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Klout克劳锐 07-24
山姆选品风波:500万会员的信任,还能留多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近日," 山姆会成为下一个钟薛高吗?" 这则话题冲上了热搜,许多人将山姆选品危机与钟薛高进行对比。

因为同一天,有两则商业新闻同时占据热搜:

一边是曾标价 66 元的 " 雪糕刺客 " 钟薛高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另一边则是会员制零售标杆山姆因下架多款口碑商品、上架好丽友派等大众品牌引发会员集体抗议,# 山姆背叛了中产 ## 山姆选品降级 # 等话题引发网友热议。

图片源自微博

本是两起看似无关的事件,却在这样的背景下聚在了一起。山姆究竟是暂时的选品失误,还是即将步钟薛高后尘?500 万付费会员的信任,还能否挽回?

跟随「克劳锐」的视角,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从 " 中产宠儿 " 到 " 信任危机 "

山姆经历了什么?

山姆此次信任危机的导火索源于选品的变动。

有网友发现,好丽友、盼盼、徐福记、溜溜梅这些在普通超市就能买到的大众品牌,突然集体出现在山姆的货柜上。消息一出,山姆开始遭到部分消费者反对,多个话题冲上热搜。

争议最大的,当属山姆上新的减糖好丽友派。虽然这款产品宣称减糖 80%、可可成分增加 30%,但配料表中起酥油位列第三,不仅引发不少消费者对反式脂肪的担忧。而且,这也与山姆一贯宣传的健康、高品质形象不符。

与此同时,在大众商品上架的同时,不少山姆会员钟爱的商品如太阳饼、米布丁等也悄无声息下架。

这些商品曾凭借独特口味与差异化,成为山姆会员购物车中的常客。许多每年花费 260 元的个人会员和 680 元的卓越会员,正是看中这些其他超市买不到的差异化优质商品。

而独特的热销商品下架,取而代之的事卫龙魔芋爽、溜溜梅等大众品牌,这一操作自然会被部分会员吐槽:" 交了几百会员费,为的是买跟普通超市一样的东西吗?"" 山姆不再是原来的山姆 " 。

实际上,山姆此前就有相关品控翻车的新闻。比如深圳前海店销售的牛奶被曝盒面附着虫卵、杭州店甲醛超标床笠被罚 1.8 万元,以及南京店草莓霉烂事件。

进入中国近 30 年,山姆会员店一直凭借 " 精选 SKU+ 高性价比 " 的会员制模式,成为中产家庭的购物首选。可如今品控争议与选品降级接连曝出,让它的 " 严选 " 光环逐渐褪色。

不得不说,这个曾被视为品质保证的品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从钟薛高到山姆

高端人设崩塌的异同

当山姆选品等话题登上热搜时,有网友将山姆的危机联想到钟薛高的崩塌。虽然它们行业不同,但在高端人设垮塌这个过程中,确实有相似之处。

首先,二者都依赖 " 稀缺性 " 叙事吸引消费者。

钟薛高以 66 元的天价雪糕打造高端形象,利用 " 高端原料、独特工艺 " 等营销宣传,营造稀缺感,吸引了无数好奇者蜂拥品尝;山姆则通过会员专供商品、全球精选等策略,让会员感受到与众不同。

图片源自网络

其次,二者的争议也比较相似,都是因为品质出现信任危机。前者因 " 火烧不化 " 事件被质疑虚假宣传,后者因品控问题和选品降级让会员觉得不值。

不过,山姆会成为下一个钟薛高吗?这个问题仍值得商榷。

虽然两者都曾凭借 " 高端 " 赢得市场,又因信任危机遭遇反噬,但背后的逻辑却大不相同。

钟薛高依赖情感溢价,消费者为网红属性买单,大多数人抱着好奇,仅购买一次尝尝鲜,而且用户黏性不强,一旦口碑崩塌,用户立刻流失。

而山姆的会员制建立在 " 效率溢价 " 上,年费锁定了用户黏性,会员为享受会员权益,有较高的消费惯性。即便此次危机会有很多会员不满,但多数人仍会权衡弃卡成本。

此外,山姆背靠沃尔玛全球供应链,抗风险能力远强于依赖代工厂的钟薛高。所以,山姆并非没有转机,能否拉回口碑,主要看它如何应对。

信任危机只是表象

持续增长受阻才是主因

其实,这次商品争议,或许正是山姆近几年在中国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2024 年,山姆中国全渠道销售额历史性突破了 1000 亿元,但背后却隐藏着山姆突破千亿规模后的增长焦虑。

首先是本土商超的竞争。以盒马、胖东来为代表的本土零售品牌,正凭借精准的本土化运营策略持续扩大优势。

盒马通过 " 生鲜 + 餐饮 " 的创新赢得年轻客群;胖东来则以极致服务和员工关怀树立行业标杆;即便是物美等传统商超也在积极转型。相比之下,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零售巨头却接连收缩在华业务,甚至部分门店直接关闭,山姆也很难说不受影响。

第二,即时零售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消费习惯。在线上渠道,美团的小象超市、京东七鲜、淘宝闪购以及盒马的 "30 分钟达 " 等服务,正在重塑消费者的购物习惯,逐渐渗透下沉市场。虽然山姆也有线上配送业务,可和 " 外卖大战 " 的主角们比起来,竞争力完全不在一个维度。

第三,部分消费者的理念也在转变,随着国货品牌在品质和供应链上的快速提升,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进口商品,而是更看重 " 质价比 ",即品质与价格的综合考量。

山姆虽然有品质的保障,但更适合人多的大家庭,本土商超或外卖平台,物流速度快、份量更小,更符合本土需求。这也是为什么 Costco、麦德龙等和山姆模式相近的国际超市,在中国覆盖度始终较低的原因。

今年 1 月,执掌山姆中国 12 年的总裁文安德退休,接棒他的是沃尔玛国际部营运高级副总裁 Jane Ewing。网传与之前的重视会员体验不同,Jane Ewing 被指更在乎业绩增长,希望通过高毛利大众商品来平衡成本压力。

或许以上种种因素,已经让山姆遭遇了增长的阻力,所以为了吸引更广泛的消费者,山姆才引入了更多大众品牌,但没想到这一操作却忽视了核心会员的诉求。

这种 " 既要又要 " 的策略,不仅对吸引其余大众会员群体的效果不能得到保证,还消减了本来受众群体的信任,最终两头不讨好。

正如山姆首席采购官张青此前曾公开表示:" 因为我们的会员是付费来购物的,如果只是提供与外面一样的商品,我的会员为什么要付费呢 ?"

写在最后

虽然早在一周前,山姆就已经对外回应了选品问题,但并未让这场讨论降温,直到今天,社交媒体上关于山姆的讨论仍在发酵,500 万会员的目光紧盯着货架的每一处变动。

当 260 元年费对应的不再是独特的购物体验,而沦为普通超市的 " 入场券 " 时,山姆的核心竞争力正在被消解。山姆需要的不仅仅只是危机公关,而是一场涵盖选品、会员权益、本土化运营的系统性变革。

未来,这场危机山姆将如何应对呢?你对山姆的信任危机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

参考资料:首席品牌观察《山姆突然下架,3 亿中产震怒!》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好丽友 卫龙 甲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