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榆林 07-23
石峁遗址石料来源研究:绝大部分石雕本地生产,53 号石雕存外地流入可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石峁遗址第 53 号石雕。(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 赵争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的石峁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那么,建造这座规模庞大的石峁古城的石料是从哪里来的?是就地取材还是远距离运输呢?近日,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发布:石峁遗址绝大部分石雕和石料系本地生产。

石峁遗址核心区域皇城台位于整个城址的西部,处于内城、外城两重城垣的共同拱卫之下。皇城台大台基南护墙处最为重要的发现是 70 余件精美石雕,石雕多数出土于墙体的倒塌石块内,部分还镶嵌在南护墙墙面上。绝大多数为雕刻于石块一面的单面雕刻,少量为双面,以减地浮雕为主,还有少量阴刻、圆雕。石雕按照不同图案种类可划分为动物、人头、符号等三大主题。其中以动物形图案发现最多,包括蛇、牛、虎、蟾蜍、羊、马等,刻画细致,形态逼真。

三个成分组的典型石雕。(资料图片)

石料是石峁遗址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它的选择及城址建设反映着石峁先民的资源获取方式及劳工结构。制作石雕的石料与修建城垣的石质建筑材料在来源上是否有区别?石雕在何种情境下生产和使用?石雕出土位置是否对应其原始摆放位置 …… 带着诸多疑问,考古人员以石雕石料来源为切入点,调查并比较 58 件石雕和 72 件大台基石墙石料的化学成分数据,利用成分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并结合其他考古证据,探讨石雕产源、使用情境及其内涵,尝试为深入理解石峁社会的发展程度及其复杂化水平提供新的信息。

" 主要研究对象为大台基南护墙一段长约 5 米的墙体,包括石雕 5 件及砌筑石墙的块状石料 72 件。将该段墙体中的石料连续编号,并检测每件石料的化学成分。此外,还分析了大台基南护墙其他墙体中的石雕 53 件。最终分析石雕 58 件、石料 72 件,样本合计 130 件。" 研究团队称,此次研究使用便携式 X 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大台基石雕及石料样本的化学成分。" 除第 53 号石雕外,石雕与石料在化学成分上均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 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石峁遗址绝大部分石雕和石料系本地生产,仅 53 号石雕有外地流入的可能。

来源 / 三秦都市报、华商 - 网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华商 x射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