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将考虑如何提质增效。
文 / 每日财报 栗佳
空悬 9 个月之后,北部湾财险新晋一名准 75 后董事长。
近日,根据广西投资集团党代会披露的信息显示,原北部湾金融租赁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峰,已完成北部湾财险党委书记的接任程序,同时拟任董事长一职。
在北部湾财险发展的关键节点,林峰履新成新掌门,标志着前任董事长秦敏与总经理王建伟搭档的三年任期正式迎来完结篇章。此前在 " 秦王配 " 期间里,北部湾财险完成重大战略转型,不仅通过精准成本控制与业务结构调整实现盈利反转,承保端风险管控能力也得到系统性显著提升。
而作为新任掌舵者,林峰身上的担子也很重,将面临三重考验,即,如何突破传统车险业务占比过高的困局,构建多元化盈利模式;在巩固广西本土市场优势的同时,如何平衡跨区域扩张的战略节奏;以及如何将前期扭亏为盈的成果转化为可持续增长的动能。这些挑战既是对林峰经营智慧的实战检验,更将决定这家区域性财险公司能否稳步向前。
林峰 " 空降 " 成新掌门,
复合型高管团队配齐
事实上,在去年 10 月份,北部湾财险就曾发布过一则公告,称公司收到董事、董事长秦敏的辞职报告,秦敏因工作调动原因,申请辞去公司所有职务,结束了其在北部湾财险约三年的董事长任期。
根据履历,秦敏是于 2021 年 6 月以拟任董事长的身份进入北部湾财险的,仅过了三个月,其董事长任职资格正式于当年 9 月 7 日获得监管核准。从秦敏过往担任高管的公司背景来看,大多都为地方政府企业任职,且与北部湾财险大股东广西投资集团有关。
而如今,新继任者林峰的任命,同样体现了股东方一以贯之的用人策略和加强对北部湾财险经营管理的意图。公开资料显示,1974 年出生的林峰,曾任广西金融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北部湾金融租赁党委书记、董事长,展现出在金融领域深耕 27 年、兼具管理实操与战略视野的复合型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广西金融投资集团的核心管理成员,林峰担任北部湾金融租赁董事长仅一年时间就闪电转岗,从 2024 年 4 月履新,至 2025 年 5 月底离任,林峰实际在任时长远低于金融机构高管通常三年以上的任期惯例。这种非常规调整背后,暗含着广西国有金融资本布局的深层变革,即通过快速调兵遣将,为北部湾财险这张关键金融牌照注入更具全局视野的掌舵者。
与林峰搭档的是总经理王建伟。这位 "70 后 " 是从学院派转型到保险行业实战派的财险 " 老将 ",今年刚满 54 岁,毕业于湖南大学金融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其早年毕业后就一直留校在金融保险系任教,随后则进入到华安财险工作多年,曾担任过副总裁兼浙江分公司总经理,后转战中民瀚丞保险经纪任副总经理。直至 2022 年 6 月,由市场化选聘至北部湾财险出任总经理,同时还兼首席风险官、合规负责人要职。
当前,北部湾财险核心管理团队由七人组成,形成 "1+2+2" 的梯次配置:即一位总经理、两位副总经理、两位总经理助理,辅以财务条线与风控条线的专业负责人。具体成员包括:总经理王建伟;副总经理汪洋、苏万治;总经理助理农永坚、葛锋;财务与投资条线负责人宁园园;以及审计责任人杨敏。
我们还发现,该公司管理架构呈现显著的多维复合特征,除总经理王建伟身兼数职外,两位副总经理中,汪洋创造 " 一岗三职 " 纪录,集首席信息官、董事会秘书、首席风险官于一身,凸显其跨职能协调能力;苏万治在集团战略与区域落地间架设桥梁,兼任广西分公司总经理,形成 " 总部 - 分支 " 联动管理。此外,总经理助理葛锋作为管理梯队新生代,以 "80 后 " 身份成为团队最年轻成员,彰显人才梯队年轻化趋势。
北部湾财险这种 " 多线并轨、老带新配比 " 的管理团队配置,既保证核心管理层的经验传承(如 70 年代生人占比超 70%),又通过葛锋等新生代管理者注入创新活力。尤其是汪洋所肩负的信息科技与风险管控双重职能,恰也呼应了当前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合规经营的双重挑战,体现出战略岗位设置与行业趋势的高度契合。
车险和农险撑起半边天,
业绩稳定性待加强
从业务范围看,北部湾财险覆盖车险和非车险两大业务,但车险业务收入贡献持续在 4 成以上,2024 年更是提升到 49% 左右,是公司非常重要的业务。
且要注意,这几年北部湾财险在保持车险业务基本盘不变情况下,加大了对发展较快的非车险拓展,以保证保费规模的增长,尤其是农业险,如今在其总保费收入占比上已经突破 30%,为公司业务发展的第二支柱。但因为已成存量市场的车险业务仍占大头,北部湾财险虽然凭借区域性优势保持了财险保费增长,但增速却放缓了。
数据显示,2024 年北部湾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 38.39 亿元,仅取得 2.96% 的微幅增长,增速较上一年度的 3.59% 下降了 0.63 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其保费收入达 10.43 亿元,同比下降了 1.53%。
拆分业务具体来看,2024 年以来,北部湾财险加大对优质车险业务的拓展力度,带动保险业务收入所有增长,公司车险业务占比有所提升。去年其实现车险业务保险业务收入 18.79 亿元,占保险业务收入的 48.94%。
2024 年北部湾财险实现非车险保险业务收入 19.60 亿元,占保险业务收入的 51.06%。其中,农业保险规模有所回落到 11.52 亿元,同比下降 4.87%,占比降至 30.01%;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险规模也有所下降,分别为 1.20 亿元和 1.15 亿元;但是责任保险和货运保险规模却意外取得了不错增长,分别达 3.36 亿元、1.16 亿元。此外,2024 年其他财产险种业务规模因占比较小,对公司保费收入的贡献度不大。
事实上,作为由广西金融投资集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 13 家区内外大型企业共同发起的全国性法人保险机构,北部湾财险相当于有地方国资信用 " 背书 ",财险发展不错,市场占有率基本保持稳定,在广西 24 家财险公司中排名第 4 位。
但即便如此,过去十年间,北部湾财险虽然多数年份保持盈利,但累计净利润尚不足 1 亿元,盈利能力较为薄弱,尤其是在 2021-2022 年,北部湾财险连续两年亏损超亿元,但好在随着秦敏和王建伟搭档组成的新领导班子上任后,通过实施精细化核保、严控理赔水分等铁腕改革举措,推动公司重返盈利轨道,2023-2024 年及今年一季度,北部湾财险连续实现稳定盈利,分别为 0.46 亿元、0.61 亿元、0.1 亿元。
进一步探究,我们认为,北部湾财险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不错的盈利势头,但还远未到可以高枕无忧的地步,基本盘车险和非车险业务所面临的挑战一个都不小。
车险业务方面,随着新能源车的补贴推广销售,车险中新能源保险增加;但因为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等部件价格高昂,维修和更换的成本较高,以及相较燃油车高出 10 个百分点以上的出险率,使得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高于燃油车。此情况下,包括北部湾财险在内的财险公司都面临盈利下滑挑战。
非车险业务方面,2024 年北部湾财险保费收入居前五的非车险业务中,仅有农业保险实现了 0.71 亿元承保盈利,其他险种(责任保险、意外保险、货运保险)均为亏损,且亏损幅度较大,同时这些偏市场化的业务常年处在承保亏损阶段。
也就是说,即便像农险这样的政府类项目盈利较好,但受限于其非车险发展时间较短,数据与经验相对不足,叠加目前多个非车险的行业赔付率高于 100%,处于亏损状态等因素综合影响,北部湾财险以上非车险业务在去年总计依旧承保亏损了 0.78 亿元。
这无疑凸显了当前北部湾财险虽然在广西财险市场占据了很重要地位,但在生命周期尚短的非车险业务上或还处在探索积累阶段,可能受到了数据资源不足、所承保行业认知与经验不足的制约,其盈利能力还不够稳定。
财险公司盈利情况又与成本息息相关,如果综合成本率超过 100%,意味着险种将出现亏损,因此比较考验保司的战略能力、风险定价能力、精细化管理能力。这就要求北部湾财险要做好风控,做好对不同险种的发展策略,从而控制赔付率与费用,进而控制综合成本率。
但现实情况却并不如人意,数据显示,2024 年,北部湾财险综合赔付率为 69.71%,综合费用率为 30.95%,综合成本率为 100.66%,综合成本率有所上升,较上年末增长 1 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其综合赔付率和综合费用率不降反升,分别增长至 70.52%、31.65%,致使综合成本率继续承压上行,较年初增长了 1.5 个百分点至 102.16%。
以上意味着,北部湾财险当下已陷入 " 保费规模扩张,但赚钱能力却难稳健 " 的困境,未来转向 " 提质增效 " 至关重要,这或许是林峰履新后所要解决的 " 头等大事 "。
内外部挑战犹在,
考验林峰战略定力
关键是,未来林峰能否改善上述局面?即推动北部湾财险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并保持持续稳定。
先来看北部湾财险的基本盘车险业务,一方面燃油车险竞争激烈情况下,未来车险价格不继续 " 内卷 " 或已成定局;另一方面,虽然北部湾财险审慎加大新能源车险的承保服务能力,并与主机厂签订战略合作,推动车险业务规模保持增长,但分析下来,新能源车险未来的盈利能力改善情况并不乐观。
主要系,虽然 2025 年 1 月《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 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 ",或可进一步降低未来新能源车险的赔付成本。但改变新能源配件供货渠道单一、量产不够等情况,是需要时间的,短期难改变。
而北部湾财险在内部虽然通过科技赋能,完善了风险识别工具,提升车险保前风控的筛选精度,以期实现控制风险成本的目的,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新能源车厂如比亚迪、小米纷纷拿下车险牌照,可直接给客户提供保险。长期来看,新能源车企有直接的场景,有更丰富的数据,在获客、产品设计与定价上的优势不可小觑,这意味着未来包括北部湾财险在内的财险公司都会面临市场分流的风险。即,仅在定价方面改变或还不够,未来北部湾财险或将面临更大的获客分流风险。
再来看非车险业务,结合 2024 年北部湾财险强化粮食作物政策性农险服务保障,通过拓展 " 保险 + 期货 " 业务等措施丰富保险服务,可看到,北部湾财险未来在非车险领域将持续加大已盈利的农业险业务布局。
只不过,在公司其他多个非车险业务仍处于亏损,且北部湾财险作为背靠国资的地方性险企,需承担一定社会责任,并随着政策或将进一步影响,未来会率先承保一些暂时亏损或者利润率不高的险种,进一步拖累财险利润情况下,即使农业险可对冲亏损,但因为当下农业保险规模又有所回落,这对非车险的整体盈利情况拉动或也有限。
由此可预见的是,林峰履新后,虽然北部湾财险将继续秉承 " 风控为先、效益至上、规模并重、均衡发展 " 经营目标,但面临的挑战仍较多,未来盈利能力改善压力依旧较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