个好孩子。

只不过,她的善良不是妈妈想要的,也不是赛场和金牌所需要的。

于是在冰场上长大的青春,自然而然也生长出冰冷的功利性。

青春本身没有好坏。

但当一片土地的成功只有一种写法时,所有人的生长路径,也只能是单行道。

另一位制片,也是熟面孔,陈正道。

他在《盛夏未来》与张子枫合作,靠一个意义复杂的 " 吻 ",火出了圈。

陈正道擅长的。

是用人人都能看懂的青春戏码,讲人性的五光十色。

有直女和取向探索阶段的男孩接吻的争议,也有不完美的都市女性群像。

到了《花漾》更是如此。

江宁与钟灵,不是七月与安生,也不是 1.0 版本的疼痛与狗血。

它要表达的不是雌竞,也不是成功学,而是一个 " 反励志 " 的究极大杀招——

胜利。

不是通向自我的道路。

不论和同性争,和自己争。

还是和这个社会大多数人的价值观争,都是。

只不过这样的想法还太过冒险,太与众不同,与主流水火不容,只能放在青春片里,被大部分人当做一种可接纳的 " 叛逆 " 存在。

对江宁来说,影响自己成功的东西就要被 " 淘汰 "。

这是母亲教会她的。

她阉割掉自己的少年心气、胆怯、柔弱,都是为了更贴近妈妈口中的胜者。

直到钟灵出现,一个她无论怎么努力修剪自己,都无法超越的天赋体。

在杀死钟灵之前,她的自我就已经被合理化的内卷,挥舞着教育的大棒,将人的价值单一化的评价系统杀死了。

杀人,不过是唯成绩论的社会竞争极端化的呈现——

在有限的位置上,只能 " 你死我活 "。

不是她想杀人。

而是无法与自我和平相处的青春,本就已经是一场无期徒刑。

Sir 不想把《花漾》当成青春片来看。

因为发生在江宁身上的,也有可能发生在每一个自以为成熟的大人身上。

只是越不忍直视的人性,就越得套上一层青春的皮。

国产片。

有多久没有如此前卫的进取了?

前年的《年少日记》——

同样是讲东亚内卷,同样是一个孩子的杀戮和死亡。

但那时的我们总觉得这事发生在香港。

不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国产片和环境,便自带了一层侥幸和滤镜。

但今年有了《花漾》。

这次,终于是我们自己的故事,是原汁原味的本土题材。

在泥沙俱下的院线环境下,Sir 对新表达的出现喜闻乐见——

无论池塘被水藻污染成什么样,总有一尾叫不出名字的小鱼在试图抢跑。

哪怕是青春片。

但青春片又怎么了?

过了十八岁的江宁只是过了青春这道险关。

她和国产电影一样,都有更大,也更前路未知的未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穿 Prada 的南瓜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张子枫 强迫症 杀人 黑天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