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思网讯:7 月 24 日,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财政科学管理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主要目标是 2025 年取得阶段性成效;2026 年系统总结经验,优化完善措施,基本完成试点任务,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的系统化、精细化、标准化和法治化水平,以财政科学管理推动政府治理效能提升。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科学分配置换债券额度,对隐性债务精准置换。开展全域无隐债试点,加快推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 清零 "。认真落实再融资债券资金专户管理、专账核算、封闭运行要求,严肃债务置换工作执行纪律。加强隐性债务台账管理,加大督导检查力度,严防新增隐性债务。完成 2025 年、2026 年融资平台压降目标,逐年压减存量经营性债务,鼓励各地加大对融资平台的优质资产资源注入和相关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研究制定专项债券项目 " 自审自发 " 试点工作方案和专项债券管理办法,加强投后跟踪管理、资产登记管理、收益归集管理,实行专项债券专户管理,建立偿债备付金制度,防范债券兑付风险。
构建政府投资项目财力需求事前审查机制,严格实行事前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和可行性、必要性评价。规范项目筹资顺序,遵循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债资金、中央专项补助资金、专项债券、银行贷款等市场化融资、自筹资金、地方财政资金的顺序筹集资金。抓实筹资方案论证,重点评估是否符合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方向、补助标准,是否超出发债空间、新增政府隐性债务,自筹资金是否合规、真实等。强化项目投资评审,严格核定投资规模。根据建设需求和合同要求,做好资金计划、安排、拨付。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提高预算编制精准性。坚持预算法定,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执行,严控预算调整调剂事项,严禁出台溯及以前年度的增支政策,加强暂付性款项管理。
建立省级过紧日子评估机制,将过紧日子评估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研究制定过紧日子支出事项清单。加强与国家资产调剂共享平台对接,加大资产调剂共享力度。严格 " 三公 " 经费总额控制,财政部门原则上以本级全口径 " 三公 " 经费上年预算数为上限,对 " 三公 " 经费预算编制实行限额管理。规范 " 三公 " 经费预算调剂,细化管理规则。推动 " 三公 " 经费数字化管理,建设 " 三公 " 经费阈值提醒系统,完善经费支付预警规则,强化全口径 " 三公 " 经费支出审核。严格落实预算排序要求,编制重点保障事项清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