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解放桥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亮起,海河两岸的灯光如繁星坠落人间。
昨晚(7 月 22 日),参加 2025 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及配套活动的数十位嘉宾登上游船,开启了一场穿越天津古今的视觉盛宴。微风拂过甲板,手机快门的咔嚓声此起彼伏,一场光影与文明的对话就此展开。
本次海河夜游活动是 "2025 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 " 的重要环节,通过城市景观这一特殊载体,生动展现了 "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 的文明交流理念。活动特别设置了文化讲解、互动拍照等环节,让各国嘉宾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深化对天津城市精神和中华文明的理解。
冬青国:精通中国画的外国人
" 这简直就是一幅流动的图画!" 来自俄罗斯的冬青国站在游船甲板上,不停地调整手机拍摄角度。随着游船缓缓前行,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在她眼前徐徐展开:" 既有东方建筑的含蓄典雅,又有欧式建筑的浪漫风情,天津把两种文明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冬青国是安娜 · 董钦克的中国名字,作为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画艺术家、书画展策展人,她积极促进中国艺术在俄罗斯的普及,在学术、教育和各种展览中推动这项事业向前发展。
" 我很早之前就开始学习中国画,我的老师是顾大明先生,现在我每年都会去看望老师。" 说话间,冬青国打开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向记者展示自己的画作,轻点屏幕,一幅幅水墨丹青跃然眼前,画作配上隽秀的书法,中国画的韵味十足。其中一幅画运用了中国画的技法,画中的景色是俄罗斯的一处景点,冬青国说,这幅画就是中俄文化交融的体现,她还说,绘画是通用语言,每个人都容易理解,中国的文化艺术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从很多方面看,艺术领域的展览和教育项目,在中俄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她很乐于将中国的艺术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叶欣欣:第 15 次来天津了
当游船行至永乐桥段,被璀璨灯光点亮的 " 天津之眼 " 摩天轮成为全场焦点。这座世界唯一建在桥上的摩天轮,在夜空中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 太震撼了!" 外籍专家叶欣欣快步走向船头,让身边的朋友帮她和摩天轮来了个合影。由于自己在北京工作,和天津近水楼台,之前叶欣欣经常来天津游玩。算上这次,她来天津已经是第 15 次了,虽然对天津的景色早已熟悉,但是,每次来天津都会有不同的惊喜。" 天津有很多地方都很吸引我,除了历史文化,建筑风格也极具魅力,在这里可以看到中西融合的设计,比如意风街,我就好比身在意大利…… "
叶欣欣说,虽然北京和天津离得很近,但是两座城市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她认为天津更具生活气息,文化氛围也有其独有的气质,建筑也很有艺术感,这是一座开放,有包容性的城市,她非常喜欢这座城市。
嘉宾留心愿:
计划在天津读博,长期住在这里
夜色渐深,游船驶过每一座桥梁都给嘉宾们带来新的惊喜。当绚丽的灯光在水面投射出五光十色的倒影时,甲板上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嘉宾们感慨道:" 这些灯光不仅是装饰,更是文明互鉴的象征。就像我们今晚看到的天津,既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又拥抱了世界的多样性。"
返程时,嘉宾们仍沉浸在海河夜色中,表示要把在天津的所见所闻带回自己的国家,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立体的中国、美丽动人的天津。嘉宾伊万说:" 天津是一个多元文化交织的地方,天津发展得很快,十年之后一定是另一番景象,我一定会再来天津的。"
" 我很喜欢天津,我打算长期在天津…… " 埃及留学生徐昊阳在天津生活已经快两年了,他告诉记者,他来天津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在已经毕业了,准备继续留在天津读博士,将来计划做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长期居住在天津。(记者 张艳 摄影 记者 胡凌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