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7-24
小米汽车答网友问(第182集)发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IT 之家 7 月 24 日消息,小米汽车官方昨日晚继续更新答网友问(第 182 集),针对 YU7 的底盘氛围灯可实现的灯色和灯效、YU7 是否可以设定为「只解锁主驾车门」,以及家用充电桩安装方案如何选择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IT 之家附小米汽车此次答网友问如下:

小米 YU7 的底盘氛围灯,能实现哪些灯色和灯效?

小米 YU7 底盘氛围灯提供 8 种独特的灯光颜色和 2 种灯效模式

8 种颜色包括:晶莹白雪、深海风暴、云杉青石、迷幻紫雾、温暖香橙、静谧星蓝、沙粉流金、柔美青瓷。您可根据您的小米 YU7 车漆颜色和喜好自由选择,打造个性化氛围。

2 种灯效模式分别为:

「常亮模式」:亮度可无级调节,满足不同环境和使用习惯。

「呼吸模式」:提供两挡呼吸频率「快速」和「慢速」,让光影律动更富节奏感。

「常亮模式」下,可以调节亮度

「呼吸模式」下,可以调节呼吸频率小米 YU7 的底盘氛围灯,能实现哪些车辆联动功能?

小米 YU7 底盘氛围灯支持以下多种场景的智能联动功能:

「驻车点亮」

开启「驻车点亮」后,车辆处于 P 档时,底盘氛围灯自动点亮,并于 3 分钟后自动关闭。此功能可营造更具层次感和灵动感的驻车氛围。

若同时启用「跟随近光灯」功能,近光灯开启时底盘氛围灯也会随之亮起,同样在 3 分钟后关闭。

同时,在开启「驻车点亮」后,任意车门打开时底盘氛围灯也将自动点亮,并在 3 分钟后关闭。该功能在光线昏暗的场景下,为上下车提供辅助照明,提升使用便利性与安全感。

「充电联动」

开启「充电联动」后,当检测到车辆开始充电时,底盘氛围灯将亮起绿色流水灯效环绕车身。该效果可直观提示开始充电状态,增强充电操作的仪式感与确认感。

「外灯离车延时照明」联动

该模式可与车辆原有的「外灯离车延时照明」联动使用。启用后,您在离车时底盘氛围灯将与「外灯离车延时照明」一同点亮,陪伴您和您的家人安全离车。

行驶灭灯和断网灭灯

车辆行驶过程中底盘氛围灯将自动关闭,以保障您的行车安全及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当底盘氛围灯和车机 WIFI 断连时,为了保证功能正常运行,底盘氛围灯将自动熄灭

「驻车点亮」和「跟随近光灯」

「充电联动」和「外灯离车延时照明联动」小米 YU7 可以设定为「只解锁主驾车门」吗?

可以。和小米 SU7 相同,小米 YU7 提供了不同的车门解锁范围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您可通过「设置」-「门锁」-「解锁范围」进行设置:

如选择「仅主驾车门」,车外解锁车辆后,从车外仅可打开主驾车门;这对于长期单独用车的朋友而言,仅打开主驾车门更有安全感;

如选择「所有车门」,车外解锁车辆后,从车外可打开全部车门;对于大多数用户日常用车而言,一键解锁所有车门更方便。

我们温馨提醒,如果您设置为「仅主驾车门」解锁:

以车外开门场景为例,当您携带卡片钥匙解锁车辆,或携带手机钥匙 / 遥控钥匙靠近自动解锁车辆时,车辆只解锁主驾车门,其余三个车门不可从车外打开。此时如果您希望打开全部车门,可拉开主驾车门后按下主驾车门的中控锁按键,以解锁全车。如果您选购了遥控钥匙,您也可连续两次按下遥控钥匙的解锁按键,从而解锁全部车门。此外,如果您是 iPhone 15 Pro 系列及更新款的用户,在将 Action Button 的快捷指令选定为「解锁」功能时,连按 2 次 Action Button 也可解锁全部车门。

以车内开门场景为例,当您按 P 挡停车时,除主驾车门外,其余三个车门不可从车外开门,但四门从车内均可打开;若您按下主驾车门的中控锁按键,所有车门均解锁,从车外、车内均可开门,适合接朋友上车的场景。

小米汽车家用充电桩的安装服务「0 米安装」和「30 米安装」2 个选项,我该怎么选择?

他们的区别主要在于不同的充电桩配套电缆长度,您可根据您的电表(或物业指定接电点)到计划安装充电桩位置的实际电缆敷设距离来选择:

如果您是旧充电桩换新,或者电表离充电桩安装位置电线用量低于 22 米(非直线距离)的用户,我们建议您购买「0 米安装」套餐,安装师傅会根据实际使用的电缆量收取标准费用(详情可见小米汽车 App 中产品详情页)。

如果您的电表离充电桩计划安装位置电线用量大于 22 米,我们建议您直接购买「30 米安装」套餐,更划算。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小米 小米汽车 it之家 wifi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