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商业 07-23
曾因虚假宣传被处罚,研发投入低于同行,空调巨头奥克斯冲刺IPO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文 | 董武英

编辑 | 张佳儒

夏季以来,高温肆虐,空调市场需求大涨,就连东北地区也开始纷纷安装空调,甚至出现了空调安装师傅不够用的情况。在这个时间点上,一家空调巨头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这家空调巨头就是奥克斯电气(简称奥克斯)。它曾在今年一月就向港交所递交 IPO 申请,但在 6 个月后招股书失效。7 月 16 日,奥克斯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并获得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从招股书来看,奥克斯 4 成营业收入来自于海外 ODM 贴牌代工业务,毛利率显著低于格力海尔等竞争对手,在研发投入上也低于行业前三甲。它能顺利实现 IPO 吗?

昔日国内线上空调第一,

曾因虚假宣传被行政处罚

从早期掀起行业 " 价格战 ",到率先拥抱线上电商渠道,再到与格力电器的 " 商业互斗 ",奥克斯始终是国内空调行业不容忽视的角色。

作为空调行业的后起之秀,奥克斯在 1994 年成立,成立时间落后于海尔、美的和格力。根据媒体报道,2000 年前,奥克斯空调总销量不足 60 万套,与同期格力、美的、海尔相差甚远。

为了谋求增长,奥克斯创始人郑坚江用出了 " 降价 " 这个大杀器:2001 年奥克斯空调将其 40 多款机型全线降价,降幅近 30%。随后,奥克斯发布《空调成本白皮书》,揭露了空调行业的 " 暴利 ",并宣布 1.5 匹冷暖空调市场标准价仅为 1880 元,同期其他国内外空调品牌同等产品售价约为 3000 元。

凭借着低价策略,2001-2004 年,奥克斯空调销量从 90 万套上升到 325 万套,一度位列全国前三,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奥克斯销量增速逐渐放缓。

直至 2012 年,奥克斯再次迎来了发展机遇。线上电商迅速爆发,奥克斯率先布局线上渠道,与京东、苏宁易购等平台合作,借助渠道红利再次实现快速增长。

资料显示,2013-2018 年,奥克斯空调电商渠道收入从不足 5 亿元增长至 115 亿元。在 2018 年,奥克斯空调国内销量达到 742 万套晋升行业第三,线上空调销量和销售额均位列行业第一。

但这匹 " 行业黑马 " 很快遭遇了格力的 " 狙击 "。

2019 年 6 月,在 618 大促前夕,格力在官方微博上实名举报奥克斯部分型号空调的能效值和官方宣传、标称有较大差距,并聘请了独立第三方机构复查,结果显示奥克斯空调能效比、制冷消耗功率均不及格。一年之后,宁波市监局下达行政处罚书,对奥克斯利用能源效率标识进行虚假宣传处以十万元罚款。

也是在 2020 年,格力起诉奥克斯侵犯专利的案子经过三年审理后也有了最终结果,法院判决奥克斯赔偿格力电器 4000 万元,这一金额创下了当时空调行业专利索赔金额的最高纪录。

在这期间,奥克斯在 2018 年 12 月向东芝开利株式会社购买了一项压缩机专利,以此起诉格力电器侵权。法院经审理后一审判决格力向奥克斯支付赔偿金共 2.2 亿元,但随后最高法在 2023 年底判决格力不侵权。

2023 年 7 月,格力电器以侵犯商业秘密起诉奥克斯,索赔 9900 万元,目前该案件尚未公布审理结果。

在应对诉讼的同时,随着线上空调市场竞争加剧,奥克斯在国内市场排名逐渐下滑。但此次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显示,奥克斯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

数据显示,2022-2024 年,奥克斯营收分别为 195.28 亿元、248.32 亿元和 297.59 亿元,保持着较高增速;实现归母净利润 14.42 亿元、24.87 亿元和 29.10 亿元,增速也颇为惊人。

从营收结构来看,奥克斯近年来的营收增量主要来自于海外市场,尤其是为海外品牌进行的 ODM 贴牌代工业务。

2022 年 -2024 年,奥克斯国内营收分别为 111.42 亿元、144.19 亿元和 150.79 亿元,国外业务营收则分别为 83.86 亿元、104.12 亿元和 146.81 亿元,保持着较快增长,其中自有品牌营收从 15.05 亿元增长至 27.44 亿元,ODM 业务营收从 68.81 亿元增长至 119.37 亿元,ODM 业务营收占总营收比重在 2024 年已经高达 40.1%。

据招股说明书介绍,按销量计算,奥克斯空调 2024 年排名国内第四,仅次于格力、美的和海尔。同时,全球市场上,奥克斯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空调供应商,市场份额达 7.1%。

2016 年 1 月,奥克斯旗下中央空调业务曾短暂登陆新三板,但仅一年后就选择摘牌。随后,2018 年 10 月,奥克斯开始 A 股 IPO 辅导并在 2023 年 6 月完成辅导,但最终放弃了 A 股 IPO 转投港股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 IPO 之前,2024 年,奥克斯使用现金及银行结余向股东宣派一次性股息 37.94 亿元,占 2022 年至 2024 年净利润总和的 55%,持股 96.36% 的郑坚江家族分得 36.56 亿元。

国内第四地位存争议,

毛利率远低于格力海尔

在招股书中,奥克斯并未单独披露其国内销量情况,但表示在国内空调市场上,其销量排名国内第四,仅次于格力、美的、海尔三巨头。

不过,这个 " 国内第四 " 不仅与三巨头存在巨大差距,且存在着一定争议。比如,小米同样声称空调销量排名国内第四,2024 年全渠道出货量达到 680 万台。两个 " 行业第四 " 的争议或出于统计口径不同,但小米的确已经成为了奥克斯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从销售均价和毛利率来看,奥克斯空调与行业前三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招股书显示,2022-2024 年奥克斯家用空调产品平均售价分别为 1698 元、1550 元和 1517 元,其表示平均售价下降主要是由于子品牌 " 华蒜 " 产品销售增加以及整体业务中海外业务占比增加。同期,其中央空调均价分别为 2216 元、2137 元和 2061 元,处于小幅下滑状态。

根据国联证券研报,以线上电商平台来看,2022 年和 2023 年,仅格力、美的、海尔空调销售均价超过行业均价,其中格力空调均价最高,超出行业均价约 650 元。在三巨头之外,海信空调售价基本为行业均价。

至于奥克斯,2022-2023 年,其线上空调均价分别低于行业均价 405 元、455 元,与小米、TCL、长虹、华凌等品牌进行着较为激烈的价格竞争。

在毛利率上,2022-2024 年,奥克斯毛利率分别为 21.3%、21.8% 和 21.0%。其中家用空调毛利率较低,仅分别为 20.0%、20.5% 和 19.2%;中央空调毛利率较高,在 27%-31% 之间,且连续三年处于提升状态,但中央空调业务规模较小,占总营收比重约为 10%。

再看格力电器和海尔智家,2022-2023 年,格力电器空调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32.44% 和 37.04%,比奥克斯毛利率高出约 11-16 个百分点。2024 年格力电器未单独披露空调业务,包括空调在内的消费电器业务毛利率为 34.91%。

2022-2023 年,海尔智家空调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28.61% 和 29.37%,也要明显高于奥克斯。2024 年,由于并购导致业务变化,海尔智家空调业务毛利率为 23.87%。

行业平均售价排名第四的海信家电,2022-2024 年暖通空调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27.93%、30.66% 和 28.55%。

从销售均价和毛利率层面来看," 国内第四 " 的奥克斯不仅远不如三巨头,甚至被海信所超越。

研发费用率低于三巨头,

自建压缩机工厂刚刚投产

奥克斯空调较低的毛利率,直接原因是其产品售价较低,且从事着较大比例的低毛利代工业务,但根本原因则是研发投入较低,在空调产业链核心技术上缺乏积累,行业话语权较低。

在研发费用上,2022-2024 年奥克斯研发费用分别为 3.98 亿元、5.67 亿元和 7.10 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 2.0%、2.3% 和 2.4%,处于持续提升状态。

但是作为国内第四,奥克斯的研发费用率低于行业前三。行业三甲研发费用率均超过 3%,2024 年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3.99%、3.75% 和 3.65%。

同时,由于依赖单一空调业务,营收体量较小的奥克斯研发费用规模远不及行业前三。2024 年,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研发费用分别为 162.33 亿元、107.40 亿元和 69.04 亿元,分别为奥克斯的约 22 倍、约 15 倍和约 10 倍。

在空调核心部件压缩机上,奥克斯的产能布局和技术积累也要落后于美的和格力。

压缩机是空调产品的核心零部件,约占空调总成本的 30%-40%,其质量直接影响空调制冷效率,压缩机技术甚至可以说是空调产业的核心技术。

2004 年,格力电器全资控股了凌达压缩机,后者也是唯一掌握自主压缩机技术的国内压缩机厂商,因此格力电器曾打出了 " 掌握核心科技 " 的广告语,站稳了国产空调高端市场。

美的集团早在 1999 年 6 月就入股了美芝压缩机,长期为持股 60% 的大股东,并在 2022 年全资控股,早早掌握压缩机技术。海尔布局压缩机较晚,在 2023 年与海立股份成立合资公司并在去年 7 月投产,海立股份的压缩机技术则来自于中日合作。

奥克斯的空调压缩机依赖外购,据媒体报道,2020 年美芝和海立为奥克斯的供应商,分别向其供应约 69% 和约 15% 的压缩机。

近年来,奥克斯也开始布局自有压缩机产能。2023 年 11 月,奥克斯与松下宣布达成合作,总投资约 50 亿元,在芜湖建设年产 3000 万台空调压缩机及研发中心项目。

招股书显示,芜湖工厂一期已在今年 6 月投产并量产。同时,奥克斯正与松下合作研究和生产压缩机这一核心部件。

不过,奥克斯在压缩机上的布局显著落后于格力和美的,其采用松下技术的压缩机所具备的竞争力也有待市场验证。

整体来看,随着空调行业竞争逐渐加剧,奥克斯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此次 IPO,奥克斯预计将募集资金投向全球研发、智能制造体系及供应链管理、销售及经销渠道三大方向。这个空调行业龙头企业能否成功 IPO,借助资本市场进一步补强短板,强化市场竞争力,尺度商业将持续关注。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关注

关于尺度商业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格力 奥克斯 虚假宣传 招股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