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新周刊
" 未来将被 AI 淘汰的并不是体力劳动者,而是那些仅仅充当‘传声筒’的中层管理者。" 最近,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 CNN 专访中发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警告。经济下行,企业降本增效的刀刃首先砍向中层。
2023 年底,花旗集团启动了 20 年来最大的架构重组,原有的 13 层管理架构缩减至 8 层,超 10% 高级经理岗位被裁撤;2025 年,全球电商与科技巨头亚马逊公司大幅度削减其管理层队伍,涉及约 1.4 万个经理级别的职位,大约每 7 位经理中将有 1 位面临离职。
职场中,部分中层管理岗位面临裁员危机。(图 /《凡人歌》)
据高德纳咨询公司预测,到 2026 年,20% 的组织将借助人工智能简化组织结构,裁撤超过半数的现有中层管理岗位。在裁员潮中幸存的中层,工作量不减反增。表面光鲜的背后,是超负荷运转的残酷现实。
今天的职场中层,正深陷前所未有的困局。
Part1:当会议吞噬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如何提效?
权力不大,责任不小,双面承压的职场中层,躲不开的困局是 " 时间困境 " 和 " 管理焦虑 "。
不仅要准确理解上级的意图,还要将其转化为团队可以执行的任务,并照顾好团队中每个人的感受—— " 会议 " 成为中层管理者日常工作最多的场景。哈佛商学院曾统计,每周管理者要花 18 小时以上(1/3 的工作时间)在会议上,但是,繁复的会议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25-50% 的会议时间被认为是在浪费时间。
事实上,能否完成高质量的会议,正是高效管理者和普通管理者之间的关键区别所在。高质量的会议,不仅需要完成高层战略核心的传达和拆解,更要完成具体执行的落实和跟进——这和中层管理者个人的效率以及团队整体效率,都息息相关。
能否完成高质量的会议,正是高效管理者和普通管理者之间的关键区别所在。(图 /《大河之水》)
新航道教育集团首席产品官张国磊发现,每次一开会,员工们都在埋头记会议纪要," 作为后期任务执行者,他们专注记笔记,失去了会议上的思考和参与感。"
更何况,即便再专业熟练,人工记录的速度也远跟不上大家讲话的速度,埋头于记录,会议效果反而大打折扣,但是,不记录又容易让信息衰减。
另一方面,对于法律、医疗、科研等专业领域的从业者而言,日常工作中有大量咨询、调研的工作,这些访谈类会议是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
曾就职于中科院基因研究所、宝洁的陈杰,如今是医疗创业公司管理者,作为精准互联网医疗的第四方,除了患者,陈杰和他的团队还需要奔波于医生、医学专家两方之间,过程之中伴随着大量的咨询调研工作。
医疗创业公司管理者对会议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有着更高要求。(图 / 图虫创意)
往复沟通中,庞杂的工作资料就形成了。" 仅仅依靠笔头和脑力进行记忆和整理,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重新整理一遍录音,无疑又增加了一倍的工作量。
针对患者的服务更是充满挑战,很多患者就诊时说方言,导致他们表达的症状信息被错误理解或遗漏。让陈杰仍记忆犹新的一次经历是,有位患者一直强调自己脖子后面长了一个 " 猴子 "(方言),几经周折才知道,他说的是 " 肉瘤 "。
有句话说 " 会议是时间的黑洞 "。对于既要兼顾基层业务,更要做出关键决策的企业中层和企业创始人而言,如何提升会议、访谈等场景的效率,是突破时间困境和管理焦虑的第一步。
Part2:效率提升背后的 " 致命陷阱 ",如何避免?
"AI 不会取代人类,但未来不会使用 AI 的人将会被淘汰。"
近三年以来,AI 普及、AI 工具层出不穷,给了职场人 " 喘息 " 的可能,但同时也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压力。高层们总说着 " 拥抱变化 "、" 鼓励创新 ",但中层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发现每个人的 AI 素养不一,且如今的 AI 提供新工具的同时,也再挖着不为人知的 " 坑 "。
职场中层的第二个焦虑是:如何在新工具和旧方法之间找到精准解决方案?
如今,一些简单的会议纪要、日报周报、文案撰写等事务性工作通通可以交给 "AI 搭子 " 帮忙。随传随到的 "AI 搭子 " 处理了许多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可是,这些酷炫的科技背后,一些 " 小插曲 " 足以成为中层的 " 致命陷阱 "。
AI 幻觉、张冠李戴自不必说,更容易让中层 " 直接下课 " 的是安全问题。
如何才能真正地用好 AI 工具?(图 / 图虫创意)
企业中层管理者作为企业运营的核心力量,日常会接触大量公司的机密信息和关键信息,这些信息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存发展。
中层是企业核心机密的 " 守门人 "。AI 时代,中层管理者要追求工作效率的提升,更要时刻警惕信息安全的 " 隐秘角落 "。这无疑又在他们本就沉重的担子上,增添了一份新的挑战。
如何才能真正地用好 AI 工具?(图 / 图虫创意)
Part3 孤独的中层管理者,如何找到 " 安全感 "?
曾提出 " 黄金圈法则 " 的国际领导力专家西蒙 · 斯涅克曾说:" 中层管理是任何组织中最难的工作,没有人去培训刚上任的中层管理者。" 在他看来,中层管理者处于一种孤独的、只能独自在黑暗中摸索的奇怪境地," 就像你不会要求别人做会计工作,而不教他们怎么做。"
某种程度上,中层管理者是最孤独的:他们各自负责一个大板块,难以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决策、同担风险;也无法像基层员工一样 " 各司其职 "、压力共担;面临更激烈的同侪竞争,甚至为了更加 " 职业化 " 也没有办法去随意吐槽解压。
如何找到 " 安全感 "?一个趁手的 AI 搭子,可能是比 " 心腹 " 还要让人放心的存在。
最新发布的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 X5,就正在成为职场上 " 托举 " 精英人群不断上升的关键力量。
7 月 22 日,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 X5 新品发布会。
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 X5。
自 2019 年问世以来,开创 " 智能办公本 " 品类的讯飞智能办公本,便以其高效的会议录音转文字功能、流畅的书写体验以及便携的移动办公特性,赢得了众多办公人士的喜爱。
在会议记录上,讯飞智能办公本 X5 采用八麦克风阵列,上下各四个麦克风,360 度全向收音,高精度降噪、分角色识别——即使是在年终的大会场,总裁、副总裁们的发言也能精准记录。
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 X5 臻享声麦系统。
因为有了语音识别大模型加持,普通话识别准确率高达 98%,200+ 方言可切换识别转写——甭管领导来自哪里,它都能听得懂、写得准——说外语也行,它能支持支持 8 种外语互译以及 9 种外语识别,内置 16 大行业专业词库让转写更精准。
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 X5 语音识别大模型。
如果你的习惯是边听边记,讯飞智能办公本 X5 还支持下方同步手写,会后回顾时,支持回听回看、即点即读, 点击手写文字,即能播放对应时间点的录音、高亮转写文字,快速锁定关键点。
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 X5 还支持下方同步手写,全新升级读写笔记。
会后,它还能迅速生成专业会议纪要,(根据记录内容总结合适的主题、会议地点、参会人员,并提炼会议要点分级总结),2 小时会议内容, 5 分钟即可快速提炼关键信息。
战略领悟更深刻、核心传达更精准、溯源讲话更方便!
在信息安全上,讯飞智能办公本 X5 是全球首款本地大模型办公本,讯飞自有星火大模型专为办公本端侧优化,将云端模型整体部署到办公本上,所以能实现五大离线 AI 能力:离线降噪、离线大模型语音识别、离线分角色转写、离线中英翻译、离线生成会议纪要。离线模式所有笔记存入保密箱,保密箱内隔绝所有网络操作,进入保密箱需本人指纹或密码解锁。除此之外,还提供了一套从数据产生、处理到存储全周期都严格贯彻安全标准的解决方案。
核心机密更安全!
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 X5 让核心机密更安全。
另外,讯飞智能办公本 X5 无限接近打破轻薄、续航、重量的 " 不可能三角 ",10.65 英寸墨水屏做到全球最轻、最薄。整机体积比上一代 X3 减少了 10%、厚度减少 17%、重量减少了 18%,而电量反而提升了 7%。4.6mm 的纤薄机身,不到普通 B5 记事本厚度的 1/4,完美适配各种办公场景,无论是内部会议、商务差旅、深度阅读,讯飞智能办公本 X5 都是日常办公的 " 最佳搭子 "。
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 X5 超轻、超薄机身减轻差旅负担。
与 Wacom 联合定制全新手写笔,无需充电,握持感舒适,笔尖锥度及屏幕阻尼感精心调校,书写体验流畅自然,笔尾即是橡皮擦,还原真实纸笔书写感。专属大模型技术上的 OCR 排版美化,让手写内容、手绘思维导图等都可转为印刷体。
硬件更硬核,办公、差旅更便捷!而且,它还内置了百万册书籍资源,办公学习两不误。
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 X5 与 Wacom 联合定制全新手写笔。
如今,讯飞智能办公本帮陈杰实现了 " 办公 + 阅读 " 一体化,无论是同城见客户,还是跨城出差,陈杰公文包里装的都是它。" 就像每天上班不用再犹豫穿哪套衣服,它给我的生活做了减法。" 更重要的是,所有医疗服务交谈中的私密内容,都能得到绝对的保密。
从传统文化产品设计师,到清华美院艺术硕士,再到画室创始人、新航道教育集团首席产品官,张国磊每一华丽转型的背后,都有讯飞智能办公本的 " 添砖加瓦 "。" 办公本的所有功能都像是为我定制的,每一次使用,我都会和它产生链接。"
用户在发布会上体验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 X5。
目前,讯飞智能办公本已累积数百万用户,核心用户以企业高管、总监级别以上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或是专业领域,如法律、咨询、医疗、科研等资深专家和领导者为主。讯飞智能办公本特别成立的用户俱乐部—— " 莫比俱乐部 ",通过定期举办一系列高质量用户活动,为用户带来更多高价值资源和前沿商业干货资讯。
讯飞智能办公本 X5 不仅帮助职场精英解决琐碎、突破瓶颈,让他们重返思考者、决策者和破局者本该在的位置,也代表着对高效、专业和品质的追求,成为一种职场态度的表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