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一个毕业季、出游季,让我们一起走进金锁关石林。
01
石林
盛夏来临,暑气渐长。当城市还在被高温炙烤时,关中北部这片山野间,却是风景独好、清爽宜人。
无动力亲子乐园里,蹦蹦云、坑爹溜索等项目,让孩子尽情疯玩。萌宠互动区可以投喂小动物,和可爱软萌的羊驼、小鹿、小兔子等合影。赶海乐园更是让孩子体验抓鱼捕蟹的乐趣,亲子共度欢乐时光。
NO.4 漫游石林,邂逅唯美风景
在石林的小路上散步,亲近自然,治愈身心。天空之境解锁 360 度无死角拍摄,每一帧都能美得当屏保。在这里和同窗好友同框,为青春留下一份独家记忆。记录家庭的温馨时刻,父母平时不爱拍照,也很少出门旅行,这个暑假,用镜头定格他们的笑容。悬崖餐厅美食与美景兼得,和好友坐着聊聊天,喝杯咖啡,享受山野间的自在下午茶时光。知野营地自助烧烤,在自然中畅享西北风味,听着歌,举杯畅饮,相谈甚欢,自由在这里被具象化。不必匆忙赶路,去感受每一段旅程的独特之美。
02
博物馆之旅
欢迎回来,接下来呢我们要跟随电波一起到博物馆里读诗词,触摸历史温度。
在耀州窑博物馆,有一件明代白地黑花双耳大罐,静静伫立,以绘画的形式,讲述着 " 孟宗哭竹 " 的古老故事。这是目前陈炉窑明代人物题材绘画瓷中形体最大的器物,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此罐采用釉下彩绘装饰工艺,在施有白色化妆土的器胎上,用含铁量较高的铁矿石原料入釉绘出图案,再罩上透明白釉烧制而成。罐身肩部以两组开光装饰,一侧绘着变形写意花卉纹,另一侧则是二十四孝中 " 孟宗哭竹 " 的场景。
三国时,江夏人孟宗年少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年迈多病,冬日里想吃鲜笋。可寒冬腊月,哪有竹笋的影子?孟宗焦急万分,跑到竹林中,抱着竹子哭诉心中的痛苦。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须臾间,地裂笋出。孟宗喜极而泣,带着鲜笋回家,母亲吃后,病竟奇迹般痊愈。
罐上的孟宗,身着宽大朝服,头戴高巾,满面愁容,右手扶竹,左手持帕准备拭泪,身后放着提篮,一只鹤展翅飞至篮边。寥寥几笔,将这感人场景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凝视这件大罐,仿若穿越时空,触摸到古人对 " 孝 " 的执着和坚守。古人以孝为基,将其融入生活点滴、艺术创作。" 孟宗哭竹 " 的故事在民间口口相传,被工匠绘于罐身,成为人们时刻铭记的道德范本。
诗词有云:"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孟宗的孝心,在千年时光里熠熠生辉。这件双耳大罐,不仅是精美的瓷器,更是承载着中华传统美德的文化瑰宝,让我们在博物馆中,借由它,感受历史温度,领悟孝道真谛。
03
陈炉古镇
踏入陈炉古镇,恍若步入一座千年未醒的瓷梦。蜿蜒的坡道铺满岁月摩挲的匣钵与瓷片,阳光洒落,折射出千年窑火沉淀的温润光泽。一座座古朴民居依山叠筑,墙面镶嵌着层层叠叠的匣钵碎片,如大地写就的立体史书。俯仰之间,皆是历史的碎片与艺术的低语。电影中那份古朴淳厚的生活气息,在此处触手可及。
陈炉古镇不止于静观,更邀你亲手触碰泥土的温度。古镇深处,古窑炉火千年不熄,正是这份不灭的火焰,煅烧出耀州瓷 " 青如天,明如镜 " 的千古绝响 。步入质朴作坊,指尖在温润陶泥间游走,陶轮旋转之间,一团沉默的泥土竟被赋予呼吸与生命,慢慢舒展成器物的雏形。这是泥土与灵魂的对话,是双手对时间的温柔驯服,更是耀瓷之魂在血脉中的悄然苏醒。在这里,你不仅是访客,更是千年窑火的新一代续火人。《我在耀瓷小镇等你》中那深沉的情感呼唤,正是古镇千年传承的悠远回响。看完电影,思绪万千,这部影片讲述的是爱情故事,表达出来的却是工匠精神,我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坚守,一种心酸。他们的爱情故事不甜美,他们身处在古法技艺濒临失传的时代,千年瓷都,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名窑,陶瓷烧造历史长达 1400 年。一代代匠人俯首于泥与火,守的是技艺,更是对生活本真的敬意与挚爱。陈炉古镇的珍贵,不仅在于那些 " 巧如范金,精比琢玉 " 的瓷器,更在于它是一座依旧 " 呼吸 " 的活态窑场——炉火不熄,匠心永续,日常烟火与千年技艺在此自然交融,书写着 " 活着 " 的陶瓷史诗。我们总是四处寻找情感的安放之地,陈炉古镇,这座被光影深情讲述的瓷都,早已备好泥土和窑火,静等你的到来。你准备好在哪片瓷光里,写下自己的故事了 ?
来源 / 铜川旅游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