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报 前天
告别套路!三大运营商官宣:将简化套餐、明码标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国内通信行业长期存在的顽疾不少,想必不少用户都遭遇过这些问题:

资费不透明。用户经常遇到套餐资费不透明的情况,要么被扣费但不清楚具体原因,要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升级套餐。

套餐纷繁复杂。运营商提供的套餐种类繁多,且名称和内容复杂,各类服务内容绑定在一起,年轻人尚且要研究一番,老年人更是难以看懂。此外,一些低价套餐仅支持客服渠道或线下办理,App 页面默认展示高价选项。

套餐捆绑。如所谓 " 免费升级 " 往往捆绑着自动续费条款等,工信部要求清理套餐捆绑,但外包渠道营销骚扰仍是顽疾。

资费陷阱。客服说好的 " 回馈老用户 " 结果却是 " 杀熟 ",推荐的优惠套餐开通之后资费反而高于原套餐。退订受阻。用户在退订套餐时面临诸多障碍,包括复杂的流程和长时间的等待。一些用户表示,在办理套餐后发现费用增加,尝试线上退订时需多次转接客服,或被告知需要支付违约金。

不告知 " 有效期 " 单方面取消套餐。合约才履行一半,套餐却说没就没了,运营商也没有提前告知消费者,消费者不得不更换新的套餐,价格不如原来的套餐划算。

近年来,反映运营商问题的相关投诉比比皆是,无论是投诉平台还是社交平台,以 " 运营商虚假宣传 "" 运营商乱扣费 "" 套餐资费不明 "" 退费维权 " 等关键词搜索,大量维权帖和吐槽帖便跃然屏上。尽管损失的数额不算大,但足以消耗用户对运营商的信任。

这些情况固然需要用户提高防范意识,但 " 病根 " 始终在运营商,即为了漂亮的业绩,将用户权益视为空气,在套餐设计、销售、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目前,针对用户投诉的运营商乱收费的情况,相关方面已经明确表态要整改。

据国内媒体报道称,近日三大运营商联合发力,纷纷表示推进行风纠风,落实 2025 年工信部工作部署,承诺 " 民有所呼、我必有应 ",维护行业生态,切实回应客户关切。

此次行动剑指行业服务痛点:强力整治套餐收费不明、种类繁多杂乱、业务强制绑定、用户申诉处理推诿等痼疾。

移动十项承诺:从消费透明到服务提速

7 月 21 日,中国移动在发布会上推出十项服务承诺,涵盖 " 透明消费,明白办理 "" 主动提醒,放心使用 "" 套餐变更,限时办结 " 等方面。

其中明确:

资费透明公开,用户可通过中国移动 App" 资费专区 " 查看在售资源,未公示不销售;

业务订购必须经客户确认同意,办理后即时发送告知短信;

流量超出套餐后会主动提醒,提供流量套餐封顶服务;

在变更套餐时,无合约约定变更条件的,48 小时内办结;

用户可自主屏蔽境外来电短信;

10085 为移动向用户推荐业务的唯一官方电话号码,可提供 10085 免打扰服务,如接到非 10085 号码的业务推荐,可登录中国移动 App 进行举报,查实后将赠送流量。

联通十六项举措:精简套餐与清晰公示

中国联通在合作伙伴大会期间透露,将从四个方面推出十六项措施。包括:

精简资费套餐的种类和数量,让资费公示分类更清晰。中国联通 App 设立资费公示专区,集中公示面向公众用户的全量在售资费方案。资费公示做到分类清晰、界面友好、表述简明、清晰易懂;

套餐流量超限时,通过短信和电话主动提醒用户。在现有超套封顶的基础上,提供多个封顶阈值档位供选择;

规范营销推广行为,业务协议中的关键要素加黑加粗,便于用户快速识别;

提升骚扰来电的识别与拦截准确度;

提高二次号码一键解绑服务水平,通过中国联通 App、营业厅小程序等多种渠道提供一键解绑自助服务,扩大互联网应用接入范围,增加二次号码标记清除功能,支持常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历史注册解绑。

电信九项措施:规范办理与优化退订流程

中国电信 7 月 20 日宣布,将通过九项措施规范服务、提升水平。其中明确:

电信业务开通须经用户同意,如通过签名、短信回复、验证码等方式确认后方可开通,让用户明白消费;

供流量阈值选择与提醒服务,避免高额费用产生;

理顺业务退订流程,避免用户遭遇退订难;

未公示套餐坚决不销售。

据工信部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 5 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及中国广电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 18.07 亿户,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 6.82 亿户。庞大的用户基数意味着,每项服务改进都牵动广泛利益。

运营商的回应和措施虽然积极,但最终效果还需时间检验,广大用户也表示期待这些措施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空头承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话和流量就像水电一样,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服务。运营商要想赢得市场,就必须把用户权益放在首位。作为消费者,一旦发现被套路,记住这些维权 " 三板斧 ":先找运营商客服投诉,不行就上工信部网站举报,必要时还可以向消协求助。你越较真,运营商就越不敢耍花招。

编辑:cc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中国移动 维权 工信部 虚假宣传 社交平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