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王璐
以港股 18A 规则谋求上市的亏损型生物医药类企业越来越多,杭州德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适生物)就是其中一家。
德适生物近期递表港交所主板,独家保荐人为华泰国际。
招股书及天眼查显示,德适生物成立于 2016 年 9 月,公司为全球的医疗机构、研究机构及企业客户提供智能且标准化的成像设备、模型即服务 ( MaaS ) 云平台以及本地化自训练解决方案。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专注医学影像 AI 行业,专有的 iMedImageTM 具有跨模态预训练架构,使单一统一模型能支持 19 种医学影像模态(如染色体、CT、MRI、超声及病理),并覆盖超过 90% 的临床医学影像场景,包括生殖健康、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放射卫生。
1
收入不错仍持续亏损,毛利率下降
据悉,公司是中国染色体分析 AI 技术的市场引领者。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 2024 年的销售收入计,德适生物在中国的染色体核型分析领域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 30.6%。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 AI 驱动的医学影像市场的市场规模于 2024 年达 24 亿元人民币,预计到 2030 年将增加至 401 亿元,2024 年至 2030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60.2%,到 2035 年将进一步增加至 781 亿元,2030 年至 2035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4.2%。
招股书介绍,公司已成功将端到端的 AI 解决方案商业化。从一开始,AI 产品就是针对特定应用场景设计的,这使得它们在推出后能迅速部署及采用。例如,公司模型服务自 2024 年 9 月上市后于 2024 年产生 1950 万元的收入。
凭借由 41 名专业人员组成的专职销售及营销团队,德适生物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由超过 75 家分销商组成的分销网络,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已覆盖 31 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 400 多家医疗保健中心及医疗机构。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的解决方案于 400 多家医疗机构配置,包括三甲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及保健中心,聘用来自中国顶级医院超过 170 名首席医生及专家。
财务数据层面,2023 年和 2024 年(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分别为 5284.4 万元、7035.2 万元,净亏损分别为 5611.6 万元、4337.5 万元,净亏损率分别为 106.19%、61.65%,毛利率分别为 71.0%、65.5%。
德适生物表示,收入主要来自以下业务分部:基于 iMedImageTM 的分析系统及器械。于管理该业务分部时,收入来自销售 AI++ 智能设备及系统。
模型服务。通过向客户收取使用 iMedImageTM 医学成像 AI 基座模型及 MaaS 技术平台的许可费,从提供 MaaS 模型服务中获得收入。公司于 MaaS 技术平台中集成先进的模型训练工具,支持自训练模型定制,使用户能开发并部署符合其特定需求的 AI 模型。
分析及咨询服务。根据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检测结果向客户(主要是医院)提供咨询服务,从而通过收取服务费获得收入。
至于亏损,公司指出,绝大部分的经营亏损来自与研发项目相关的成本,以及与销售成本、一般及行政开支等相关经营成本。可能在可预见的将来持续产生亏损,且随着扩大产品开发、寻求产品监管批准及产品商业化,亏损可能会增加。
2
现金流持续为负,实控人套现超 6000 万
成本支出方面详细来看,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 2864.4 万元、2551.9 万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 54.2%、36.3%;行政开支分别为 2992.7 万元、2561.8 万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 56.6%、36.4%;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 2191.2 万元、2495 万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 41.5%、35.5%。
此外,德适生物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 610 万元、3210 万元,主要是因为 2024 年第四季度推出模型业务并录得 1950 万元。就公司的模型服务业务而言,授予客户十二个月的信贷期,并根据销售协议分期付款,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由 2023 年的 41 天增加至 2024 年的 99 天,主要是由于贸易应收款项结余增加。
截至 2025 年 4 月末,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中约 350 万元或 46.6% 的已结清。
不过,德适生物的现金流情况不太乐观。报告期内,公司营运资金变动前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分别为 -2623 万元、-843.2 万元,营运资金变动分别为 -2116.5 万元、-2131.4 万元,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4739.5 万元、-2977.7 万元,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 2041.9 万元、1710.4 万元,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消耗至 556.7 万元(未经审核)。
公司表示,2024 年现金流出净额乃主要归因于经非现金项目调整的税前亏损净额 4340 万元,主要包括财务成本 2120 万元,以及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 1040 万元。该金额因营运资金变动而进一步调整,主要包括贸易应付款项增加 2790 万元,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减少 550 万元及存货减少 420 万元。
外界也关注到,德适生物创始人宋宁在递表前持续套现超过数千万。
招股书显示,宋宁直接持股 30.04%,并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德适诺辉及三家投资控股平台(德适诺达、德仟科技、德适诺鑫)合计控制 52.06% 的投票权。德适生物还获得了杭州紫洲、和途六号、国中投资、余杭经开等多轮投资,2025 年 6 月最新一轮增资后投后估值达 25.6 亿元。
招股书显示,2021 年 8 月,宋宁以 900 万元转让 3% 股权至宁波嘉缘;2022 年也有多次转让,包括向丽水金亘(1000 万元,1.45%)、杭州余杭金控(1500 万元,2.17%)及杭州花云(200 万元,0.29%)让股;2023 年,宋宁持股 76.7% 平台德仟科技以 3000 万元溢价转让公司 2.73% 股权至杭州和馥。
3
产能利用率偏低,员工一年减少三成
对于此次上市,德适生物表示,拟将募集资金用于核心产品的研发及商业化、扩大在全球市场的业务、寻求医疗价值链中的上下游参与者的战略收购及投资以及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等。
然而,目前来看公司产能利用率显然不尽理想。报告期内,公司医疗器械利用率分别为 28.60%、52.55%;医疗耗材利用率分别为 18.41%、7.20%;医疗试剂利用率分别为 59.12%、22.47%。虽然这三大业务产能及产量总体提升,但产能利用率仍显得偏低,尤其医疗耗材和医疗试剂还大幅下降。
不仅如此,招股书还显示,2023 年末,公司员工数量为 206 人,而到了 2024 年末,员工人数为 145 人,净减少 61 人,比例近 30%。(港湾财经出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